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名家进附校”系列活动第五讲《训诂学与经典阅读》,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逸夫楼讲堂举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和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语文组40余名老师现场聆听讲座,马云韵老师主持活动。
本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卜师霞教授主讲,卜老师引导各位语文老师认识汉字,了解训诂,启发老师们更好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卜老师首先介绍了训诂学的定义,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基本任务是对古代文献语言的意义进行探求和解释,并以《曹刿论战》和《孟子》为例,讲明训诂学对于准确理解文献的作用,因此中学语文经典阅读和文言文教学需要发挥好训诂学的作用。随后,卜老师从语言文字的系统和根源两个关键方面,对训诂学研究成果融入经典阅读和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进行阐释,指导老师们利用训诂学,从形义关系、音义关系入手解决字词问题,进而理解典籍篇章及其文化。
利用训诂学解决字词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形义关系理解词的引申义列,二是利用音义关系理解词的意象特征。卜老师借由大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及”、“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中的“横”、“文质彬彬”的“彬彬”、“莲叶何田田”的“田田”、“人不知而不愠”的“愠”等等,对如何运用训诂学辨析理解字义词义加以阐释。卜老师指出,通过训诂学,我们能把典籍读得更准确、深入,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意象,语文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