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没见到时,以为他高不可攀;见到他时,才知道他只是一个高个子的朴素男,亲切温和,平易近人。也是这样一个人,他认真审你投的每一篇稿子,小到一个标点,大到题目是否表情达意;还是这样一个人,他鼓励你积极投稿,努力向上,时不时给你来两句幽默的语言,言外之意却是你好久没写稿子了,该写稿了。
本来打算放松自己,也许准备一直放松下去的自己,收到信息,便不好意思,便没有理由不去写一篇,并且是认真写一篇,发过去。宛如小学生完成作业一般,报告老师作业已上交,之后便长吁一口气,本以为从此可以天下太平,过一段优哉游哉的日子。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又来两句诗意的催稿,让你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任何杂事,奋力去完成一篇。谁知,这还不是最后一回,接着,又接着……
啊啊啊,这个人是谁呢?刘老师呀!感觉刘老师就是总能明察秋毫的班主任老师,而自己呢,则像总是找理由不交作业的小学生。抓耳挠腮肯定不行,于是乎,平日里对生活与工作中的任何素材都不敢熟视无睹,工作不敢松懈,生活不敢马虎,闲暇时勉励自己不断输入,不断上进以备不时之需。渐渐地,由一个总想躺平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奋发向上的文艺中年人。连女儿现在见我每天手不释卷,都禁不住夸我。
那次刘老师来许昌,我提到自己很想拥有一本《师兴旷远》,刘老师答应得很爽快,我甚至以为是一种礼貌的不拒绝。没想到,不久后的一天,刘老师联系我:已到许昌,书已捎来。那消息于我来说,是意外,是惊喜,更是对刘老师肃然而生的敬意。
手捧着刘老师带来的散发墨香的新书,我既舍不得放下,又舍不得打开。就像小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颗糖,将它视若珍宝,不舍得吃,又忍不住想尝一尝;想品尝这甜甜的滋味,又担心这甜融化太快的心理。刘老师心细如发,他仿佛看出我的心思,一再鼓励我要多写,勤写。
认真拜读了《师兴旷远》之后,我更不敢轻易动笔了。书中的作者个个身怀绝技,将他们的经历与过往,思想与深度从不同角度,不同广度展开,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想:我需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了。
刘老师可不管这些,也许知道我这一缓没有期限,所以,隔三岔五就挥挥手中的小旗,希望我不要掉队。即使我承诺请他吃饭,他也依然手下毫不留情。
古有荀子有言“学不可以已”,告诫人们学习要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有刘老师也在不断鞭策我们:写不可以已,贵在坚持。
好吧,我坚持,我去做。
作者简介:王红艳,河南省许昌市建设路小学语文教师。忙碌的工作之余,喜欢追求一种恬淡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从阅读中获得,从文字中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