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学者论治学坚韧不拔下篇 [复制链接]

1#

今天由我继续跟大家分享昨天未完的文章,十分谢谢大家的支持,下面我们一起再读文章吧!

据《旧唐书·玄类传》记载,唐代高僧玄类曾在国内遍访名师,钻研佛学。但他感到许多重要问题,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便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印度)去取经学习。唐太宗贞观三年(一说贞观六年),玄类从凉州出玉门西行赴夭竺。在天竺游学多年,于贞规十九年返回长安,前后经历十七年。玄类回来后不但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对丰富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而且撰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大家知道,古代交通闭塞,关山阻隔,更兼天然和人为的种种不利因素,从中国到印度迢迢数万里,没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是不可能实现西游取经这一壮举的。

唐代高僧鉴真为东渡日本,实现中日学术文化交流也经历了千辛万苦。据《宋高僧传》(宋人所作的高僧传,传主大部分为唐代僧人)等有关著作记载,唐玄宗时扬州大明寺的住持和尚鉴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高僧。夭宝六年,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慕名热诚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弘法传律。当时鉴真已经五十五岁,为了这项有益两国学术交流的大事,他不顾年事渐高,欣然应允。此后,他便致力于东渡的事业,其间或受官方阻挠,或遇强盗抢窃,或翻船覆舟,困守孤岛,甚至因劳累成疾双目失明,前后历经十一年,六次东渡五次失败,直到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才实现东渡的愿望,把盛唐发达的建筑、雕塑、书法、绘画、文学语言、医药方剂等大量学术文化介绍到日本。鉴真东渡的成功,正说明要完成一项学术事业,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三是,学习上生死与共的决心。

学习上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还表现在要有与学术事业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决心。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用荀子的话来说,娜是:“生平由是,死乎由是”(《荀子·劝学》),也就是要把全部身心献给学术事业。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就是一个能与学术事业同生死,共荣辱的杰出学者。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的遗志正在续撰《太史公书》时,因李陵事件而获罪下狱,.惨遭腐刑。

*治上的无情打击和肉体上残酷折磨,并未能摧毁司马迁的意志,他顽强地活下来,忍受着难以容忍的奇耻大辱,不为别的,正是为了他那尚未完成的《太史公书》。他在《报任安书》中十分痛切地说道:“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从许多前辈身上吸取了积极的精神力量,于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重新振作起来/p>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从前辈在治学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得到启发和鼓舞,终于完成了《太史公书》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的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撰写了一部《太史公书》,更重要的还在于给后人的为学提供了十分深刻而又感人的有益借鉴。明代学者刘文敏说得好:“透利害生死关,方是学之得力处。”(《论学要语》)明代学者罗洪先也指出,为学“非坚心苦志,持之岁月,万死一生,莫能几及也”(《与萧云皋》)。这些论述既是对司马迁治学精神的很好注脚,也是对为学必须具有生死与共、奋斗到底的顽强意志的深刻说明。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喜欢小编的帮忙点赞分享转发哦,你们的每一次点赞都是小编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希望小编能一直跟大家分享更多的精彩文章,我们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谢谢大家的支持哦,这期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吧,拜拜,祝大家晚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