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上音rdquo三位音乐
TUhjnbcbe - 2021/6/16 20:58:00

作者:杨和平

内容提要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所专业音乐学府,90年前由蔡元培、萧友梅两位先生在上海为她创生,后经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在这里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外音乐师资;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产生了一批影响世界的音乐作品……通过90年的建设和发展,无论从成就上说,还是从贡献上论,上海音乐学院业已成为中国当下最具影响的音乐学府之一,也是与世界顶尖音乐学府相媲美的中国代表。作者认为,上海音乐学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和贡献,除了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代表性的领导人和著名音乐家的贡献外,还不应该忘记那些在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历史上默默耕耘、创作育人的一批音乐家。通过对几个版本的上海音乐学院院志、院史以及相关研究的学习,发现对三位浙江籍的、曾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一笔带过、篇幅甚少、重视不够、论述略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三位音乐家的历史贡献和成就作些补充介绍,一是弥补上海音乐学院院史的一点不足,二是为上海音乐学院90华诞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

刊登于《音乐艺术》年第1期,第~页;年第3期,第~页

(续)

(六)美术与诗词,推广美育

吴梦非不仅在音乐、美育领域颇有成就,并且在美术和诗词创作领域也有较高的造诣。在美术方面,人体写生画在中国为李叔同首创,吴梦非作为李叔同最亲密的学生,自然也受李叔同的深刻影响,他指出:“李叔同先生教我们绘画时,首先教我们写生。初用石膏模型及静物,后改用人体写生。”他回忆说,李叔同常带他们到西湖写生,学校还专门为他们制作小船,方便他们在湖面上观赏、作画。吴梦非在李叔同的指导下,很早就展露出美术才能,年他就在李叔同创办的《白阳》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人生第一幅画作《西爽亭》和译文《人体画法》。

受益于李叔同的指导,吴梦非在美术领域也有独特的认知,陆续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于年在《教育与职业》第14期发表《吾国今后图画教育之方针》,并在年7月的“美术”上提出“我国人的生活所以枯寂到这般地步,或者亦是受着色彩的暗示”,“色彩是人类一日不可缺少的营养物,我国人偏偏千载一系的传到现在,再也没有人去研究他改革他,想想实在有点危险”[ii]。他强调色彩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性,呼吁国人不能忘记传统,要一起来研究、传承和发扬它;年发表于《美育》第7期的《编辑“中华民国”美术史建议》,他认为中国美术史研究如同杂货铺,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故而提出:“请考古学家、文学家、新旧美学家、古董家、书画收藏家,大家各从其所长分业负担,竭力使它完成一部有组织、有系统的‘中华美术史’”[iii]的建议。这样的观点振聋发聩,切中了当时美术界存在的问题。

年,吴梦非完成美术专著《西画概要》,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包含各种不同类别绘画体裁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和基本画法,言简意赅、清晰明了,深受绘画爱好者和青年学生青睐,是一本有重要价值的绘画入门参考书,出版以来,在美术界产生了深广影响,到年已连续再版三次。

此外,吴梦非于年将《“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回忆片段》发表于《美术研究》第3期,这篇文章及他发表的其他美术文章,为我们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美术发展状况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

除了美术领域,吴梦非还创作有50多首诗词。代表作品如《爱菊》《游紫云洞》《甲温州飞霞洞》《忆“寥花居”》《月夜泛西湖》等是借景抒情题材的代表;《怀绮》《赠友人》等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废墟》表达了他对国家衰亡的哀叹,还有《悼亡》《悼亡妻撞花情景》《臆亡妻栽花情景》《哭亡妻逝世三周年》等寄托了他对王元振的无限思念。

体现美育的思想内涵

在吴梦非看来,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要向社会宣传艺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兴办艺术学校,培养艺术教育师资。他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提炼,发表了许多阐述其兴办艺术学校,推行艺术教育的主张和观点。他呼吁人们不要把音乐仅仅当作娱乐的手段,而是以陶冶性情为主的美育途径。故而提出学校美育要以音乐、图画和手工为主,以文学、体操为辅;他倡导家庭、社会也是实施美育的有益场所;他主张艺术教育应当以实践为先,以涵养学生为本,通过艺术创作张扬艺术个性,用艺术改造现实社会,使国民的身心得到陶冶。

