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是由西方传入的,但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早就有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的著作中,就有不少教育心理学的观点。
孔子对教师心理、差异心理、人生发展方面都有论述。
他在《论语》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主张学习要博约结合。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主张学习不要主观臆测、武断专横、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生命全程发展观,初步阐述了人的心理发展趋势。
他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人类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并在多年里一直影响着中国对人生发展阶段划分的认识。
关于先天禀赋与后天学习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韩愈提出「性与情的三品说」。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在教育心理方面也有论述。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是孟子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思想。
孔门弟子所著《学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德育心理思想、学习心理思想和教师心理思想。
节子的《劝学篇》是中国古代关于学习心理的一篇重要文献。
优秀学生的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认为,优秀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1、优秀学生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获取知识,并能对学习策略进行评估;
2、优秀学生相信智力可以增长,他们看重的是对学习材料的真正掌握,而不是表现良好取悦教师或者得高分,即他们持「掌握取向」而不是表现取向;
3、优秀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够在学校取得成功;
4、优秀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对自己获得学业成功的能力抱有很高的期望;
5、优秀学生具有坚持不懈完成任务的意志;
6、优秀学生能对自己及自己的行为负责;
7、优秀学生懂得延迟满足,能在没有即时回报的情况下,为将来实现目标而坚持完成任务。
资料来源:
1、[美]Sternberg,R.J.,WilIiams,W.M.著.教育心理学[M].张厚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7-24.
2、《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张清刘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8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