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多种内涵,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忧民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正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是几千年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之一。
一、“和”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处处充满着贵和、重和的思想。“和”字出现得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和”字。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阐释了“和”的内涵。《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举例说,金木水火土相配合,就能生成万事万物;五种滋味相调和,就能满足人的口味;六种音律相协和,就能使人赏心悦目,这就是“和实生物”。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就谈不上有动听的音乐;如果只有一种颜色,就构不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只有一种味道,就谈不上鲜美可口的佳肴;这就是“同则不继”。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和”就是承认任何事物有矛盾有差别,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同”就是否认事物有矛盾有差别,是否认矛盾差别的绝对同一。
把“和”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则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用“和”思想来衡量和评判君子和小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不是否认矛盾差别,而是求同存异;而小人在为人处事方面,则是一味消灭矛盾差别,一团和气,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对任何意见一律无条件接受和认同。
通过前面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和”至少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整体中的平衡,二是差异中的协调,三是纷繁中的有序,四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的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成为极为重要和宝贵的民族思想遗产。现在人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贵和,其核心就是追求一种和谐完满的状态,它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和谐”“人我和谐”“身心和谐”“世界和谐”。
中国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礼记·礼运篇》中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理想社会状态;墨子以“兼爱”和“尚同”作为理想的行为准则;老子理想中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庄子徜徉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二、注重生态平衡的天人和谐观
在传统文化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是生生不息、一气贯通的。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天人和谐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易·文言传》就提出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天人和谐思想。以后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与”说;刘禹锡、柳宗元提出了“天人相交”说;程颢提出了“天人同体”说;张载提出了“天人一气”说;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说;陆象山、王阳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说,等等。
既然人与万物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孔子要求人们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待鸟、兽、草、木。他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生态保护思想,主张只用鱼竿钓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杀夜宿回巢的鸟。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不违背农时,谷物就会多得吃不了;不随便到河沟洿池中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砍伐工具按时进山林砍伐,树木就会多得用不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
这些思想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是这样,道家也是这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的基本归宿。这一思想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统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善待大自然,减少对资源无限制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在古代,都江堰可以说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最好标志。战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世界奇观。都江堰灌溉良田多亩。多年来,一直都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三、注重人我和谐的人际和谐观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文化主张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并提出了一整套规范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关系的伦理体系。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就是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传统文化看来,国和则强,家和则兴,邻和则睦,只有国和、家和、邻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描绘的一幅讲诚信、讲友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蓝图。
历史上流传的六尺巷的故事,就是与人和谐相处的典型案例。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想让张英给地方官打招呼“修理摆平”吴家。张英接到家人千里迢迢送来的书信后,并没有给地方官打招呼,而是给老家人回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桐城清代大学士张英著名的《让墙诗》。家人见书后,主动在有争议的宅基地上退让了三尺,而邻居吴氏对张家的举动也深为感动,也主动退地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就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这就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目前,已经成为当地十分有名的旅游景点。
《论语·子路》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将相和”的故事广为大众所熟知,也是人我和谐的一个典型案例。
赵国优秀将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立下无数战功,地位很高。蔺相如则只是赵王身边一位宦官的门客,蔺相如被推荐去完成送和氏璧以换取秦国十五座城的任务。当时,秦国较为强大,即使送去和氏璧,也未必能得到秦国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国。蔺相如肩负国家利益和荣辱,冒着生命危险,以其卓越的聪明才智和胆识完璧归赵,故而,得到赵王的赏识和封赏。不久,秦赵两国国君在渑池相会,蔺相如再次力挽狂澜,为国挽回面子,立下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不满,觉得自己在沙场上为赵国拼命,攻下无数城池,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就比自己功劳还大,很不服气。蔺相如得知廉颇对自己有意见,于是,只得处处忍让。别人说他是怕廉颇,他却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能怕廉将军?现在秦国不敢入侵,因为赵国有得力将相,一旦我们不和,就会削弱赵国力量,秦国趁机入侵怎么办?我不论功争权,为的是国家大局!”此话传到廉颇耳里,廉颇也是深明大义之人,主动负荆请罪。“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如果两人争权夺利,为了一己私利而伤了和气,国家都有可能因此灭亡,更别提各自的利益了,所以,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四、注重形神俱养的身心和谐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自然是个大宇宙,人是个小宇宙。人不但要与自然和谐、与他人和谐,同时自身也要和谐,这也就是一个人的身心平衡问题。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存在体,是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如果把精神和肉体分离或对立起来,要么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幸福,要么追求肉体的刺激和快乐,那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或人生。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命价值的尊重,就体现在对人的身心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