(一)艺术教育以实践为先

吴梦非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以来,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实施男女同校教育,开风气之先。他认为女生入校,既能活跃校园气氛,又能给艺术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吴梦非的办学思想继承了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同时又借鉴了北大的办学经验,十分重视艺术实践,不仅成立了唱歌研究会、作曲研究会、国乐研究会、漫画研究会等19个课外活动小组,并指派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来指导;而且还要求经常举办音乐会,每年年终都要举办图画展览会等。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吴梦非还聘请国内外专家,如[日]田边尚雄、官顿,国内的邵力子、陈独秀、洪琛等到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座;为增强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学校开设了校外写生、写生展览、义务音乐会等必修特色实践课;为培养更多的艺术师资,学校又利用社会教育办学,如年与上海美专、东方艺术专科学校联合开办上海专科师范附设音乐通信讲习所,举办了4期暑期学校,聘请名师集中授课,吸引来各地艺术教育工作者参加,为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全国基础教育的开展培养了一批师资。

(二)涵养学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

吴梦非在《学校中实施美育,应该用哪一种美作标准?》指出,“壮美”“优美”和“悲剧美”是与学校教育联系紧密的三种美,并依据德国美学家福尔凯特的观点,将“壮美”“优美”和“悲剧美”各分为三类。首先,“壮美”可分为“无形的壮美”“强的壮美”和“自由的壮美”。[iv]他指出,“无形的美”像大海一样漫无边际,缥缥缈缈;“强的壮美”如同高山一样巍峨;而“自由的壮美”像音乐一样时而柔和、时而激昂,是一种调和的美。并指出,“强的壮美”是学校教育的本体,居于重要地位,“无形的壮美”是补助,“自由的壮美”是追求。其次,“优美”可分为“高雅的优美”“可爱的优美”和“愉悦的优美”,“高雅的优美”如同美景使人产生清心寡欲的心态,“可爱的优美”犹如儿童的天真烂漫,而“愉悦的优美”则是“高雅的优美”与“可爱的优美”的调和。并指出“优美”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非常有效,但是一般的青年学生容易被卑野的美感所诱惑,容易尚失积极的意志力,艺术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志趣。第三,“悲剧美”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藐视身体苦痛与死亡,具有高尚精神的悲剧美;二是精神虽受苦痛,但生命顽强的悲剧美;三是精神消亡,生命亦去的悲剧美。其中“藐视身体苦痛与死亡,具有高尚精神的悲剧美”能够养成人们为了正义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总体来说,吴梦非详细地分析论证了“壮美”“优美”和“悲剧美”各种类型的特征,进而主张学校美育要从校园规划、教室设施、教学环境、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着眼,以涵养学生“强的壮美”为宗旨,以“无形的壮美”为补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为了正义而不怕牺牲的品质。

(三)家庭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吴梦非认为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并且家庭占据着首要位置。因为家庭教育好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就要省力得多。故而主张“实施美育,一定先要注意家庭。”而在家庭美育中,女子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v]是因为女子在组织、经营美的家庭方面比男子的能力要强,儿童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自然影响到社会和学校,可以获得更大的效果。进而指出,“赏玩”与“创造”是儿童家庭美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赏玩美始于儿童游戏,就是儿童在运动、感觉、知识和艺术的游戏中的美感体验,如摇篮里的儿童,儿童在玩布娃娃和牛、羊等玩具,在听到铃铛的声音,以及看到画面的色彩等,都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而创造美,即儿童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而获得的美感体验。不论是“赏玩”还是“创造”,母亲应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如积木、玩具、画板等。此外,母亲也应在布置居家环境、启蒙教育等方面给予儿童积极的帮助,以为儿童营造出感受美、创造美的场景,更好的实施家庭美育。

