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高中新教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k1
TUhjnbcbe - 2022/12/7 23:50:00

一、了解孟子及其作品,了解孟子的思想。

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三、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四、把握孟子“仁*”的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赏析写法特点。

难点:把握孟子“仁*”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一课时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

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从《孟子》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在社会*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

三、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割据混乱的书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针对社会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宣扬他的“仁*”“王道”学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一。

四、解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题目为编者所加。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不忍人之心”,怜爱别人的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五、检查预习

1.积累字音

怵惕(chùtì)恻(è)隐内(nà)交要(yāo)誉羞恶(wù)

2.理解词语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运:运转,转动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交:结交。“内”,同“纳”。

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

乡*:同乡。

辞让:谦逊推让。

贼:伤害。

保:安定。

六、研习文本

(一)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难点。

3.展示翻译,讨论难点。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难点:

斯有不忍人之*矣斯:才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用以,用来

由是观之是:这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认为

不足以事父母事:侍奉,赡养

(二)文意理解

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第二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

第三层(由是观之——不足以事父母),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2.赏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用排比句,突出“四心”与“四端”的密切关系。运用排比,能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严密地展开论述。

3.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三)思考探究

1.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孟子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2)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运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2)运用排比,精炼整齐。

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句,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3)举例论证,形象生动,易于人接受。

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

七、拓展延伸

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1.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2.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3.孟子等古代儒家提倡“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有利于培养人民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4.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薄收赋税的制度,我们应当传承、弘扬、借鉴孟子思想的优秀部分,增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八、布置作业

你读过孟子的哪些文章,根据你的理解,写一段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评价文字。字左右。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新教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