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况,字卿,亦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学术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年(周赧王十七年)—年(秦王*九年)。他曾游学于齐国的稷下,“三为祭酒”。后到楚国,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定居在那里。
冯友兰先生称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派,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坚持了儒家的基本思想,发展了儒家学说,为儒家治国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可行性,使儒家不仅仰望星空,而且脚踏实地。刘向对荀子高度评价,认为“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荀子也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对先秦诸家思想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各家优劣,批判地吸收,形成了自己完整成熟的体系。
性与伪
唐代的韩愈把儒家排了一个传承体系,称为“道统”,但却把荀子排除在外。宋代的理学家对荀子也不认可,二程认为“圣人之道,至卿不传”,朱熹干脆让弟子离开荀子学说远远的。原因是,“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荀子提出“人性恶”的理论,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在荀子看来,符合道德伦理规范的观念和行为,是“善”;反之,不符合道德伦理规范的观念和行为,是“恶”,并不是邪恶、丑恶的意思。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标准是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他说的“人性”是天然生成的,不学即会的欲望、本能。“人性恶”就是说,人天生的欲望和本能是不符合道德伦理规范的,如“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饿了想吃,冷了想暖,好逸恶劳,喜欢沾光不愿吃亏,趋利避害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荀子认为,天然的东西只有经过人为加工才能变得完善美好,“玉不琢不成器”。人性也是这样,“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说的伪,不是伪装、虚伪的意思,而是人为、加工,教育、改造。人性与道德伦理规范相违背,那就要用尊君、孝亲、守法、循礼这些礼义进行改造和节制。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认为,把荀子的学说称为“人性朴”,更符合荀子的意思。因为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本性是天然纯朴的,有向善和向恶两种方向发展的可能。
性和伪的关系,也就是天然和人为的关系。究竟是天然的好还是人为的好?荀子的观点是“性伪合”,天性是基础,但经过人为才能更美好,“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充分肯定了“伪”的价值。有了人为的改造,才有五谷丰登、各类美食;才有五颜六色、多种风格的服饰;才有华屋大厦、亭台楼榭;才有马车、汽车、火车、飞机。有了人为的创造,才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各门科学;才有绘画、书法、建筑、音乐各类艺术;才有诚实、善良、勇敢、正直各种崇高美德。一句话,有了人为才有文化,才有真善美。庄子主张返璞归真,反对任何的人为,如果按他说的做,人类就该和鸟兽一样生活了,所以荀子批评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当然,人为有利也有弊,不能过分,还要把握一个度。月饼用简单的小盒一装显得精美,如果里三层外三层,甚至包装大大超过月饼的价值就是过度了;水稻、玉米、大豆经过杂交可以提高产量,如果搞转基因,就让大家吃得不放心了;道德对于调节人际关系、陶冶美好的情操是必须的,但要求苛刻了就变成以理杀人、道德绑架。
荀子对人性是悲观主义态度吗?他把宇宙中的事物分为四类,“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与其他万物不同,在于人不仅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有“义”,这表明伦理道德只是人所特有的。看来,对于人的高贵,他还是充满了积极的信心。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孟子认为道德伦理观念是人先天具备的,生来就有的;荀子认为道德伦理观念不是先天的,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受了教育,经过学习之后才有的。但他们两个也有相通之处,都坚持仁义,都反对暴*,都认为人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不过成为圣人的路径不同,孟子讲人性本善,所以,“反求诸己”,只要启发人的“良知”“良能”就可以使人为善,以至成为圣人。荀子讲人性本恶,他认为圣人和普通人天性是一样的,圣人也是经过后天学习,“化性起伪”,才成为圣人的。他们的区别类似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孟子是要坚定自信、开发潜能,荀子是要矫正错误、养成习惯。他们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根本目标都是让人接受仁义道德。不过,一个是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接受,一个是强制性地被改造。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性应该放在社会关系当中来考察,在阶级社会里,人性首先是阶级性。无论孟子的性善还是荀子的性恶,他们都是抽象地谈论人性,都是错误的。
既然人性本恶,如果顺着人性的要求不加限制,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大家你争我夺,就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所以,圣王制作了道德、礼乐教化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道德规范和国家体制。荀子把道德、文化、国家制度的起源归结为圣人创始。
在荀子看来,道德规范和国家的建立,还有一个原因:人能群。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是指社会组织,最大的组织就是国家。人为什么能组成组织?因为人能“分”,也就是有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有鲜明的秩序。分的标准就是义,义的形式就是礼。圣人让大家按照上下、贵贱、尊卑的区别,各有一份工作,各得生活必需品,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就要受到惩罚,让人们学会克制,学会和平相处,建立起了社会秩序。
礼治与法治
如何巩固秩序、治理国家呢?荀子提出以礼治为主,而又兼法治的主张,把尚贤使能和赏功罚过两种手段结合起来。荀子的礼,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按照是否遵守礼义进行动态管理,“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的法,与法家所说的法还不完全一致,有时指规范,有时指法术,有时指法制。礼法虽然并用,但还是以礼为根本措施,礼义教化改变人的内心,才能防患于未然。“礼者,法之大用也”“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韩非、李斯是荀子的学生,他们都是专讲法治排斥礼治,崇拜刑罚的作用,用赏罚作为推行*令的唯一手段。荀子不赞同他们,据说李斯担任秦国的丞相以后,荀子气得一天吃不下饭去。
战国中期,宋钘、尹文从“道”出发,引申出一套“法”和“礼”的关系理论,把“法”与“礼”结合起来,强调必须用带有强制性的刑罚保证礼的实现。荀子用宋、尹的学说补充发展了孔孟的思想,使儒家治国学说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也成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荀子还提出礼乐相互配合、交相为用的礼乐论。他认为,礼与乐都是圣人制定的,用来调节上下关系,相辅而行的工具。安定社会,维系人心,除了礼与刑之外还应配合以乐。礼是礼节、礼仪,也是秩序、调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整齐严肃,遵守等级秩序,“礼别异”。乐包括歌和舞,教人心平气和,互相和爱,通过艺术教化人心,“乐和同”。礼是主导的,乐附属于礼,是辅助的。
在王道与霸道的关系上,荀子提出重“王道”兼“霸道”的*治思想。王道*治主张以德服人,即通过尚贤使能、节用裕民等有效的*治措施争取人民;“霸道”主要强调以武力服人,但也有一些爱民、惠民的做法。孟子是理想主义者,不屑谈霸道,只讲王道,认为不用暴力就可以实现全国统一。荀子也认为霸道不如王道,王道可以取天下,霸道只可以使一国强盛,因此霸道较之王道是第二流的。为*之道在于得民心,人民拚死效力,国家就可以富强。他认为能行“王道”者得百里地就可以逐渐统一天下。他批评当时的大国有数千里土地,不能统一天下,原因就是不能实行“王道”。但他也认为,霸道仅次于王道,不能推行王道的话做到霸道也不错,“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说明荀子在治国理*方面还是比较讲求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