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哲学自学日记03善恶之间聊一聊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人性是什么?是先天就有的本能?还是后天培养的行为?在中国哲学史上,这个问题从先秦时期一直讨论到了明清之际,跨度极长,理论繁多,一个视频肯定是无法说清楚的。所以今天,我们依旧截取其中一个片段,聊一聊先秦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则是性恶论的代表。生于战国早期的孟子是在与告子的讨论中阐发自己的性善论,而生活在战国末期的荀子则是在总结批判孟子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性恶论。那么,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先来讲一讲孟子。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发端,严格说来应该是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谓家喻户晓。在这句话里,孔子已经区分了先天的“性”与后天的“习”。但是整体来说,《论语》中基本没有对人性论经行讨论,是孟子承接了孔子的观点,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人人都有不愿意看到他人遭受苦难的本性,他用了这么一个比喻,说如果有个小孩子不慎掉进了井里,那么一定会有人去救,救人的人并不是为了获取孩子父母的报酬,也不是厌烦小孩子的啼哭,更不是为了在乡亲中博得一个好名声,而仅仅是因为他有“不忍人之心”。

这种“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开端,这“四心”(也叫“四端”),是“人皆有之”的,如果没有,那就是“非人也”,只能归入到禽兽中去。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有完善的道德品质,而是具有善的道德价值,四端是善的开端,不是已经完成了的善,四端需要经过扩充培养,就像种子长成大树,扩充四端使其成为像仁义礼智这样成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孟子称为“尽心”,尽可能让四心扩充完全,那么就达到了“知性”,即明了了人善的道德本性,就可以达到“知天”。

这里要说一下“天”这个概念,“天”来源于周朝的信仰,周代商后,将商人信仰的“帝”改称“天”,作为宇宙的至高主宰,是一个宗教式的人格神;春秋时期,孔子将周“天”做了改造,取消其人格神形象,否定了它的主宰性,只保留其超越性,作为最终的道德依据。孟子对“天”的理解承接孔子,“知天”即是通过扩充培养自己的善端,认识自身的道德本质,最终明了终极的道德原则,知晓了“天”赋予人的道德义务,从而彰显作为人的价值。

前文说过,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和告子的讨论中阐释的,告子代表当时“性无善无不善也”的观点,他认为“生之谓性”,人性就是人的本能,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至于善恶,则完全是后天的影响。这是一种朴素的抽象人性论。孟子提出性善论,主要就是为了反对这种观点。在孟子看来,如果人性就是简单的动物本能,那么人与禽兽何异?他并不否定人的动物本能,但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有高于禽兽的地方,那就是道德性,即“四端”。

在《孟子·尽心下》中,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在这里,孟子区分了“性”和“命”,这两者都是由“天”而来,“性”指道德性,是可求的,“命”则带有一种使命的含义,是不可求的,生理本能是人的本性,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但君子不会把满足生理欲望作为自己的追求,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才是君子真正的目标。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一种先验道德论,当然有它自身的理论缺陷,这套理论的可贵之处,是提出了“人何以为人”这一问题,孟子的回答是:道德。我们现在知道,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自然界是没有道德的,孟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但他依然把道德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孟子看来,生理本能是“禽兽之性”,人有,动物也有,只有道德性是人所独有,是真正的人性。

接下来我们看看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是复合的,包括动物本能和认识能力,后一种是人所独有的。很明显,这是对孟子的批判继承。荀子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定义,是以是否符合道德原则为标准。一般来说,善和恶在语言早期往往泛指一切的好和坏,专指道德层面的善良与邪恶是逐步才发展出来的。很显然,到了荀子那里已经可以用来专指道德行为。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人为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人的本性(即动物本能)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如果不加约束放任自流,人就与禽兽无异,那当然是恶的,这一点荀子与孟子相同;不同在于,他认为道德是后天人为的,圣人制定礼法,就是为了约束人的动物本性,礼法得以可能的原因,在于人有认知能力,这才是人真正高于动物的地方。认知能力当然不存在善恶的区分,那么纯恶的动物本能加上无所谓善恶的认知能力,人性自然是恶的。

荀子进一步论证,因为认知能力的存在,人类在满足自身动物本能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独自一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只有许多人团结在一起形成社会才能更好地保全彼此,社会想要有效运转,就需要合理的分工,他称为“明分使群”。分工的依据就是圣人制定的礼法,在荀子那里当然就是封建阶级制度。这样,人就从动物提升到了社会动物,既然生活在社会中,人们就应当按照礼法的要求,克制自身的动物本能,培养道德品质,并用“善”和“恶”来评价人的道德品质,努力让符合道德原则的善行成为社会主流,这样社会才能有效运转,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也能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孟子持先验道德论,认为道德修养应该以“反求诸己”和“求放心”为主,即通过内向反省,发掘出潜藏在心中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上的自觉;荀子则认为,既然道德礼法是圣人后天制定的,那么道德修养当然应该通过后天学习来进行,学习应从诵读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开始,掌握礼法规范,并且亲身实践,努力达成,才能在道德上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荀子也因此十分注重学习和教育,这一点也为后世儒家所继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荀子实际上非常认可人应当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一个社会也应该有完善的道德规范,只是不认为这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具备。所以,荀子说“人之性恶”,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在道德上就是邪恶的,而是没有用礼法规范、道德原则进行约束的人,最终会被动物本能所控制,变得与禽兽无异,走向“恶”的一面。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的性恶论并不是对孟子性善论的简单反对,而更像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补充和完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