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什么儒家大师荀子却教出了李斯韩非两个
TUhjnbcbe - 2023/4/8 21:29:00

师从儒学大师荀子的李斯和韩非之所以会成为著名法家,这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其老师荀子的原因。

之前看过有些人解释过这其中的缘由,很多都是以荀子“性恶论”为其主要原因,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些或过于简单化了。

接下来我们就试着尽量去更全面的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关联和缘由。

浅析孔孟与荀子思想的不同

孔子、孟子被人称为儒家代表,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创立者和继承者,荀子则在后世被认为背离了儒家的正统。

之所以后世会这样评价荀子,主要还是在宋代。当时的理学家们把《孟子》升格为“经”,而荀子因“性恶论”则被认为“大本不立”,有悖圣人之论,被视为“儒门异端”而遭到抨击和贬斥,甚至被移除孔庙。

此后,荀子及其思想则不显于世。其实,仔细去研究荀子的人性论会发觉,关于人性的学说是荀子全部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石。

荀子立足经验认识和改造世界,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求向善,人生的意义在于认识真理,以真理指导生活,以礼法从外约束、完善德行。认识客观真理,以之指导生活,生命就能得以升华。

而孔子和孟子则以超验现实去构建道统,解释世界,认为人性本善,向内开显即可完善,生命的真谛是人生境界的升华,德行修为的具体方法是通过内省开显仁心。

在荀子看来,孔孟以主观涵摄客观、以心性会通天道的主客一元认识论是难以成立的,他坚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绝对的客观真理,它和玄虚的本体之天没有关系,而来自于人类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

另外,荀子认为,圣人教化百姓认识真理而非境界,教化方法是心物二元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而非主客一元的智慧论,究其原因,真理是客观的,境界是玄虚的;经验认识论是明晰的,智慧论则是含糊的。

所以说,相对孔孟,荀子的思想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具实用主义。特别是在当时烽火连年和人性私欲膨胀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之下。

荀子的无论是“天道自然”、“天行有常”的思想,还是“制天命而用之”、“天人相分”的理念,无不显示出他的唯物色彩。

而这荀子的这一思想核心也奠定了他那两个历史上著名学生的思想基础。

李斯

公元前年,已经而立之年的李斯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老师到秦国去。

临走那天,老师荀子问李斯:“你为什么要到秦国去呢?”李斯回答说:“方今天下,七国争雄,唯有秦国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和决心,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

李斯入秦,正逢秦庄襄王新丧,新即位的秦王嬴*还是个十三岁的小孩子,真正掌权的是太后赵姬和相国吕不韦。想在*治上大有作为的李斯只能投靠吕不书,成为其门下的舍人。

李斯受教于儒学大师荀子,其思想之深邃,论辩之宏富,很快在吕不韦门下脱颖而出,被任命他为郎官,名为护卫秦王安全,实则监视。

儒家始终坚持君臣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的关系。荀子时常告诚自己的学生,为臣之道“从道不从君”,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思想。

尽管荀子曾告诚李斯“勿违为师之道”,但身陷仕途的李斯很快做出了违背师门的选择。

李斯仔细地考察着尚未成年的秦王,发现秦王嬴*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一心要实现伟大抱负。

于是李斯很快做出了一个深谋远虑的决定,投靠秦王。他深知,在崇尚霸道的秦国,引导秦王以儒术治天下,无异于缘木求鱼。

于是,他决定投其所好,以霸道取悦秦王。所以他抓住一起机会在秦王面前描绘了一幅“扫六合、成帝业”的宏伟画卷,直指赢*胸怀,句句说到嬴*心里。于是被任命为长史。

李斯之所以背叛了儒家的“王道”,而转而投入法家的“霸道”,因为在他看来,王道虽好,苦于见效太慢。

孔子自己就做过推测:用王道(即道德教化)治国,至少要三十年才可以让天下归仁。三十年,实在太久,秦王不肯等,李斯也等不得。因此,李斯选择了立竿见影的霸道。

毕竟,李斯投秦的目的不仅是助秦王一统天下,还有立功成名,封侯拜相。李斯的这个选择被后人认为是对儒家的背叛,而被后世划入法家之中。

其实,李斯的做法只是延续了荀子的经验认识论和实用主义。在那个时期,儒家的“王道”是不可能统一天下的。在连年征战的春秋战国,奢谈“王道”最终只有失败,孔孟就是前车之鉴。

就连他的老师荀子,在李斯入秦前的19年,打破“儒生不入秦”的禁忌,只身游说秦王时,提出的也是“霸道”辅以“王道”,但最终还是在秦王的客客气气之中无功而返。

在没天下一统之时,奢谈“王道”就跟宋襄公讲“仁义”一样可笑。

韩非

同为荀子学生的韩非也是儒家出发,最终走向了法家,最终成为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是韩国公子,李斯的同窗师兄。与李斯的平步青云截然相反,韩非回到韩国后,因为韩王的猜忌,一直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动荡与变革共存的历史阶段。随着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逐渐瓦解,新兴势力开始逐渐兴起,血缘亲疏不再是维系国家的重要核心因素,以利益争夺为主的战争也进一步破坏了礼法,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王室内部的利益纠葛成了当时整个社会争权夺利放大镜。

韩非出生于王室,但由于并非嫡出,从未受到韩王过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儒家大师荀子却教出了李斯韩非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