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荀子不堪大用的人才讲技巧,一个人要成为中
TUhjnbcbe - 2022/10/13 9:42:00
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这个社会上一切能够混得上去的人,靠的都是实力,跟嘴皮子关系不大,这个叫基本面,在西方的数学里面也叫做大数法则,我们要成大事,看的是一个大数,就是大概率事件。

真正有本事的人就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人间正道是沧桑,很多人不喜欢听这个道理,他老喜欢用技巧。当然技巧没错,但是只会拼技巧的人只会是那些不堪大用的人,一个人要成为中流砥柱,靠的是实力。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荀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近代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这句话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不断地日积月累、聚少成多、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曾国藩是家喻户晓的一位晚清名臣,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曾国藩有着极高的才能,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当中,他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年时期的曾国藩却算不上天资聪颖,反而有些愚钝。

有一次曾国藩深夜在家中背书,将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很多遍也背不下来,于是他一直刻苦背诵到深夜,勤奋的曾国藩决心背不下来这篇文章就不睡觉,可是这时藏在他家房顶上的盗贼却等得不耐烦了,他本来想等到曾国藩熟睡后进屋偷点儿东西走,可是他越等越急,最终索性跳了下来破门而入。

这个盗贼没好气地对曾国藩说:“你这么笨,这么简单都记不住,还是别读书了吧。”随后盗贼就当着曾国藩的面把他刚才背的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洋洋得意地背了一遍,这个盗贼背完之后就自鸣得意地夺门而出了,令当时的曾国藩目瞪口呆。

当时的这名盗贼,除了让曾国藩感到很震惊之外,还极大地刺激了他,在曾国藩看来,一名普通的小毛贼都能有着这么强的学习能力,自己要是想建功立业的话怎么能够比他还差,虽然曾国藩的记忆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从此以后他读书却更加用功了,于是曾国藩下定决定刻苦读书,这也就是他后来能成为清末名臣的重要原因。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出自《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的剑术五重境界:

第一重:利剑无意「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第二重:软剑无常「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第三重:重剑无锋「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第四重:木剑无俦「飞花摘叶,皆可伤敌。」第五重:无剑无招「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最平凡的坚持往往是最实在的,最笨拙的努力往往是最有效的。年纪越大越明白真正的实力是内敛内蕴,所谓“十年磨一剑”,经过岁月的洗礼,风霜的磨练以及持续的奋斗以后,一个人会升起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这也是实力带给人的底气。

人到了一定境界之后,原本轻浮的内心就会慢慢平静而沉淀下来,渐渐地懂得了内敛惜声。武功也一样,不再去追求外相的华丽奇彩,而是开始转为追求平和自然。什么都表现在外了,虚实一探可知,不足为虑;而内敛内蕴的实力,却捉摸不透,防不胜防。

《道德经》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巧若拙。”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和年纪就要学会修炼内功,领悟心法,涵养实力,明白以重克轻,以拙胜巧的道理。

人如重剑,内秀其中;君子不得其时,则深根宁极,韬光养晦;得其时,则外相无锋,一发*。所谓“潜龙藏于渊待云聚,稚虎藏于林等风起”,如此天下碌碌之辈,则诚不足虑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荀子不堪大用的人才讲技巧,一个人要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