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起海难,芝诺留在了雅典,在此期间,他决定好好利用雅典所能提供的哲学资源。他去一家书店,询问在哪里可以找到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这时,犬儒派哲学家克雷特斯正好经过那儿,卖书的人就指着他说,“跟那个人走吧。”据说,就这样芝诺成了克雷特斯的学生。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这本书里讲了这个故事。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那个人”一定是富有盛名,卖书人才会肯定地说“跟那个人走吧”,跟着他,就会见识像苏格拉底一样的哲学思想。他就跟着走了。
接下来是更有趣的事情。跟盛名的克雷特斯学习一段时间后,芝诺离开了他,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哲学学校,并成为第一个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师从犬儒学派,却创立斯多葛学派,小气一点讲,可不就是背叛。
这时我们会想到亚里士多德的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爱师是礼敬是品德,爱真理却是对自由的追寻。从古至今,我们不就在追寻真理的路上,谁敢说自己就是真理?所以,漫漫求索中,爱师是开启智慧之眼,爱真理是生而为人的德行。拜倒在师门,长跪不起,你失去的将是自我独立。
《学记》中讲,“亲其师,信其道。”“亲其师”和“吾爱吾师”一样,但“信其道”却和“吾更爱真理”相去甚远。“信其道”强调理解、接受与追随,“更爱真理”充满了自由思辨的勇气与力量。就算是离经叛道,也需要有活力的思想资本。
《论语》中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颜渊的表述写明了“信其道”的誓言,甚至神秘化了夫子的学问。夫子无可辩驳地自有他的伟大,问题是学生如果只在老师伟大的光环之下成长,那个高贵的自己何在?盛名之下,更需要警惕。
其实中国还是有叛道之事的。荀子这个儒家大咖有两个出名弟子,一个李斯,一个韩非,但他们都成为法家之人。师儒只是起点,是求学的开始,然后在思考与摸索中前行,没有被儒家文化禁锢,开历史先河,成就法家,只此就值得玩味思索。
当然,如果你真“亲其师,信其道”也无可厚非,但只一味墨守成规,没有开拓性发展,那不外乎就是“信其道”的牺牲品。师是该亲的,道该不该信,不由师,不由人,只由己。
为人师,就是尽自己可能,让学生发展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吧。师不一定对,生也不见得就错,师有雅量“君子和而不同”,生有能力“亲其师”而“识其道”,这才是美好的教育。
跟那个人走吧,去寻找你的思想光明,因为思维的本质以雷同为耻。
声色无心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