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5诚信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知耻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
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7改过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
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厚仁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
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9贵和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
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
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11重义.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2尚勇.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13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
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4审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
危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
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
败。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
就预防它。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
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要·刑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求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
转,永不停止。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
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颢.程颐《二
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勤俭.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7奉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
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治清明,偏私则*治黑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
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
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19务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
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
子聿》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高清版!高考最新励志手机壁纸!高一高二高三都能用0高考作文预测工匠精神0年高考作文素材——英雄,英雄精神、精神坐标、民族复兴0年3月份最高水平作文题:武汉联考“众志成城”9年高考作文素材:习主席金句分类版(11个角度,不同主题)“最美逆行”彰显最美精神——学习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9央视主持人大赛素材:金句+文稿合集《主持人大赛》董卿教科书级开场白送别李文亮医生: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衡中心理老师来支招:总是控制不住玩手机怎么办篇篇都是满分作文!《人民日报》写给青少年的8封信,0中高考生必读!钟南山:院士、战士、国士(事迹+语录+评价+时评,不同角度,精品素材)高考作文预测:现象级人物“李子柒”,原来还可以这样解读!0武汉疫情相关作文汇编,请转发给所有高中生诗词才女武亦姝考入清华: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朗读者》精华全在这儿!高考作文最佳素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