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六瑞堂国学讲座之心品传习录之十三一
TUhjnbcbe - 2022/3/14 19:32:00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传习录》,上一期讲座中,我们谈到了“万物一体之人”的话题,今天我们来继续进行一个延展。

中国文化一直非常注重向内求。《三字经》的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应该说是中国文化最独特的一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面,人性善的概念是由孟子提出来的,还有一个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恶”,而在整个西方文化,基本上也是主张“人之初,性本恶”。

中国文化的本底,是主张心之本体是至善,所以中国古人讲的修行、悟道,就是要发现和明了心之本体至善的道理,或者说真相。悟道的“悟”字,就是一个“心”和一个“我”构成的,悟道悟道,悟的是我的心,既然悟的是我的心,那么从根本上来讲,悟道就是要放飞自我,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才能放飞自我。

如果人性本恶的话,那必然就要进行压抑,不可能用向内求的方式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所以西方的宗教实践,像基督教徒寻求救赎,是必然不可能通过做功夫、通过打坐来实现的,而是只能向外求,去树立一个上帝,依靠上帝的恩典来实现自我的救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性的差别。

阳明先生总结他的终极哲学的概念的时候,提出了“致良知”,良知本身来说,其实就是至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至善,但是良知再往后面走,就会触及到中国哲学中更深的一个话题,就是儒家一直以来讲的“万物一体之人”的话题。

“万物一体之人”讲的就不只是说“”人之初,性本善”了,而是说天地万物,深层之处,性就本善,它超越了人的范畴,把“性善”扩展到天地万物,所以当时阳明先生讲到良知的时候,就有这样一段对话。有弟子问阳明先生:“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阳明先生回答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在这里,阳明先生就明确地指出,天地万物跟人都是一体相通的,从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有良知,人的良知,就是天地万物的良知。这段话就涉及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终极命题,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底的那一层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顺着这个话题,我们来看世间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世间万象,往往都是随着人的心境和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这一点可能有点超出一般的认知,但它就是如此。

《庄子·齐物论》里面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个爱猴的人,养了很多猴子,每天都给每只猴子喂八颗栗子,早晚各四颗。后来,爱猴人家里的猴子越来越多,收入渐渐负担不起养猴的支出了,他就打算限制一下猴子们的饮食,把每只猴子每天的食量缩减为七颗栗子。他担心直接宣布会引起猴子们的不满,就先诓骗猴子们说:“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给四颗栗子。”猴子们一听,早上竟然少了一颗栗子,一个个都十分不满,愤怒不已。爱猴人马上改口说:“那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栗子,晚上给三颗栗子。”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颗变成四颗,跟以前一样,马上高兴起来,欢呼雀跃不止。

我们去解读这个故事的寓意的时候,一般都把它理解为讽刺世间很多人鼠目寸光,只看眼前,觉得这群猴子太愚蠢了。我最开始看到这则寓言的时候,想法跟大家也是一样的。但是,经历了人生很多事情以后,我突然之间发现,“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到底是不是一样,到底哪个好的问题,并不好回答。

人生有诸多的选择,有的时候是把选择的顺序变一下,我们能认定,结果肯定是一样的吗?我相信有一定阅历的人都会明白,人生的选择,顺序变一下,我们的人生就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所以在现实世界中,“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绝不是一回事。比如说,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先苦后甜和先甜后苦是一回事吗?先苦后甜好,还是先甜后苦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没那么简单。

我喜欢喝茶,也经常跟一些朋友们在一起谈论茶,我的体会就是,一开始喝茶,要从品质比较差的茶叶喝起。喝了最普通的茶,你偶尔喝到好茶,才会有惊艳的感觉,才能体会到喝茶的快乐。如果一开始就喝的是上好的茶,那以后随便喝什么茶,感觉都是不好喝,即使喝到好茶,也会觉得平常,就难以体会到喝好茶的快乐。

我们再把话题放大一点,讲人生。先苦后甜和先甜后苦,在人生中经历这两种状态的次序不一样,人生就会天差地别。

第一种人,在人生历程中是先苦后甜。先苦后甜的人比较容易取得成就,就像孟子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老百姓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人就是这样,早年吃得苦,会成长得更快,只有自身的积累足够了,才能担当重任。所以很多时候,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他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因为在历经千辛万苦的过程中,他会得到几样东西:一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他就有定力,再大的事情来了,他能不动心。二是见得多了以后,他就有智慧,因为他有定力,能冷静下来看事情,分析问题,他就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三是经历多了以后,他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他知道什么事情发生了,后面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他就耐得住。所以,在人生中先苦的人,他后面甜的可能性更大,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就,这是自然之理。

