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韩非人皆自为何意有层次的人,会区分开
TUhjnbcbe - 2023/2/9 8:04:00

颜小二述哲文

“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这句话,韩非点出了人具有排他的利己本性,下文我们称这种“本性”为“自为”。至于韩非对人性的看法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韩非的影响力,再根据其师从何处、身处何时说说原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关于后人对韩非的评价,《史记》曾说:“斯自以为不如非”。这里的“斯”是谁呢?也是法家另一位代表人物,亦被称为千古一相,他就是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风云谋士“李斯”。让李斯都自愧不如此,足见韩非理论之过人。

值得注意的是,李斯与韩非师出同门,也就是儒家的大先贤荀子,而二人都在法家思想上有所造诣,其实,这之中也隐藏着韩非为何认为“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的原因。

我们知道,荀子之“性恶论”以“维系礼法”为出发点,点出了“人生来为己”的本性,而韩非对荀子的思想加以发挥,结合韩非当时那个“竞于力气”的时代特色,由此韩非以“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点明人的“自为本性”,就不奇怪了。

一言以概之,韩非认为人的身上有“带着排他性的自为特色”在颜小二看来,一来与他师傅荀子的“性恶论”有很大关系,二来也与韩非所在的那个“竞于力气”时代有很大关系。

1、荀子“性恶论”,与韩非的“人皆自为”

对儒家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有所耳闻,荀子虽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因为其提出“性恶论”,而备受争议,比如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荀子神位被移出孔庙的情况。

事实上,体会荀子的“性恶论”,不带着“道德评价色彩”会更好一些,以“理性中正"的态度品味“性恶论”的内涵,这种时候,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别有洞天。

言归正传,回到本文主题,在颜小二看来,韩非的“人皆自为”这一理论的形成,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性恶论,荀子是这么说的: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一句话虽短,但是犀利点出一个事实,即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喜欢听好听的、看好看的,吃好吃的,并指出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正常一旦“过度”,就不正常。于此,对于我们生来趋于自我满足的感官需求,是不能过度去发展的。为了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荀子便指出,我们需要接受“教化”,以此遵守“礼法”。

也就是说,荀子点出“性恶”,是为了强调教化和礼法。怎奈何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后人喜欢在“性恶”上大做文章,对于“荀子说性恶的初衷”却能轻易忽略,也是可惜。

而韩非的“人皆自为”,很显然是承接了荀子之“性恶论”中对人“耳目之欲”的直白揭露。

关于“自为”,韩非曾说: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此处以“造车的人”和“买棺材的人”为例子,指出,买棺材的人希望有人死去,造车的人希望人都富贵,不是因为“仁”与“不仁”的区分,而是因为他们的“谋生指向”不同,也就是“利之所在”不同。

三百六十行,每种行当对应每种需求,每种需求背后都有“利之所在”,对于这种“谋生”的利之所在进行“道德评价”,许多时候是不稳妥的。以上这些便是后话了,但颜小二想指出的是,韩非的例子虽然有些极端,但是确实也客观用“利之所在”降低了“道德评价”对人之“为己欲望”的感性偏见。

就韩非对“为己”的客观看待,因为可以客观了解“人性”,自然在“管人”上就显得得心应手。于此法家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热门学说,也是可以预见的。

2、促成韩非指出“人皆自为”的另一原因:竞于力气的时代

随着时代整体对“物质”的渴求,人的欲望似乎也在不断膨胀。而韩非提出“人皆自为”的原因,在颜小二看来,除了受到老师荀子的影响外,还有当时那个“竞于力气”的时代影响。

在《礼记》中曾有这么一段话: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抛开门第阶级成见,我们客观分析其中缘由,便能窥见一两分这个特性于当时那个时代的合理性。

这句话点出了西周封建社会两条办事原则:一个是用“礼”,也就是用不成文的法典,以此褒贬、控制“君子”也就是贵族的行为;一个是用“刑”来治理“庶人”或“平民”。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的限制让底层平民几乎很难接触到“教育”。因为缺少文化的熏陶,所以获得“君子之德”确实难上加难。而在西周那个时代,能成为贵族的,大抵都是祖上在周王朝建立或发展中有所贡献的,属于当时那个时代人群中“见识”、“谋略”都更胜一筹的人,于此,相较而言,他们或许比被自己“庇佑”的百姓更有资格获得“贵族”或“君子”这一称呼,无论是在客观贡献上,还是在本真内在上。

但是因为世袭,首代贵族之后人的德行变化不可控,于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于所谓“贵族”,以“不成文”的礼法去限制他们,说得更直接点,就是让他们遵守礼法“全靠自觉”,这种时候,“虚伪”之下,“礼法”就显得太苍白无力了,甚至会十分“讽刺”,也难怪孔子长叹“礼崩乐坏”。

基于“礼崩乐坏”的客观事实,韩非子虽然是儒家荀子的弟子,但是他明白像孔孟那样“周游列国”宣扬儒之“礼法”,是不适合那个时代的;同时,他也知道,在这个“群龙无首”的时代,只要“首”一天没有出现,那么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就会加剧、诸侯国内的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

于此,韩非犀利点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竞于气力”。

建立在逐于智谋之后、竞于气力之上的时代,“人皆自为”不过是这个时代中的人性缩影罢了。

3、思考决定人的层次:为己和自私即便只隔一层窗户纸,也不要混淆它们

下面说说颜小二自己的想法吧。其实看了这么多百家学说,我曾将利己与自私混为一谈,直到我对道家之“道”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读韩非,才开始正视人的“为己”之欲。

人生来就有耳目口舌之欲,这很正常,不要去否认它,否认它才不正常。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只要不带着“排他”的恶意,而是进行合理的“自我捍卫”,把握度的“自为本性”又何需接受无谓的“评头论足”?当出于“正义”的道德评价变成“绑架”,这才可悲。

如果韩非当年带着自己的“个人成见”去看待“人皆自为”,那么他内心大抵会天然抵触“自卫之下,人对利之所在”的“渴求”,因为将其定义为“恶”,所以会唾弃、逃避这一客观事实,如果不逃避,那么自己就会成为主流价值观下“恶”与“贪”的存在。很显然,从“法术势”这样的经典观点出世来看,韩非没有带着偏见去看待“自为本性”。而颜小二可以再次骄傲地说,这正是他的理性与高度,一定程度助推了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一伟业。

事实上,视角有多客观,视野下的世界就有多大。而成功区分“为己”和“自私”,许多时候就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人思维的理性。这是一种层次的体现。

也就是说,所谓“自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而所谓“自私”,则是人于后天过度发挥自己的“利己之欲”。自私和自为虽然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但在颜小二看来有“天差地别”。

以上韩非让我看懂的道理,颜小二这里将这个道理也分享给大家。如果您有所触动,可以将文章分享给您珍视的人,传递先哲智慧。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非人皆自为何意有层次的人,会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