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果立)
中国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流行着很多名言俗语,多是于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精粹。这些句子往往简短明了,又意味颇深。
仔细咀嚼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就会发现佛教文化中的方便智慧也蕴含其中。
-0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个典故出自《荀子·劝学》: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无边江河,都由一点一滴的水珠汇聚而成。这句话反应的是佛教文化中的因果智慧。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果立)
佛教中常劝诫众生,要多行善事,多积累福德。这是因为佛教中的业报有这样一个规律:即便再微小的恶业,滚雪球般增长,也会感召极大的苦果;即便再微小的善业,不断地增长,也能感召极大的乐果。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所以人生在世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02-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句话出自宋代《嘉泰普灯录卷十八》。千江有水,自然就会映出天上的月亮;万里无云,自然就会显露出万里的天空。这一句话形容佛教中的本心和自性是最恰当不过的。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果仁)
天空本自不变,只要风停雨住,乌云散去,还会看见青天白日;人的自性本空,所有的妄念情绪、意见矛盾,一切的见闻觉知、语默动静,时间过去了都会烟消云散,如果一念清净,就是自性本心。
佛教中说,人的本心自性无处不在,一切的所作所为,一心一念,见闻觉知,都是本心自性的反映。就像水中的月亮是天空中真月亮的影子,有多少江河就有多少水月,而真实的月亮只有一个。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果立)
要想睹见本来,就要懂得“返观”,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才能寻找到本来。
-0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它蕴含着“不执著,放得下”的佛法智慧。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妙梵)
佛教所说的不执著,是指不住相。何为不住相?相即现象、事相。
在佛教看来,一切现象、事相都是因缘而起,都是特定条件的产物,条件变化了,现象、事相本身也就会跟着发生变化。
因此,一切现象、事相都是变化无常的。但是有些人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固定的、僵化的眼光去看特定现象和事物,事物变化了,他不会跟着变化,而是一根筋,这就叫执著。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范生华)
这种执著往往害人不浅。看清楚哪种追求、作为和奋斗是合理、积极、有意义的,哪种做法是不合理、消极乃至错误的。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下的放下,该提起的提起,既能完成该做的事,又能做得很舒心。
-0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此句是表示侥幸、巧合查找某件东西或某个人,费尽周折也没找到,但在无意间却找到了,有一种功到自然成的意味。这就是佛教中顿悟的过程。
顿悟是般若智慧在禅定中的自然显现,无需任何工夫。“觉悟就是佛,是众生,一种思想被开悟,即众生皆佛。”
在佛教文化中,顿悟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来实现,因为修行是正念,而求悟的修行是一种坚持,这显然与悟背道而驰。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果立)
顿悟顿修,顿修顿悟,实际上也就成为修而无修,以无修为修,以此获得顿悟。
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所表达的:做事或治学,其探寻过程艰难曲折始终不得门径而入,可积累到一定程度,不经意间会灵感突现,获得成功。
-05-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句话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自己直接经历过的事情,自己知道甘苦。在佛教禅宗里它比喻内心的悟证。
这句话体现的其实也就是佛教的核心,即亲证、实证。佛教注重实证实修,很多佛教的理论和知识,光知道是没有多大用处,要讲求实证。悟懂了道理,然后去做,去证,最终体悟。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照煊法师)
在禅宗中,更强调当下的解会,在禅师的对话中充满了“当下会得”、“当下开悟”的话头。禅宗通过当下的体验,切断外在的纠缠,直接面对世界,确立世界自身的意义,看飞鸟,听鸡鸣,嗅野花之清香,赏飞流之溅落,自己心中会得才是最根本的。
对于禅来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墙角一棵不起眼的野花,静静地开放,就是一个圆满的宇宙。禅宗的妙悟要靠自已的直接体验,而不是靠向外求取。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摄影:果仁)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是高度智慧的结晶,通俗易懂,与佛法的智慧如海是相似相通的。
自佛教传入中国,历代悟道的祖师大德,有不少因为一机一缘一句话,而寻见入处,得窥门径,后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而悟道。这些名句的绝妙,值得人细细品味,其中真谛,开悟智慧!
编辑
妙祺
摄影照煊法师妙梵果仁果立范生华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