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两人互相矛盾吗
TUhjnbcbe - 2022/8/13 1:15:00

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并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了仁*和王道理想。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并发展成了礼法兼治的思想。他们其实是儒家的一体两面。或者说,孟子是唱红脸的角色,而荀子,是唱白脸的角色,他们都是儒家人生哲学舞台上的大师。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孟子从生活经验中得到启发,认为人的本心中有善的种子。他举例子说,一个人看到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了,那一瞬间会产生一种惊惧害怕和恻隐之心。他不是说和这个孩子的父母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是想谋取一个好名声,他这种恻隐之心,是自然而然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这说明,人的心中就本来存在善的种子。

孟子进一步论证说,除了恻隐之心,人类心中还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和恭敬之心。这是人类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基础。

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我们来翻译成现代文,孟子说:“其实就实情来说,人性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的人行为不善,并不是因为人没有善的能力或萌芽,也就是说这不是人本质的过错。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

同情之心,就是表现为相互亲爱的仁;羞耻之心,就是表现为行为方式的义;恭敬之心,就是表现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现为人有智慧可以进行是非判断。仁义礼智,不是外边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我们未曾思考罢了。所以说:‘你追求它就能得到,你放弃它就会丢掉。’人与人之间相差一倍、五倍乃至无数倍,是因为他们没有发挥出善的本质的缘故。

《诗经》上说:‘上天生育了众多的人民,有万物就会有准则。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崇尚那美好的品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很懂得道啊,所以他说有万物必然有其准则;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所以才崇尚那美好的品德。’”

孟子又从反面论证,说人不去行善,并不是说人没有善心,不是人的本质不好,而是人把善心忘掉了,或者说外界的环境,把人的善心蒙蔽了,所以人只要保存并发扬善心,就能做一个善人。所以孟子说,人的一生,无非是寻找丢失的善心而已。

荀子则强烈发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是群居动物,人需要在竞争中得到生活资料。但生活资料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样必然会产生争斗,产生战争,人性的恶,就来自人的生存与欲望。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但荀子并非是把人性看得过于绝望。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但还是可以行善的,行善那是后天的学习和道德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人性是恶,但后天可以为善,关键是要加强对人性欲望的管理,加强后天的学习。这样就可以为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孟子的人性善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为恶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让人向善。他们其实都强调后天的环境和道德修炼与学习的重要性。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其实都是劝人向善的理论。不过孟子告诉人们,你的内心是善的,你只要听从内心善的声音,你就可以做个好人。因为人在性善论这个方面,道德起点是相同的,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

而荀子告诉人们,人的内心是恶的,欲望是无穷的,但你也不要对人性绝望,因为后天的环境,比如道德和法律可以管理约束人的欲望,后天的道德学习也可以让人向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涂之人可以为禹。

所以儒家哲学是成人成圣之道,都是劝人向善的,不过孟子是正面劝说,荀子是反面提醒,这二者,完全不矛盾。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两人互相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