第二种人,在人生历程中是先甜后苦。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在大富之家,从小锦衣玉食,结果人长大了以后,突然一下子家道中落,甚至家破人亡,结果会怎么样?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就是如此。不仅曹雪芹是这样,很多大文学家、大艺术家都是这样,他们往往是经历过人世间最好的,然后突然跌到最低谷,又见到了人间种种最残酷的,从他们内心就最能够生发出触及人灵魂的东西。我们看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悲剧,而不会是喜剧,就是这个道理。大家看喜剧,看完了,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但是面对悲剧,忘不了,因为那种切肤之痛太深了。经历了先甜后苦的人,他看到的东西就跟一般人不一会,他对于人世间的感悟也就跟一般人不一样。

我以前跟大家多次讲过楚汉之争,也是同样的道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斗争,我不讲中间的过程,我们只看他们多次相争的结果。刘邦与项羽打仗,双方发生过七次大战,前六次大战,刘邦每一次都被项羽杀得大败,还几次刘邦都是仓皇而逃,身边连卫兵都没有。

彭城之战,刘邦大败逃跑的时候,夏侯婴驾车载着刘邦逃命,项羽的铁骑在后面紧追不舍,刘邦嫌马车跑得不够快,三次把年幼的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去,以减轻马车的负重,还是夏侯婴于心不忍,三次下车把两个小孩子抱上车来,也赖得夏侯婴驾车技术过硬,才让刘邦逃过一劫。刘邦在荣阳跟项羽对峙的时候,项羽抓了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老爹刘老太公,还用刘老太公威胁刘邦。

可以说在楚汉相争的四年里,刘邦一直都是很狼狈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项羽撵着刘邦跑。但有一点,刘邦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没有想到放弃,真正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反观项羽,在这一点上就跟刘邦没法比,前六次大战,他每次都是大胜,最后一战,垓下之战,他只败了一次,实际上输得也不惨,他就自杀了。尤其是在垓下之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韩信使用了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作为三军统帅,一听到军营四周都传来楚歌声,自己就先动摇了。由此可见,项羽是明显缺乏挫折教育的,一遇到比较大的压力和打击,就容易动摇,就容易承受不住。

刘邦和项羽在人格特质上的区别,也是人生经历先甜后苦和先苦后甜次序不同带来的结果。

刘邦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之家,四十岁了还是家徒四壁,连老婆都没娶上,只混了个沛县泗水亭长之职,比今天的村长还要小。要好的朋友,除了萧何和曹参以外,都是是些屠夫、马夫、车夫之类的人,长期混迹社会底层,让他了解了民间疾苦,也了解了社会百态,养成了他豁达、务实、狡黠的性格。刘邦跟普通混混不同的地方,又在于他聪明,能自省,不贪图安逸,目光长远,善于学习,胸怀大志,这些优秀素质与社会底层环境塑造的人格特质一起,成就了他从平民到帝王的崛起之路。

项羽出生于楚国项氏一族。项氏是楚国的名门贵族,因世代受封于项地,故以此为氏名。战国中后期,楚国受到秦国的压迫,项氏一路东迁至江东吴越之地,并隐居民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之后,大约与刘邦于沛县起兵同时,项羽的叔父项梁带领着项羽等人,在会稽郡借机斩杀了当地太守,夺取郡守印绶,顺利控制了会稽郡府。项羽出身以及起点,都比刘邦高得多,刘邦起兵时只占据了一个沛县,而项梁项羽起兵,则是据有富庶的会稽郡,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项羽出身贵族,从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身上就有不少贵族子弟的毛病:意志不够坚定,经不起打击;高傲自负,听不进他人意见;注重品行,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好面子,缺乏务实精神;远离社会底层,不了解民间疾苦;胸无大志,只满足于当一个西楚霸王,而无争雄天下之心,等等。项羽身上的缺点,在与刘邦的斗争中,被不断地利用和放大,最终导致了其事业的失败。

(未完待续)

END六瑞堂

六瑞堂翡翠文化主题会馆,是集天然翡翠饰品经营、翡翠鉴赏以及茶道、琴艺、花道等古典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会馆,以专营各类高中档收藏鉴赏级翡翠珍品见长。

选购好翡翠

就找六瑞堂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瑞堂国学讲座之心品传习录之十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