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道论之六道家的人性论
TUhjnbcbe - 2020/12/29 17:09:00
北京哪里有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道论之六:道家的人性论

道家的人性论,还请小心领悟。儒家先生后来对道家人性论的解释,严重跑偏;决定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一盏明烛能照亮四方,却难照全灯盏;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够洞察昊天、剖析毫芒,却无法认识自己。

人类先哲对自身本性探索付出的艰辛,并不亚于对宇宙的探索。人性是什么?依然是个难解、多解的千古命题。

以人类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而言,人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人类具有的普遍属性;或说自然属性。

其二,人类不同其它物类的特有属性;或说社会属性。其中又有主和次之分、本质和非本质之分、先天与后天之分。

如上特征,就是人们对自身本性持有不同观点和不同见解的根本之因。但人们关心的、哲人所探究的,应是人的本质属性,即人的本性。

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主导地位的人性论,是儒家的性善论,或说仁义之性。但这并不是儒家人性论的高明,而其实是儒家与*治家密切合作的结果。

持有“仁义之性”观的儒家大师,前儒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后儒以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为代表。仁义之性表露于外,就是人对别人抱以体谅与慈爱之心,对自己则以正直、诚挚之心来自律。

但他们也有分歧。简言之,前儒家代表孟子认为:人的仁义之性先天具有;而荀子认为人的仁义之性,乃后天生成。

而后儒家又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们认为,人性与天地之性是统一的整体。朱熹更是独出心裁,把天地之性解释成为天命之性。

总之,前后儒家,基本都认为人性本善。凭心而论,儒家对仁义之性的解说,表面显得十分通顺;但却忽视了人类自然天生的人欲这个事实。

那么,儒家为了达到性善的境界,对人欲该怎么处理?孟子说:寡欲;朱熹说:灭欲。*治家一听大喜过望:OK,还是孟子和朱熹说得好啊!

于是,儒家的人性论纵横天下,占据中国人心整整几千年;他们又以此为据,建立是非尺度和道德标杆,衡量除皇帝和儒家圣贤之外的每个人。儒家和*治家密切合作,唱出一部《二十四史》。

必须明确的人性论概念是:性善论并非中国儒家圣贤独创;亚里士多德的致善论与费尔巴哈的致爱论,与此大同小异。

教人向善,总是没错,有益于人类,有功于社会。但几千年的事实证明,儒家倡导的性善与仁义,隐隐约约却有“伪假”两个字样的前缀;这种结果,让儒家的徒子徒孙大跌颜面、哭笑不得。《二十四史》隐藏的叫苦连天的哀号和流淌不息的鲜血,更是可悲的铁证。

其实,道家的人性论,并非如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性。中华文明宗师老子,是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人性。

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天地,无意作为而无所不为。因此,天地自然无为的特性,也就是人的本性。

表面看来,孟子所倡导的寡欲、朱熹所倡导的灭欲,和老子“自然无为”人性论所倡导的清静无为、修德养性的处世观点,形式上并无太大分歧。但细究却有着本质区别。

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仁义和礼仪尽失的时代;人们的各种欲望交织在一起,纷纭呈现出来,勾勒一幅生动的乱世之象。

因此,老子劝戒人们要修德养性,舍弃多余的欲望,抛开不必要的奸诈和算计,回归到自然而然的人性上来;按自己的本性,自然地、逍遥地、清静地处世处事。这是老子倡导清静无为的本意。

但与老子自然无为的观点和见解相较,孟子的寡欲之说略能沾边;而朱熹的灭欲之说与之相较,简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不禁令人齿寒背冷。

孟子和朱熹的寡欲、灭欲的论调,应该是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误读和曲解;或许还有其它别有用心的图谋。

本无意嘲讽儒家大师,更无意诋毁儒家学说的真谛。有人说,以道家人性论衍生的处世哲学,很可能会消磨人的意志,还有可能会损害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与人类社会并无益处。

诚然,道家人性论,有它的不足之处;但相较儒家人性论而言,道家人性论不受制约、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特征,却是人类思想脱离虚伪奸诈、趋向纯洁健康的必要条件。

以道家自然无为人性论观照,儒家倡导的仁义之性和释家推崇的理智之性,都显得做作苍白。并且,道家人性论的理论要点,与现代人类崇尚的人的自由之性的理论要点,还能达到高度吻合。

唐都浪子:《道论》


  连续阅读


  之五:天人关系之论


  之四:宇宙的本因论


  之三:道家的宇宙观


  《道论》:二、源起


  《道论》:一、概述

点击下图了解强档史书


  延伸阅读


  跳楼女生:圣洁而不屈的灵魂


  久违的廉耻:向跳楼同学致敬


  被麻醉的青虫,成为献身英雄


  中医,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糟糕


  地摊经济的要命死角:葬行道


  地摊经济,会被城管一脚踹飞


  孟晚舟案:解铃,还需系铃人


  生命之光:翼飞美女坠亡启示


  当下时评:遭吐槽的代表提案


  敲锣女,你咬掉了公众的良心


  万世教主:从摆地摊吹唢呐做起


  脑残之殇:至道学宫的严重罪刑


  再论成都一脚大妈恶毒之普遍性


  小小说:广场舞大妈的红烧肠子


  专辑


  饥饿年代:农桑旧事风俗集


  诗解大唐:目录汇总及链接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唐都浪子

只需一元鼓舞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论之六道家的人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