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四辑征稿启事
TUhjnbcbe - 2020/12/7 0:28:00
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35944.html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四辑》征稿启事

截稿时间:年12月20日

口述史是人人记忆中的历史

口述史记录关心人人亲身经历过的历史

口述史工作是人人都可以作出贡献的历史

口述史研究是拯危继绝的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史学首重文献,文即文章典籍,献即贤人口述。《汉书·艺文志》记三代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知“记言”与“记事”缺一不可,同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宝贵传统。

口述史研究可弥补史阙,往往带有抢救性。比如,中国古代建筑技艺多以匠人口传心授的方式存在,这意味着一些很早就形成的法式,可能很晚才被记录下来,而且是很不完整的记录。所以,我们必须怀着分秒必争、拯危继绝的精神从事口述史工作。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整理《清式营造则例》时,就结合故宫测绘对匠人作了访谈,表明口述史研究已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也是整理国故不可缺失的一环。

可是,这一基础性的学术工作,往往遭到不应有的忽视,甚至被一些人排斥在学术研究之外,这又是学无师法的表现。《荀子》曰:“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口述史研究除了抢救史料,还关乎师法传承,这是学人之大宝,是必须振兴的学术事业。

王军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建筑与规划研究所所长

年5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首次将口述史工作本身作为一个学术性议题呈现于中国建筑史界。以此为契机,许多优秀学者在沈阳建筑大学汇集并展开交流,第一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成功举办。

年5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二辑:建筑记忆与多元化历史》出版,较之一辑,二辑采访者、受访者、篇章数目有所增加,其中涉及的内容与主题范围亦有所扩大。同时,第二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华侨建筑研究工作坊在厦门华侨大学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口述史工作的开展。年5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三辑:融古汇今》出版,汇集了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有志于参与口述史工作的同道。由于防疫需要,原定在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口述史研讨会推迟,有望在年底前举办。

已出版的三辑图书,共汇集了80余篇建筑口述史采访记录,涵盖建筑行*、建筑教育、建筑实践、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等不同方面,当事者的记忆汇聚为中国建筑的口述历史,成为中国建筑档案史料的重要补充,丰富扩展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上下滑动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四辑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