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4]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5]道也,夫庸[6]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7],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8]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9]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0],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11]焉,惑[12]矣。彼童子[13]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14]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16]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17],曰师曰弟子云者[18],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9],今其智乃[20]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1]!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22]。郯子之徒[23],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24]不如师,师不必贤[25]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26],年十七,好古文[27],六艺经传[28]皆通习之,不拘于时[29],学于余。余嘉[30]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求学的人
[2]所以:是用来……的,即老师是用来……;受同授,传授
[3]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4]知道,懂得
[5]学习
[6]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庸:反问语气
[7]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别
[8]尊师学习的风尚
[9]超出一般人
[10]一般人
[11]以从师学习为耻
[12]糊涂
[13]未成年的男子
[14]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15]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16]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艺泛指各种工匠。
[17]类
[18]如此之类,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
[19]齿:并列排列;意思是不与同列,看不起
[20]竟
[21]语气助词,表感叹
[22]分别请教官职、音乐、学琴、学礼
[23]郯子那些人,徒:同类的人
[24]不一定
[25]超过
[26]李家的孩子叫蟠的。
[27]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28]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全面。
[29]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30]嘉:赞许,嘉奖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所要师从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文本背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得出这篇文章是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是为了赞许他能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但事实的这篇文章更为重要的背景是文章第二段批评门第等级观念影响下的“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气?
门第观念自古就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时达到顶峰,此后便形成了以士族为核心的门阀制度。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弟子凭借高贵的门第就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自然也看不起老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写此文时35岁,在国子监任教,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于是想借赠李蟠的这篇文章来对当时的风气予以抨击,足以显示其勇气。
文本解读开篇即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托古言事,与当时的“耻学于师”的风气形成了对照,“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接着以下定义的方式阐述“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一般理解为老师时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在教学时可以结合韩愈关于古文运动的主张,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韩愈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魏晋以来“饰其词而遗其意”的骈文。在这三项职责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推崇儒道,倡导古文运动,表现出继承儒学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果“传道”是目的,那么“授业”就是手段,这里的“业”指儒家经典也可以指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道”的载体,通过教授儒家经典传授儒家思想。在“授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产生疑惑之处,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解惑”。在阐明“师”的职责之后从反面论述“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从师的必要性。接着将论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即“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用三组对比分层论述,将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上来。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进行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第二层:以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学于师”对比,前者只是“习其句读”而并非“传其道解其惑,从而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揭示出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讽刺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在这一段的论述中还加入了“嗟乎、呜呼”的点染,加之以感叹、反问的语气,作者的批判之意十分鲜明的揭露了出来。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以孔子为例,孔子这样的至圣先师也在不断地向人求教,以人为师,如此便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第四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更为深的缘由是针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风气,从而倡导从师问道的良好学风。这里的“时”应该为“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的是“从师而问”的师道传统。
教学活动设计1.《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探讨学习的名篇。找出文中谈学习的名句,推敲句子的含义,以此为基础把握两篇文章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2.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理解论述的针对性。荀子为何如此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是针对怎样的现状倡导师道回归的?即结合荀子的性恶论、韩愈所处时代的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
3.结合当今社会,谈谈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中,哪些仍然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予新的意义内涵。
4.“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两篇文章中都用到了“而”注意其中不同的含义。
5.两篇文章都是论述性文字,但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构也不同。《劝学》是主要运用比喻论证,逐项阐述自己的观点;《师说》除了直接阐述之外,主要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逐层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教学时可以思考这样不同的论证方法产生的不同的逻辑力量,以及在运用举例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阐释,避免在写文章时陷入“观点+例子”的模式。
END文案子美(侵删)图片
子美(侵删)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