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更好的解决同学们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疑惑与困扰,人文学院学术部请来了哲学系贺威老师,开展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活动开始,首先由两位同学分别展示他们的论文写作三级提纲以及写作时遇到的问题,然后同学们由此进行讨论,接着贺老师针对行文思路进行点评、建议,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到场同学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不过未能亲临现场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哦,为了让大家不要错过这么精彩绝伦的知识,我们早已为大家整理好了本次讲座的要点~~~简直是太贴心了啊有没有!!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对于两位同学的论文三级提纲的问题和同学们的一些疑惑进行具体分析并提供一些老师的建议。看看这些论文写作的问题你都中了几条呢?
第一部分
郑师予同学的的三级提纲
《荀子的“性恶论”是否为儒学歧途》
郑同学自己对这篇一年前写的论文进行了一个认真的梳理和反思,她给自己的文章总结了四点问题:
第一,那时还没有列提纲的意识,写到哪儿就是哪儿,为此思路有些不清晰;
第二,论文实际上并没有很清楚直观地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第三,对于“儒学歧途”这个重要的概念也没有进行概念的阐释与分析。
第四,结构相对比较松散,逻辑也有些不紧密。
在场的同学们也针对文章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比如:扣题篇幅从提纲上看来显得有点少;引言和第一部分与论文主题的联系似乎也不是很紧密等。
在全场深入讨论交流后,贺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部分想法,并且针对这篇文章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1.从结构上看,讨论“是否”的问题——即探讨问题而不给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建议布局为:是的理由,一二;否的理由,一二;歧途在哪一块。
2.如果将题目改为“驳荀子性恶论儒学歧途说”则更为恰当,并提议将论文的提纲进行重新编排。
另外,贺老师就论文写作本身延伸了三点温馨提示:
1.写论文不是为了普及知识,而是给知识背景相当的人看的,所以不用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普及一个基本的概念,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于问题的讨论上。
2.建议列三级提纲:围绕论文题目,高度凝聚地展开,就是一级提纲(要扣题);二级三级的提纲则是再不断的具体化。一般而言,三级的细化程度已经具体涉及到采用的数据,事实之类。
3.论文的核心是题目,一篇几千字篇幅的论文一般只能说清楚一件事情,要把问题说明白、说透彻。实在有其他新的想法建议另开一篇论文具体阐释,不要揉在一篇论文里。
第二部分
席子涵同学的三级提纲《由汉日二语的差异来探讨日语的二语学习问题》
席子涵同学首先说明了自己的写作背景(他的想法源于自学日语时的一些心得体会,而语言文字学课程的读书报告恰好给了他这样一个思路),然后梳理写作思路,最后自我反思存在的问题,例如:时间比较紧凑导致写作不精细、对于论文主题的把握存在偏差,以及篇幅过长(2万字左右),存在赘述现象等,希望同学和老师能对论文提出修改建议。
贺老师首先肯定了席子涵同学的钻研精神,也对论文的内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在现场进行激烈讨论后,老师指出了论文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论文中的有些问题不是特别突出鲜明;篇幅长,可以考虑精简。
贺老师也给同学们的写作提出三点倡议:
1。倡导大家首先写论文从三级提纲来研究问题,紧扣住题目的关键词。
2.肯定了实用材料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要合理安排材料的位置、顺序,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针对不少同学喜欢成文之后再去结合全文总结出一个标题的现象,贺老师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只有拟定了题目才可以据此合理地安排论点以及材料的布局和侧重,才能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把道理说得更透彻、更切中。
第三部分
接下来是自由提问环节,在场的同学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一些疑惑,借这个宝贵的机会与老师进行交流。以下是摘录的一些精彩问答,以供大家参考。
问:同学们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很难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应该怎么办呢?
贺老师答疑:表达其实很大程度上与你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程度相关,你的功力影响着你对于这个问题的表述和分析。而就纯粹的表达而言,一篇论文要有好的表达,就要求作者抓住重点,不断地概括,提炼和总结。
问:怎样将论文写的更加精简,更加规范用词呢?
贺老师答疑:建议多去研读其他学者的一些论文,从大多数学者共同使用的用语中去找到一个精简、规范的表达。
问:读书报告和论文的区别。
贺老师答疑:对于主题,整体,提纲的把握上两者是相通的,方法也都是很相似的,差异主要在规格上。而且提纲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论文,在面试等其他方面也很有实用价值。
贺老师风趣幽默而又具体实用的讲解使大家受益匪浅,现场时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直到讲座结束还有很多同学积极留下,与老师进行进一步交流,有不少同学还要到了贺老师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够在讲座结束之后得到贺老师的指点。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请动动手指把这份福利分享给大家~
人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学术部
文案
蔡颖
供稿
杨启明蔡颖
摄影
李沚萱
排版
杨璟
责编
王梓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