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左传
TUhjnbcbe - 2021/8/19 4:05:00

最近在看左传,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春秋的一经三传,一经指的是《春秋经》,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是鲁国史官两百多年的记录,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依次记录了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个鲁国国君年的历史事件。

而左传记事也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但是结束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13年,也是三传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据传出自左丘明之手,而到现在我们也不得知左丘明是姓左名丘明,还是左丘是他的氏

单名一个明字,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左丘明应该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或者是孔子的前辈。(也有相传左丘明就是卜子夏,子夏是孔子的徒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而孔子在作春秋的时候正是卜子夏在帮助整理汇总,这个我们后面

会继续提到)

据传左丘明将左传传给了曾申,曾申是曾参的儿子,曾参是孔子的徒弟,也就是说曾申是孔子的徒孙,但是却没有学孔版春秋,而是学了左氏春秋,可见左氏春秋在当时的影响力。

曾申后来遇到了吴起,说到吴起不得不说下吴起的家乡卫国,卫国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国家,其一是打不死的小强,卫国一直存在到春秋战国末年,秦二世的时候才被灭亡。另一个特点是卫国人才辈出,但是一个也不用。

像吴起,秦国变法的商鞅(原名卫鞅,因变法之后收复被魏国侵占的河东之地,被封君到商於,以封地为姓氏),秦国的丞相吕不韦都是卫国人。吴起是一个有名的富二代败家子,后来杀了同乡,逃到鲁国拜曾申为师,习得了左氏春秋。后来因为母亲去世没有回去奔丧被曾申逐出师门,后来就有了

有名的杀妻求将,带领鲁国大败齐国,后因小人中伤,逃到了魏国,被魏斯拜为将军,后被公叔痤陷害逃到楚国,开始了吴起变法,这都是后话。

吴起一生戎马,习得的左传也没办法像曾申那样开馆授徒,只是传给了儿子吴期,相传吴期将左传传给了斗椒,斗椒将左传形成了文字记录,据说是左传八卷。后来虞卿辗转习得了左传。

虞卿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据说虞卿一见赵王(赵孝成王)就被赐白璧一双,二见赵王被拜为上卿,后来根据左传重新汇编,力尽平生所学作了虞氏春秋。另外还有一个大人物荀卿,也就是荀子,据说荀卿是从虞卿手里习得左传,后来荀子在楚国跟春申君黄歇关系好,被封为兰陵令,因此也有相传荀子是在楚国习得的左传。荀子开馆授徒,最有名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孙皓晖老先生的《大秦帝国》中蒙恬也是荀子的学生,不过这个可能不太可信)荀子将左传传给了学生张苍,而张苍又把左传传给了贾谊,贾谊就是鼎鼎有名《过秦论》的作者。

左传中有大量的军事方面的描述,也有人认为由于吴起是军事天才,这部分是由吴起增加的,也是后世军方首脑喜欢左传的原因。三国时期关云长土山约三事降了曹操,曹操就把关云长和两个嫂嫂放在一起

希望他们淫乱,而关云长让两位嫂嫂在里屋休息,自己在厅堂夜读春秋,读的就是左传。据记载春秋一共只有一万八千多字,如果读的是春秋的话,关二爷可能一会就读完了,不可能几个晚上读不完,

而左传有十八万字。而后来平灭吴国的杜预读的也是左传,甚至为左传做了注,后世称之为“杜注”,杜注到今天为止仍然是研究左传非常重要的参考工具。

接下里说另外两本公羊和谷梁,这两本书师出同源都是出自子夏,前面有提到过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孔子临终的时候一直在孔子身边伺候,孔子在制春秋的时候,子夏在旁边辅助,甚至可能子夏在整个春秋编辑整理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子夏对于孔子所作春秋经的由来和意愿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甚至高出于同门的理解。后来孔子死后,子夏守孝三年,遭到同门排挤,来到了河南安阳一带开馆授徒,据说当时的子夏在河南一带的声势甚至盖过了孔子。后来魏文侯也拜子夏为师,据说魏国初年大量的人才都是出自于子夏这里,其中就有魏国变法的李悝,李悝后来写了一本《法经》,后来的

商鞅变法就是参照的这本书,所以说这么往前一推法家的变法根儿都是出自孔门。后来子夏晚年丧子,把眼睛哭瞎了。后来到了八十多岁,想去曲阜去祭拜孔子,从河南往山东的路上不幸病逝,学生就想把子夏的尸体送回老家温地(也就是现在河南焦作一带),路上遇到风暴,只好在当地掩埋,所以现在山东有子夏墓,河南有子夏冢。

子夏开馆授徒,弟子三百,其中有名的一个叫公羊高,一个叫谷梁赤,当时得到子夏春秋的有很多人,其他人只是口口相传,没有形成文本,就被渐渐遗忘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大儒董仲舒就师从公羊家学的公羊传,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叫做《春秋繁露》,也是从公羊传里面提取的大一统的统治思想,也就有了后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现在春秋也被奉为国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认知,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

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