(四)艺术创作要张扬艺术个性

在吴梦非看来,艺术制作不同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把一切自然物容纳到自己的思想观念中,经过选择、加工,最后升华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充分展现着艺术家的创造能力,比制作的意义更加宽阔;而制作必定是根据一定模型进行,是一个经由模仿到制作的过程。艺术创作着重表现创作者的艺术个性,而艺术制作则受到模型的限制,制约着制作者个性的发挥。所以,艺术创作较之艺术制作具有更宽广的审美意义。[vi]当然,对于艺术创作,不论是音乐、绘画,还是其他门类艺术,都要求艺术家不仅以娴熟的技术为基础,而且还要以丰富的审美为追求。

因此说,吴梦非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名副其实的音乐家,他自觉投身艺术教育实践,致力于创办学校、教材编写和音乐创作,并在美术和诗词创作诸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音乐教育家,他创办学校、编撰教材、培养人才,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作为作曲家,他编译歌曲、创作曲调、编写歌词,为丰富中国歌曲宝库和充实教材内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作为理论家,他创办社团、主编刊物、研究理论,为当时荒芜的音乐理论界提供了精神食粮;作为美术家,他积极创作美术作品、撰著美术教材,研究美术理论,在美术启蒙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那个落后而贫瘠的时代,吴梦非自觉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中国新音乐事业,并在中国音乐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不能忘记他。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邱望湘

邱望湘是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原姓章,过继邱家后取名邱文藻,笔名白蕊仙,望湘之名是年钱君匋给他取的。邱望湘是吴梦非的学生,李叔同的再传弟子,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颇有成效的音乐家,近现代音乐社团“春蜂乐会”的骨干成员。他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拿起音乐的“武器”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邱望湘生平事略

邱望湘,年生于浙江吴兴荻港村。荻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滋养着丰富艺术样式,哺育出许多文人名士。画家章绶衔、地质学家章鸿钊、民族实业家章荣初、音乐家邱望湘等都是代表。邱望湘从小入积川书塾[vii]读书,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深受湖剧、湖州琴书等民间艺术的熏陶。

邱望湘很有音乐天赋,擅长作曲,早年毕业于湖州中学,16岁考入湖州第三师范学校,年考入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图画音乐科,从吴梦非、刘质平和丰子恺攻读音乐与美术专业。年毕业后就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理论教师,兼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和声、作曲等课程。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培养了吕骥、向隅、胡然等踏入音乐殿堂,成为著名的音乐家;而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刘已明等则是他在长沙岳云学校时教授过的学生。

年,邱望湘到浙江艺术专门学校[viii]教授音乐、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活动。与他同在这所学校工作的,还有他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的同学钱君匋、陈啸空、沈秉廉等,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帮助,其乐融融。同年冬月,钱君匋与学生叶丽晴相爱,迫于父母的反对和家庭的压力,叶丽晴嫁给了一个老男人,断绝了与钱君匋的来往。钱君匋将失恋的痛苦,对封建婚姻的憎恨,写进新诗《悲恋之曲》以求慰藉。钱君匋内心的苦闷,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理。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同事们纷纷历数封建礼教的桎梏,倡导新文化运动。经钱君匋建议,由沈秉廉提出,要创办一个以“反封建反礼教”的进步组织,很快得到同事们的积极响应。就这样,“春蜂乐会”在杭州成立了。这是一个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致力于音乐创作及其相关文化事业的进步组织。他们创作了许多反对封建婚姻,倡导婚姻自由的抒情歌曲,这些抒情歌曲主要发表于《新女性》[ix]杂志,有些后来被收录在邱望湘与钱君匋合编的《金梦》,以及钱君匋编的《摘花》等歌集。这些抒情歌曲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青年摆脱封建桎梏提供了舆论力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年,邱望湘谱曲的《闲适》(元·关汉卿)、《在这个夜里》(钱君匋词)、《二月的夜》(曼纶词)发表于《新女性》杂志;由他作曲、赵景深作词的儿童歌剧《天鹅歌剧》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年2月至7月,邱望湘任上海美专教授。同年,他作曲的《还是去吧》(惠子词)、《爱的系念》(索非词)、《只饿着你的肉体》(汪静之词)、《我将引长恋爱之丝》(钱君匋词)等艺术歌曲相继发表于《新女性》杂志,并与钱君匋、陈啸空合著歌集《摘花》(开明书店);年,邱望湘任教于上海爱国女校、两江女学。同年,在《新女性》杂志发表他作曲的《我要唱唱》(索非词)、《凯旋之夜》(沈醉了词)、《呼唤》(钱君匋词)等;年,他以“白蕊先女士”之名编的《进行曲(上下册)》由开明书店出版,而他与钱君匋合编歌集《金梦》,以及钱君匋编的《摘花》也在开明书店出版。

