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人物。
荀子与其他儒家人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主张“性恶论”,也就是人生下来都是恶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使人变得善良。
因为,战国时代是一个比孔子的春秋时代还要“崩坏”的时代,各国统治者早已抛弃了善良和温情,而攻伐和阴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如果此时还坚持“性善论”,那无非等同于告诉大家,他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天生就应该这么做。所以荀子提出“性恶论”,也就是说告诉大家,目前你们做的事情是不对的,是需要改正才能向善的。
那么,改正的方法就是去学习,因此荀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这篇劝学,而且列在《荀子》一书的第一篇。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论语》《孟子》,《荀子》一书的各个章节是有标题、有中心思想、有结构的,而不再是单纯的语录堆叠。
在读《论语》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无法感受到有任何文章结构存在的,因为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语录体。
在读《孟子》的时候,课文里会给我们加一些小标题,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但是读进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一小段里面说的东西,感觉像是强行拼凑在一起的,看上去缺连贯性。
就比如《寡人之于国也》里面,梁惠王说自己在天灾的时候移民迁粮,为什么自己的人民不增多,但孟子最后的答案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王心里肯定是崩溃的,寡人“罪岁”了吗?你说让我劝课农桑,发展教育,难道我没做吗?再说这些事和人民来不来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我移民迁粮难道是在杀人吗?难道借口天灾而杀人了吗?……
再例如《鱼我所欲也》一段中,前面说的非常好,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很经典。可是后面一转折,变成了“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变成了论述屈辱和尊严的问题,类似“士可杀不可辱”的内涵了,这和“舍生取义”之间,貌似而神不同,因为人的尊严并不和道义等同。
总而言之,出现这种跳脱的原因,并不是先贤逻辑有问题(当然也可能是),主要是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他自己写的,是别人帮他回忆整理的,水平一般,能力有限,导致出现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
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也都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愿景和价值观,因此阐发起来更加明确和直观,大家为了表明自己的主张,都在自己生前著书立说,避免了后人辑录的错脱、误会乃至完全驴唇不对马嘴。
所以到了《荀子》一书,虽然后面还是有一些弟子整理的内容,但是大部分章节都可以完整成文,内容合理自洽,有了行文结构。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零散的记录到有目的的著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吃合成牛排变成了吃原切牛排一样。
但是本文所选的部分,仍然只是《劝学》一文的节选,所以读起来会感觉到各段之间还是不太相干。之所以节选,主要是因为被删减的部分其实……读起来挺恶心的,什么肉生虫鱼生蛆之类的。好好地劝人学习为啥说这些?为了防止学生们当堂呕吐,所以删掉了。
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不去分析文章的结构(因为没结构),而只去观察文字本身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一层主要的思想是说,物体的性质可以发生根本的改变,而对于人来说,其改变的原因是学习。
从蓝草中取出的色素,要比蓝草更青(要注意这里避免将蓝理解为颜色,而应理解为一种植物),冰来自水,但要比水更冷。
也就是说,物质的本性,是可以与其来源而不同的,是可以加深或者提纯的。
那么,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继续上例子。
木头本来是直的,但是火烤之后可以弯曲做轮子,那么火烤就是使其改变的原因。即使重新晒干,也不会再变直,就说明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这里要注意:“虽”字在文言文中解释为“即使”要更通顺一些,不然会觉得句子的意思有问题,因为“虽然”是转折关系,而“即使”是让步关系。
整篇文章中所采用的论述手法,已经在这里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那就是喻例+类比迁移。
所谓喻例,是我发明的一个名词,用来描述那些既非纯粹的比喻,又非实例的论证内容。这些东西在我国古代的说理文中非常容易见到,不是基于事实本质,而是基于合理推断。
简单来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话看起来像个例子,但其实又像个比喻,而且这是基于生活经验,不是一个单独的客观例子,所以这并不能叫做举例论证,而只是一个比喻,是一个喻例。这种手法其实非常简单有效,表述观点也很清晰,很容易就能把读者带到沟里。
带到沟里并不是坏事,因为说理文和辩论一样,目的都是让受众掉进自己的沟里。
比如士力架的系列广告:一个人因为饥饿而不在状态,吃了士力架之后马上恢复,这就是一个例证,然后希望观众能够迁移到自身,从中领悟到“我饿的时候也许要吃士力架”这样的信息。当然,这个广告本身并不是喻例,而是实在的例子。
再比如五月天《天使》这首歌的歌词:“像孩子依赖着肩膀/像眼泪依赖着脸庞/你就像天使一样/给我依赖给我力量”,举出喻例,最后迁移到”你是我依赖的天使“这个主题上。
这样的文字,并不需要多用力,但是能够打动人,这就是最朴素的写法。我们可以用这种手法写几句土味情话:
天空失去了太阳,留下的只有黑暗。大海失去了鱼儿,留下的只有巨浪。花儿失去了颜色,留下无声的黑白,而我失去了你,留下的只是空旷的寂寞。
额……反正读起来是能让人起鸡皮疙瘩了,说明该方法有效。
但是也要指出这种论证的逻辑错误:表面类似,并不能得出核心也类似的结论,也就是说,刀磨了就变快(金就砺则利)和人学习了就变智慧之间,除了句子的架构相同之外,没有任何可比性。
诡辩地讲,刀只要不去砍东西,可以一直维持锋利,那是不是说人只要一直不思考,大脑就可以一直维持聪明呢?听上去颇有庄子的诡辩感了吧,但是这段论证,也同样运用了例证类比迁移的方法。
虽然这个论证的严密性有待商榷,但是作为一种写作和宣传手法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或者需要)注意到论证的严密性。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高考作文写作手法,不对,不光是高考,而是在中国的任何应制文章中,都非常奏效的一种写作手法。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层中,作者变本加厉地使用了一大堆喻例来进行论述,总得来说非常流畅,讲话很直白,很通透,很好背诵。主要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自身做不到的事情,可以通过依赖外物来做到。
这段论述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最后没有补上劝学的重点:我们也可以通过依赖学习,来做到自己本来做不到的东西。大概应该是这么一句话:“使人学而后发,必如假高凭风,远于见而彰于闻也。“这样,自己的观点得到了阐发,议论才算完整。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一层的核心意思是在论述坚持的重要性,要一点一点积攒努力。有正着说的,有反着说的,这样写作一个是比较容易有话说,第二就是读起来不死板,可以换换脑子,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托福SAT写作中,我们也喜欢让学生采用一些反向论述,以增加文字的变化,也是这个道理。
这段内容比较容易引起诟病的是那些对于生物的描述,什么蚯蚓吃土啊,螃蟹到底几条腿啊之类的。在这里也要给数千年前的人们辩护一下,那个时候人们的观察水平和科学水平真的有限,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对的”,所以出点错也是难免的。荀子老人家甚至可能也没见过螃蟹吧,这都并不奇怪。
通篇读下来,其实本文内容非常通透,写法也很直白,这种先秦文学其实现在看来就很显稚嫩了,因为这个时候,文学是要为实用性服务的,文章写出来是为了让人接受自己观点的,所以必须写的直白一点,才更容易接受一些。
因此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更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