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破典成研中国哲学考研就是考察中哲原著
TUhjnbcbe - 2021/1/21 11:59:00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阅读经典原著就仿佛是在与圣贤对话,除感慨他们思想之伟大外,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涤,如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又是获取高分的关键。任何学科其实都需要有原著的基础,因为我们在平时所学的科目无疑都是对作者相应原著内容的概括,但是这种概括又往往不够深刻或者不够全面,因此只有通过对原著的深刻阅读、理解,才能达到对作者思想的深刻、全面的了解。而对于中国哲学这一科目来说,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内容之外,它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即是它内容的编写就是原文的应用;除此之外,它试题的构成、答案的编写又都无法离开原文,一言以蔽之,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哲学就是在考原著”。中国哲学原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更高效地学习、灵活地运用,又是一个需要细细思量的事情,笔者不才,愿以自己学习原著的一些体会、以及运用原著的一些方法,诉与诸君相考量,以达抛砖引玉之效。于我自己,原著的阅读确实在考试中起到很大作用。自己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在十月份临时换学校,考试科目的不同以及相同科目所考内容的差异,不得不对所有的专业课都要重新复习的时候,那种无助感足以令人如临深渊,不过凭着以前的原著基础,对于哲学家的思想还算比较好地加以掌握,重要的是在进行作答的时候,对原文的运用无疑起到了增彩作用,最终取得中国哲学近分的成绩,拿到了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学会读原著和学会用原著两者是紧密结合的,但又有着些许的差异。读原著的过程是输入的过程,把哲学家的著作、相应思想收入囊中;而原著的应用则是输出的过程,此时,不仅是简单的记忆,还要想着如何将自己所学有效地输出,在自己理解地基础上、转化为自己地东西地时候,又牵涉着如何以自己所知应别人所问,并令他人亦所知的内容。这便需要自己对于原著有着一个加工的过程。就以“荀子对于百家的批判”为例。首先你要明白这是什么题型、考的是谁的思想、所考内容出自哪部著作、著作的内容几何、如何在答卷上很好地呈现以及被你加工过的知识、还要想着是否有相关内容、著作可以迁用......这些都是你要想到的,但是只想到这些内容还不够,重要的是你脑子里有这些内容的具体内容,而这又要回归到原著的阅读上。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如何运用原著对这道题目进行作答。

?1.在这道题目中,它已经告诉你要考谁的思想了,那么就要答出“荀子关于对百家的批判”出自哪一部著作。读过《荀子》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思想主要出自荀子的《非十二子》、《天论》篇目,但是又不局限于这两篇,因为里面所涉及的内容又与其他诸篇相关联,如对于思孟学派的批判就需要用到《性恶》、《五行》等篇目,甚至还要用到被批判者的相关著作。

?.主要内容的回答是考题的重点所在,这也是考查你对原文、作者思想的运用。荀子对于百家的批判主要涉及到道家、墨家、思孟学派、法家等。如在《天论》中所说: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在具体答题的时候并不需要一次性的引用完,最好的是谈到哪个思想家的时候,把《荀子》里相关的原文答上,此外把其他著作中的相关内容一并写上,之后就是对于这些原文以及相关思想的阐释,阐释不等于死记教材上的内容,如果仅仅是参考书上的内容,那么所有的试卷千篇一律,容易给阅卷老师造成疲劳感,得分也不会太高。而如果自己能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加以深刻解释,我认为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或许更好。像《非十二子》等相关内容也是如此。?3.本题中除了《荀子》中所涉及到的对于百家的批判之外,如果阅读过其他原著中有关对于百家的批判,在这加以运用,无疑会让你的答案更加出彩。“关于对于百家的批判”,在司马谈的《六家要旨》、庄子的《天下》篇等著作也有论及,可以算作对于《荀子》中对于百家批判的一种补充。内容的答写不止这些,但这是重心所在,特别是第二点便是对于本题相关原著的最直接的考查。如何较好地分析原著内容也是重点中的重点。我在答题时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但是又不一定完全这样,具体则是根据考题、时间等灵活运用。

1.谁的思想

.出处、引文

3.主要内容

4.分析内容

5.评价人物或思想

6.拓展思想

7.相关引申

8.综述以及总评

9.个人看法

考场是对于我们所学的检验,前提是我们要有东西可以被检验,而知识的学习则是我们应对“战场”的利器,古人亦云:“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中国哲学这一科目来说,原著就是我们更好理解哲学史的利器、获取高分的利器。这就需要我们在未上战场之前,能够有足够的准备。仍以荀子为例,除了本题考查的内容外,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更需要对他的其他思想,乃至和他有关的人物思想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对荀子相关思想的学习,明晓他主要有哪些思想:?.对于和他紧密相关哲学家的思想、著作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荀子与孔子的关系;与孟子的关系;与韩非子的关系,以及这些关联人物的考点是什么都要掌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有在平时做好万全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故此,我们不能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的安逸,正如颜真卿所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那个时候再追悔也来不及了。原著的阅读,乃至学术的钻研都不会轻轻松松,因为没有“不经一身寒彻骨”的磨砺,就不会有“哪有梅花扑鼻香”的喜悦。愿诸君心无旁骛,静下心来仔细体会古人的智慧,最后用阳明先生《传习录》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静待诸君金榜题名时!想学习更多中国哲学原著,可以报名柏坤老师的“破典成研”中国哲学原著精读训练营,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留言区提问!

作者简介

课程介绍

我们秉承“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

在课程架构上,融合国内外教育所长,

打造创新型教育模式

以真题为基,以原著为本,以考点为纲

班主任全程跟踪、圆桌会议、定期测试

Workshop+Seminar+Lecture+Presentation

追求效率和效果,更追求分数

限时折扣截止9月15日

扫码立购

“林中指路”是“林中路·哲学考研训练营”(点击查看)系列课程的配套栏目,分为“技巧篇”、“经验篇”、“微博篇”和“原著篇”。技巧篇是为考研途中各种难题给出的分析和方案;“经验篇”是思庐往期学员所写的备考经验;“微博篇”是思庐哲学考研微博发起的哲学考研答疑公益计划;“原著篇”是“破典成研”原著精读课配套专栏,旨在破解分析原著。

“林业工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海德格尔语)思庐考研团队的老师们就是考研林中路上的林业工和护林人,考研的“林中路”难走,所以需要“林中指路”。

往期文章

一篇文章让你彻底搞懂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你知道马克思狭义和广义的《博士论文》吗?让这套壁纸督促你读哲学原著,Getanewstart!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破解原著之战!

点在看,必上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破典成研中国哲学考研就是考察中哲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