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固本培元提高质量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
TUhjnbcbe - 2021/7/29 16:20:00
彭洋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www.hyfdcw.com/news/57878.html

年3月29日,“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新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会”在北京四中隆重召开。

会议以“归元返本,面向未来”为主题,旨在引领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学习、传承北京市老一辈著名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和为师之道,推动北京中语界学习、践行新课标活动的深入开展。来自北京市语文教育教学界的专家和教师约五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顾德希老师在会上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精炼深刻的阐述。兹发布全文如下,以飨读者。

课程改革任务艰巨,语文教师工作冗杂。在繁复的工作中,怎样应对艰巨的改革?我想,事情越是千头万绪,就越要从根本处发力,这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日常工作是这样,改革创新也是这样。固本培元,是行稳致远之本。

下面,联系教师发展、日常工作和改革创新,汇报四点体会。

01

严于律己,以身先之

最近读到篇文章,说孔乙己人情练达,善解人意,还练就了超强的抗击打能力等等,很诧异。后听说作者是个博士,也就不觉得难理解了。不过,自说自话,沉醉在自我为中心的天地里,倘若成为积习,就会与当教师渐行渐远。教师不能一味自我扩张,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负责,对孩子负责,要严于律己。

荀子在《致士》篇中说过教师的四条标准,很值得参照。四条是:令人尊敬,值得信赖,说理通达,观察敏锐。这四条贯穿的基本精神,就是教师取法乎上,严于律己。否则,怎么能让学生尊敬呢?而值得信赖,说理通达,观察敏锐,也都需要严于律己,不断努力提高,才能渐入佳境。

严于律己,需要“定力”。跟着乱七八糟东西跑,听风就是雨,容易陷溺于各种诱惑。当教师,要善于识别,有所抵制,才能在教学相长的道路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展。

这会很辛苦,但教师的幸福也在其中。记得有个学生,才气纵横。我曾批评她不注意逗号句号的区分,她不服气,便暗地里查看我写过的批语,结果无所获。这件事让她感触很深,我也深感欣慰。不久前学生聚会,坐在对面的一位“老板”,悄悄绕到我身边,让我看他手机。原来是30多年前我给他作文批语的图片。我重读那两行半话,感到确乎适合他(他的作文并不出色)。不经意的几句话,学生很看重,甚至珍藏几十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严于律己,意味着要以身作则,当学生表率。语文教师在写字、讲话、读书、作文上,都应“以身先之”。

“以身先之”,用的是王阳明的话。他说:“毋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曰维自欺。”意思是,别说空话,身体力行吧,否则讲不出真的体悟,是自己骗自己。类似的意思,人们反复讲,从古说到今,为什么?因为“以身先之”很不容易,非下苦功不可。

我的作文很一般,记得文革后期那阵子,我几乎不会写什么了,但还得给学生讲写作,惭愧得很。那时特别忙,就挤时间。开始力求一年至少写一篇像点样的文章。后来稍微快了点,到80年代初,写作才基本过关。这对我后来改进教学帮助极大。现在的中青年教师比我强得多,但要下功夫的地方也很多。

又比如,我们常要讲评试卷,如果随便骂骂试卷,念念答案,也能对付过去。但最好把自己当学生,不看答案,把题目先认真做一做,那么我们的讲评,肯定对学生更有益处。讲课也是如此,最好先不看什么参考材料,先试试自己从作品里能读出哪些站得住脚的感悟。又如提问,别张口就来,最好先置身学生的立场,想想人家这么问自己,自己该怎样回应,能怎样回应。这都是“以身先之”。坚持这么做,就会教学相长,不断上升到新的境界。

总之,严于律己,以身先之,是语文教师发展的根本之法。语文教学改革也会因此而天宽地阔。

02

抓牢基础,一以贯之

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关键在哪儿,很难一概而论。超常者与后进者水平悬殊,此时彼时、此事彼事,关键环节很不相同。谁都知道,打好基础最重要。但语文学习的“基础”因人而异,这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差别最大的地方,也是语文学科最大的难点。

不过,也有共同性基础。比如“字”,这个环节,永远都要重视。把“基础”等同于“容易”,是极大的误解。最近网上看到图片,有“谁防火,谁坐牢”的警示牌,有“精准扶贫,科学致贫”的会议横幅。这些,至少与“科级”公务员的语文水平有关。“治”与“致”的一字之别,可算语文基础,但清楚区分,也不算太容易。

总起来说,语文学习中有两件事,可以算共同性基础。

一是“字词”。这方面的基础,要结合读和写,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以贯之,持续优化。即使如此,也还不一定就能把问题解决好。三十多年来,这方面问题,一直是大学对中学语文教学最不满的地方。为什么总不能解决好?问题出在哪?值得深长思之!

