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是中国的历史名人,被后人尊称为“韩非子”。称为“子”的人在中国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廖若星辰,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每一个“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可见,称为“子”的韩非绝非凡夫俗子。
韩非的老师也是“子”——荀子。“子”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子”,了不得的。韩非有个同学叫李斯,后来,成为秦始皇的“相”,状元老师教出个状元徒弟,荀子这一门派的学问确实是高深莫测。
春秋战国时代,天下最受推崇的学问就是帝王术和屠龙术(反帝王术),因为普天下之人都在为谁做皇帝动脑筋,顾不得诗文桑麻,所以,除了帝王术外,几乎没有什么学术成果。
荀子也不能超凡脱俗,教弟子的也是帝王术。
和韩非相比,李斯的家庭条件(或称之为血统吧)就差了点。韩非是韩国的帝室之胄,和当时的韩王韩安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所以,韩非除了在享受韩国王室奉禄之外,还能有机会和韩王安喷喷天、聊聊国是。韩非的帝王术是深层次的研究,有经国纬业的大家气派;而李斯则因为出身贫贱,帝王之术对他来说不过是立身处世、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比及韩非更善于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之中去。
出师毕业的李斯和韩非各奔前程。
李斯经过拼搏和努力,从地方小吏到秦王的首席客卿,在秦国甚是风光;而韩非呢!出师毕业后,仍然回到了韩国做公子哥儿。
时下,秦国对韩国正虎视眈眈,为了自己的祖国,韩非向韩王安上策,说,眼下儒者用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欲挽救国家命运,必须运用法、术、势三位一体的学说来治理国家。这个学说据说很厉害,对治理国家确有独到见解,可昏庸的韩王安并没有采用,这让韩非感到很伤心,伤了心的韩非就回到家中关起门来做学问。
不知怎么回事,载有韩非著作的书简流落到了秦王嬴*手中。这个时候,秦王的雄才大略正备,一统江山的野心未就,对人才极其重视,当读到韩非的著作时,脱口而叹:“嗟乎,寡人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这就是说能得到韩非,死不足惜。
为了得到韩非,秦王就发兵攻打韩国,顿时,狼烟四起。韩王安顶不住秦王的攻打,要求讲和,秦王也很爽快,别的条件不讲,要韩非。
没有别的办法,吉凶未卜的韩非为了祖国来到秦国。
到了秦国的韩非并没有发达起来。一来韩非有口吃的毛病,擅长静心屏气地写作,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很吃力,表述不清,更说不出什么新意来;二来他的学说是为了拯救祖国、抵抗秦国而设立的话题,现在却要和秦王谈,这让韩非很尴尬。所以,在秦王看来,他费尽心机弄来的这个人,说话缺乏技术,缺乏感染力,仅仅会研究宏观理论,一遇上实际问题就没辙了。最后,秦王为韩非下了定语,此人书有用,人本身没有啥用。
这个时候,该李斯长袖善舞了!他没有帮助韩非什么,而是在背地里对韩非下了毒手。李斯从地方小吏到客卿,经过了漫长的拼搏历程,对权力有着非常的认识。韩非的到来,明眼人都能看出对李斯权臣的位置构成了威胁,因为连李斯自己都承认才识不如韩非。李斯不想失去权力,他习惯于迎接各种挑战,清扫各种障碍,以保证自己人生目标畅通无阻。于是,他一针见血地向秦王指出了秦王心中思忖已久的疙瘩:“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哥儿。今天,大王欲兼并诸侯,韩非终究会帮助韩国而不会帮助秦国,此是人之常情。今天大王不用他,时间一久,他就要回韩国,岂不是自留后患?不如借口他触犯了法律而予以诛杀!”
赵剑敏先生在《梦释韩非》一文中,写了韩非临死之前的三恨:恨秦王的虎狼之心;恨自己不该学这帝王之术;恨李斯蛇蝎般狠毒陷害了他。
在这三恨中,韩非以生命为代价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仕人最大的迫害者,就是那些贪位、保位的人。
事实上,韩非还有一层东西没有看到、也永远不会看到。自韩非之后,很多研习帝王术的学者都死于非命,铸成了一句具有中国特色的俗语:伴君如伴虎!
作者简介:
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行为证据》杂志社主编,新媒体《行参菩提》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测出的不仅是心跳》、《谜底就在现场》、《致命谈判》、《命案现场》、《神探》、《大测谎师》、《市长命案》、《市长夫人》等,以及散文集《立地成佛》、《心止即岸》、《行参菩提》等。创作、投拍了《命案现场》(20集)、《捕狼人》(20集)、《完美指控》(30集)、《博弈》(30集)、《糊涂县令郑板桥》(36集)等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多部!
行参菩提客官,喜欢就打个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