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复杂的,儒释道三家对人的分类看法有什么不同?
文:枯木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并且每个人都不相同。人是复杂的,不同的遗传基因,以及不同的教育、传统、信仰、习俗、经历、价值观等环境影响,形成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从而组成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关于人的研究,可以说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历史,其实就是研究人的历史。现代管理学无不以西方学说为圭臬,其中关于人的行为研究,大多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其实,我国古人对人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并且在各种著作中都有许多经典的点评和概括。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干,儒释道分工合作,儒家处于统治地位,以儒治世,以佛养心,以道修身,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一种综合文化。而其中关于人的分类出发点不同,因而也各不相同。
佛家心怀一颗慈悲之心,普度众生,认为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经过修行就可以达到“佛”的状态。然而作为一种信仰,必须有崇拜的对象和目标,于是,佛教把修行目标依据修为高低分为佛、菩萨、罗汉。佛觉行圆满,自觉觉他,处于有情和无情之间;菩萨尚未达到觉行圆满,觉悟尚有情,自觉觉他;罗汉觉悟却无情,自觉不觉他。
而针对众生,佛教虽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性,然而仅仅是从根性上讲解,然而由于人被众多业障蒙蔽,因而把原本的佛性压制了,这也是为何要修行精进的原因所在。于是,佛教对人的分类,虽然没有明讲,然而也进行区分,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好人和坏人,所谓的好人就是积德行善,一心向佛;所谓的坏人,就是造孽深重的人,要坠入地狱遭受苦难。
道家是发轫最早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奠基之石,儒家和佛教都不同程度借鉴吸收道家思想予以表现。道家和道教不同,道教产生时期较晚,是一门宗教,而从对传统影响来说,道家思想才是最正统并且影响最深远的。
在道家思想中,认为万物起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且针对万物进行不同区分,总体来说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类,到了后来的道教,更是非常庞杂,我们就不展开来说,抛开神、仙、鬼、灵等信仰对象,就其对人的分类进行简单描述。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就讨论了人的分类,黄帝根据人的寿命长短,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与天地同寿,属于神仙系列;
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也是寿命久远,归于真人;
圣人:“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寿命百岁以上,为圣人。
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比一般人长寿,谓之贤人。
从上面可以看出,道家是从养生角度探讨,仅仅从寿命长短方面进行分类,总体意思是人们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样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佛家和道家对人分类,只是从养生和修为上进行简单区分,而对人进行细致分类的,当属儒家。儒家以治世为主,因而对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进行评价,从而确立了几千年来社会公认的标准,也是现在我们社会对人的看法的主要依据。
儒家对人的本性,不同的思想家看法不同。就从本性来说,孟子认为“性善论”,荀子认为“性恶论”,告子认为“无善无不善论”,不过都认为后天可以改变,因而都主张通过教育和法治进行引导。
而对于人的身份地位,儒家大致都具有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君权神授”,支持社会等级制度划分,正如《荀子·君子篇》中有:“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另外孔子孟子等都建议以民为重,如《荀子·哀公》有“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尽心章句下》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过二人只是表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