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
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荀子学识渊博,不仅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吸收了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在人性问题,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END文字:王佳琳
排版:任晓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