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人往往把“功用”或“应用”的东西,称之为“术”,如医学、占卜、星相、相马等这些技巧,就是所谓的“术”。
道家人物画像而道家思想的应用,也是一样——可以称之为“术”
那么,道家的“术”,到底是怎样呢?
其实道家的“术”,汉代的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得比较彻底,即: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道家的“术”,为什么以“虚无”为本呢?
道家人物画像我们先讲什么是“虚无”。
其实所谓“虚无”,有两个层面的意识,一是万物的本质,二是指人认知到万物的这一本质。
由此可铜陵,“虚无为本”体现的是一种高度,或者说是一种整体性的观照智慧,正如荀子在《荀子解蔽》中所讲的那样,即: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道家人物画像荀子本人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其思想中吸收融合了道家的思想成分,而“大清明”这一说法或观念,其实正是对稷下黄老道家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