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孝经日学圣治章第91章
TUhjnbcbe - 2021/1/7 11:56:00
白癜风会诊启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5/5788617.html
1一日一背

今日诵读

以下视频来源于

兰若学堂

领读:陈玟秀老师

今日串读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8)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七日百遍读书法

(1)今天进度,读30遍。如果内容较长,则分上半段和下半段分别完成。在这30遍中,其中慢读10遍(眼熟)、紧读10遍(口熟)、背读10遍(心熟)。

(2)今天进度,串读5遍。如果分上下半段的,上下半段合起来串读5遍,不分上下半段的,就把这一段再串读5遍。

(3)前六天进度,分别读诵5遍。

(4)前六天进度+今天进度,串读5遍。

如此的话,今天的进度可完成40遍,以后六天中每天再读10遍,合起来七天则满遍。

是为了达到眼熟的目的。不时地盯着原文去读,时间长了,自然眼熟。

是为了达到口熟的目的。读诵时语速加快,不时去诵读,时间长了,自然口熟。

是为了达到心熟的目的。读诵时记忆诵读,可随文作观,时间长了,自然心熟。

2权威注释1.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2.白话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3.注释唐玄宗《御注孝经》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曾子闻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问圣人德教,更有大于孝否?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异于万物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者,德之本也。3名师讲解

讲师:梦秋老师

以下视频来源于

兰若学堂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一

今天我们开始共学《孝经》圣治章。圣治就是讲圣人治理天下,也是在孝道上升华发展,成其德教、行其*令、风行天下。本章开篇就是曾子提问:“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联系前面《孝治章》说“明王以孝治天下,得万国之欢心”是为侍奉他的先王;“诸侯治国,得百姓之欢心”是为事奉君父。“大夫治家,得人之欢心”也是为事奉父母。天子、诸侯、卿大夫,他们各自行孝、以孝来治理家国天下,产生的效果就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这个功效是相当不可思议。这就是说,孝不仅使得人际和谐,甚至行孝可以影响天地运作、感得外面的自然界都发生改变。我们一般人听至此处,就会无比惊叹,一定会追着问,为什么行孝会产生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但曾子不然,曾子转口问的是圣人之德,说“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这就可以看出,曾子的志向,是志在成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孝治天下也不是他的目标,“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再怎么神奇的学问,他不动心。他只
1
查看完整版本: 孝经日学圣治章第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