二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方面要多讲几句。

“阅读”“写作”常常并提,但二者之间,阅读是基础。阅读基础好,写作就不会太差。但阅读基础好,不等于写作水平一定很高。不少爱读书的学生,写作平平,索然寡味,驾驭复杂事物力不从心。这类问题大多与个性倾向、年龄特征以及生活阅历有关,难以强求。所以我们应多从阅读入手,狠抓基础。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阅读的重要基础,要一以贯之抓到底。

要养成重视诵读的习惯。诵读要注重汉字音形义的认知,要熟练。现在一说诵读,就常常混同于朗诵、吟唱。其实不应混为一谈。朗诵好,吟唱好,固然不错。但要中听,得靠点天赋。而诵读更适合每一个学生。比如上面说的“以身先之”,假如感到陌生,那就反复多念几遍,一定不难脱口而出。这是诵读的价值。如果说学习方法,这就是学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可叫“局部诵读法”吧。

同时,还要把读书和动笔结合起来。清代著名学者张英有段话值得重视。他说:“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聪训斋语》枵,xiāo)他把能“举其词”且能“运用”,视为认真读书的基本要求,确是真知灼见。所举之词多,能用者广,收获就更大。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力求落脚到“举其词”且能“运用”上来。

这种习惯的培养,可以与各类“动笔练习”相结合。比如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应“举其词”,且有所运用,否则就很难说与“读”有什么关系。读书笔记可难可易,侧重积累还是侧重探究,不拘一格。而“举其词”,能“运用”,则应一以贯之。即使读整本书,读一堆作品,也不应例外。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现在常见到,老师喋喋不休,而这件事无影无踪。下面两个小故事,全然不是这样。

一个是张志公先生说的,说教他语文的孟老师。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语文课主要是诵读,讲什么或不讲什么都行。孟老师诵读很投入。读到精彩处,就摇头,有的地方频频摇头。学生一看,知道那里很重要。于是给老师取了“孟摇头”的外号。志公先生不记得是读《枕中记》还是哪篇,主人公青云直上,忽又获罪,被杀时,“觉头坠地有声”。读到这儿,孟老频频摇头。志公先生顿悟,这六个字实在妙不可言,不仅点明是做梦,而且耐人寻味。至于是心理描写,还是想象夸张,也许孟老师根本没想过。

一个是听钱梦龙老师讲《中国石拱桥》。学生读过课文,合上书,钱老师挂出一幅“桥”的图画,学生立即说,是赵州桥!老师连连夸赞,读的不错。接着,钱老师要求大家观察图画,说说这座赵州桥哪里与众不同。学生立即聚焦于那几个桥洞,争着说,钱老师就照学生说的,一一在黑板上画,但怎么画都不是赵州桥的样子。于是大家看书,书上说: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简而明!学生无不叹服。至于这算不算“比喻”或比喻句,钱老师未置一词。

两位老师,前后差50年,教学方法不可同日而语,但让学生受到启示,却不约而同。志公先生对“觉头坠地有声”终生不忘,钱老师抓住“肩上各有”的表述让学生茅塞顿开,都说明语文学习产生魅力的“根”,在于对某些文句有所发现,确有感悟。

在阅读中,怎么才能由无所发现变为有所发现呢?我曾反省自己。记得70年代一次集体备课,是新课文《拿来主义》。我已读过两遍课文,可某老师谈的,我竟一点也没意识到。他毫不费力,就把几处文句的内在联系,一一点破,可我竟一点也没看出来。差距在哪儿?显然,我对《拿来主义》中某些“字词句”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固本培元提高质量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