年,上海开明书局初版邱望湘与张守方合编的儿童歌舞剧《傻田鸡》《恶蜜蜂》,在儿童书局初版他与钱君匋合编的儿童歌舞剧《魔笛》。同时,还在《小学生》杂志发表了他作曲的《卖花女》(邱望湘词)、《野花》(邱望湘词)、《请问摘花人》(廖亭芬词)等儿童歌曲。年,他与沈秉廉合编《北新音乐教本》(四册)在北新书局出版。

年,邱望湘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先后执教于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杭州市立中学等。期间不仅创作有《报答》(陈伯吹词)、《小白狼》(邱望湘词)、《玩浪船》(邱望湘词)等歌曲,而且还自编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材》(四册)》(开明书店,)、《童谣曲创作集》(中华书局,)、《抒情歌曲》(中华书局,)等教材,并与朱稣典、吕伯攸、徐小涛合编了《初中音乐唱歌》(三册)(中华书局,),与钱君匋合编《唱歌》(开明书店,)等,还与钱君匋创作了儿童歌舞剧《蝴蝶鞋》(儿童书局,)等等。

年,抗日战争爆发,邱望湘转移到大后方,先后任教于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湖南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年到重庆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任音乐理论教官。在重庆期间,邱望湘与姚以让共同主编《歌曲创作月刊》(.1~.11)。年起,邱望湘任教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年建立于重庆,年迁到南京,邱望湘任理论作曲主任、教授)、松林岗国立音乐院分院、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等;年,他作曲的《寄影集》在重庆乐艺社出版。抗战期间,邱望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的歌曲,如发表在《抗战音乐》的《神鹰远征》,发表在《歌曲创作月刊》的《我的中华》(吴研因词,邱望湘曲)、《四万万人的中华》(邱望湘曲)、《爱国歌》(邱望湘曲)等。年,邱望湘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民族音乐教研室研究员,年因病提前退休,年去世。

注释:

吴嘉平:《吴梦非残稿中的一些片段》,载《圆梦集·吴梦非王元振作品汇编》,油印版,,第页。

[ii]同,第页。

[iii]同,第页。

[iv]吴梦非:《美育是什么?》,载《美育》,年第1期、第2期。

[v]吴梦非:《女子对于美育家庭的责任》,载《美育》,年第3期、年第7期。

[vi]吴梦非:《艺术品应该怎样制作?》,载《美育》,年第2期。

[vii]积川书塾,为荻港章氏私家书塾。“积川”二字取自古人荀子所言的“土积成山,水积成川”,意为希望培养出许许多多熟谙诗书的读书人。书塾执教的老师,以章姓为主,多为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之士。在清两百年间,积川书塾出了50多名进士,多名大学生、贡生、举人,在历史上名噪一时。

[viii]年,浙江艺术专门学校在杭州城障山元宝心创立,沈玄庐任校长,沈秉廉任教务主任,钱君匋担任图案教师,邱望湘、陈啸空教授音乐,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

[ix]创办于年,张锡琛任主编,是一个鼓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为主题的杂志。

未完

待续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上音rdquo三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