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既然要鉴于往事,那就鉴的彻底点,先给“人类”的诞生复个盘,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个话题自古以来都有两个版本,有神话的有科学的,神话的各国有各国的版本,这里就不赘述了。重点复一下科学家版本的,大致是这样的:
宇宙大爆炸后,大约在35亿年前海洋出现了单细胞生物蓝藻,蓝藻经过不断地复制繁衍,后来海洋出现了可以滤食的多细胞生物海绵,这一时期其实地球已经在悄悄变成一个竞技场。
这个竞技场上的主要竞争发生在多元化的海洋生物之间,最疯狂的应该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了。
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分海洋生物发现了“新大陆”爬出海洋来到了陆地,在陆地上繁衍生息,7.69亿年前地球上逐渐诞生了陆地上的新霸主“恐龙”,从此地球进入了漫长的恐龙时代。
直到万年前,一颗顽皮的小行星不小心撞到了地球,一系列的火山喷发、地震等后遗症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最先灭绝的居然是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反而小巧的哺乳动物们却逃过了这场大灾难。
后来这些小巧的哺乳动物中,有一类古灵长类哺乳动物,通过不断的进化,成为了今天地球上的主导者——人类。
为什么要给“人类”追本溯源,因为最近在看《资治通鉴熊逸版》的第二辑。在看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触,人类不管是在现在,还是远古时代的进化过程中,也许是受基因的影响。
在朝代更迭的潮流中,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发现很多相似的行为,也正应了那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也有细微差别,毕竟人类经历了多年的文明洗礼。
所以战国时期在公鸡版图还未成型时,当时公鸡版图上的局势和现在球形版图上的局势如出一辙。当下球形版图上的焦灼仿佛是浓缩版公鸡版图的重现,不是合纵就是连横,总之就是不能一家独大。
就像作者说的“怀着千万个小心给历史复盘”,不读他的书可能感受不到“千万个小心”的这种谨慎。只有读过此书的人才知道那份谨慎后面的付出。
给历史复盘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是翻翻书百百度就能完成的。要结合各种史料,如果这其中出现了不一样的说辞还要证伪,《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依然延续了第一版的严谨,如有出入会结合各种文物及出土文献,尽量还原历史真相。
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书中的例子就会有直观的感受,齐国平定燕国内乱时,史书上记载是齐国单枪匹马不到2个月就结束了战斗。后来在出土青铜器中发现中山国也参与了此次战争。《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国从韩国接回了燕王儿子公子职,派人护送他回国继位。
此时再回到《资治通鉴》中,原话是这样的:“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就原文而言我们很容易把“北地之众”理解为齐国北部地区的兵力。
经过多方考证后才发现,原来是个文字游戏,这个文字游戏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用。举个简单的职场例子,在某品牌大型发布会上,主持人在念到出席会议名单时,往往念完重要领导之后都会加个“等等”。
所以这个“北地之众”和今天的“等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后面的跟我关系不大所以就简述了。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还原史实上面确实是很考究。
也许有人会疑惑,即便知道了这些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或者借鉴作用?以及到底该如何借鉴?
可以肯定的是史书中当然不乏人生的指导意义,至于借鉴作用嘛就要辩证的看了。它是属于千人千面的,每个人读到和吸收到的是不一样的。
首先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是一方面,如果理解深刻还可以讲给家里的孩子扩充知识面。我作为大众爱好者,在读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些隐藏的道道儿。
比如说“秦国该不该出兵伐蜀”这件事情上,秦国的两位职业经理人张仪和司马错,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张仪的主张是“争名逐利”,争名要在朝廷里争,逐利要在市场上逐。借韩国的挑衅为由先攻韩然后“挟天子以令天下”。
司马错的主张是:“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看完两个人的建议后,如果我是作为当时秦国ceo的秦惠文王,我也会选择司马错的主张。
为什么?因为怎样才能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收益,以及什么时候该保守什么时候该激进,这是每位企业管理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也许这些题在历史长河中可以找到无数的例证,《资治通鉴》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张仪为什么会如此激进,因为他要的是短期的业绩及在企业的声望。而秦惠文王之所以选择保守策略,是因为他要的是企业的长久安定。
所以《资治通鉴》之于企业管理,就是一部企业管理史集。
比如孟子说魏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后来在离开魏国到齐国后,远远看见齐王的儿子说道:“局移气,养移体。”对齐王儿子的描述用《荀子·劝学》中的话来概括最为贴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样的经典教育场景在史书上也是屡见不鲜,环境影响人的代表人物,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孟子,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从小就接触。所以这就是史书的作用,它在不同角度给人以不同的启示。
所以《资治通鉴》之于教育者或者宝妈宝爸,就是一部育儿史集。
比如为人处世的开放与灵活,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撒谎是不对的,但在历史上谎报战功的事情层出不穷。
上到统治者,下到前线最高指挥官。以前我都会一棒子打死,不管怎样撒谎是不对的,但逐渐会改变这种“一元化”的价值观,也许当一个人成长的时候就会聚焦于值不值得,而不是对错。
国庆期间去看了《万里归途》,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在协助撤侨过程中,在解救一批被困的侨胞时,明明已经和上级失联。
但是仍旧谎称大使馆正在全力以赴接应侨胞们回家,一边带领大家穿越战火区往怒米亚边境赶,一边被王俊凯饰演的成朗指责。
当然,最后成朗冒失地坦白一切后,造成的内部动乱确实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有时候谎言确实可以鼓舞士气,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到了怒米亚边境也无人接应的话,我想这人十有八九会放弃这趟趟着硝烟的长途跋涉。
如果事实的真相注定会闹得人心惶惶,颠倒黑白反而可以提气,带来翻盘的机会,是你你会选择哪个?
所以《资治通鉴》之于大众,也可以是开阔视野开阔思维的起点。
也许这就是历史能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之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世事洞明吧。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其实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正如地球上第一次有了生命状态一样,虽然场地变了但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戏码却在不断上演。
如果您也想从中发现点什么或者升华点什么?不妨读读这套多元融合的《资治通鉴熊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