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向古人学习教育如何因材施教,培养经天纬地
TUhjnbcbe - 2020/11/14 17:47:00

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承前启后,其中,孩子是一个家庭承前启后最重要的载体,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教育,向古代圣贤们致敬。

何谓教?说文解字: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教育的过程,身教更甚于言传。儒家则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远古时期,发现探索总结天地规律的团队叫做巫,他们给统治阶层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他们也被尊为天师。比如歧伯、雷公、老子、伊尹等都是著名的天师团队代表,他们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总结归纳了以天文定人文的文化思想体系和生活劳作体系,然后再把他们的思想传授给天子,天子传授给诸侯,诸侯再让士族把复杂周密的天道思想变为谚语、口头禅等容易理解的方式给老百姓,通过层层的信息传递,让天地的规律和百姓的生活劳作进行了对接。比如,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也就是冬天如何不藏阳气,提前泄露了天地的阳气,所以第二年容易瘟疫。所以,从天师团队发现规律到老百姓可以广为流传并应用的谚语、口头禅,中间就是经过了一个个环节的转化和传递。

教,就是统治阶层会以身作则,以身垂范告诉官僚集团,我们要如何做事情才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古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自到田间耕作,表示重农。《礼记·祭统》:“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汉文帝即位之初,就在正月丁亥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天子用耕地的仪式提醒全国人民,要开始春耕了,不要忘记,然后下面的官员就会通过敲锣打鼓,举办各种仪式来推广农耕的时节已经开始,号召人民要开始耕地了,不要荒废了农时。

所以,最早期的教育,就是从天师团队从天文地理中发现、总结规律,然后通过皇帝-诸侯-官僚集团-士族-基层管理者-广大人民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天道思想传播体系。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所以,最早的老师就是巫族,大家发现没有,王师-师父-老师-军师-师长都是一个字?师长-出师-会师-老师-技师-……

师,有着浓郁的战争味道。

这个时候,是已经从上古切换到中古,从天师到百姓的传播体系,因为经历过诸多动荡,师的含义发生了改变,这个转折点就是周朝。我们上次在天道思想传承专题页分析过,周朝开始,巫族开始走向消亡,而专属于巫的天师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夏商朝以后,师的内涵是: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最初来源于“为防止农民起义而部署的军队”;后逐渐发展为“教导所有人”的人。因为西周的时候,立国不稳,所以需要巩固*权,教学以习武为主,教师可能是由军官担任,“师”这个词即源于军旅和军官的称号,如王宫小学教师“师氏”即是担任王宫警卫的高级军官。在告别天道的上古真人时代后,人类进入了纷争时代,这个时候,师就是脱胎于军官教学,教人如何作战的。

夏商二代的学校教育偏于军事方面,到了周朝,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扩大,“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无论何时何地之“学”,都以“明人伦”为教学目的,即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教育也从远古的天人合一的天道慢慢变为人伦关系、社会治理的人道。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学校叫做——“成均”,这个和祭祀、月令有关,也就是以人合天,用天文来定人文。古人特别重视祭祀、月令等仪式,上古的时候就有“成均”,这是乐师作乐的地方,在五帝时代,氏族和部落经常要举行各种祭祀典礼,音乐和舞蹈成为了接通天地之道的必修课程。

“成均”后来延伸为用酒款待的身份普通的“郊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成均的乐教传统,流传后世成为古代教育的借鉴,以致西周大司乐所掌仍称为“成均之法”。古代各种重要的时刻都离不开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就成了治理天下的必修课。在考古中也有一个奇怪的发现,各个遗址往往都会带有一块广阔的空地,这个就是举办仪式的广场,类似现在的天安门广场,用来上举行典礼,召开会议,宣讲*策,战前动员、誓师等,在国家产生之后,「成均之教」就成为社会教育的总称,成均也成为天子之学的中心场所。成均,从文字记载中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其实应该是更早,应该更早之前不需要文字记录。中国的教育从远古的部落开始,就是有教无类。那时候没有阶级,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在夏朝已经有了私有制的家国概念,然后有了“庠”、“序”、“校”等学校的名称。西周在教育方面集前代之大成,西周的学校分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乡学”有庠、序、校、塾。西周初期,因为*权立足未稳,需要加强军事实力,所以,西周初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练兵习武,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

所以,师也就有了浓郁的军事意味。

那时候已经有了华夏族和蛮夷的对抗,天子为了不让技术外流给蛮夷,也为了保持学术的正统性和纯粹性,文化典籍都深藏在皇宫,安排“守藏室之官”来保管这些典籍,天子成为标准答案唯一的输出者,特别是天文历法和礼节这方面,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学术官守”或“学在官府”。后来这些官学在王子朝内乱中消失,从上古历经几万年传承下来的天道体系就此崩溃。孔子经过遍访民间高人,求学于老子等方式,后来重新开创了一套儒家的教育体系,这个主要记载在《礼记-学记》。

在天道传承历史的专题中,我们分析过伏羲族如何通过音乐来衔接天地人三才的。《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说明在成均受教的学生,是一批专门接受音乐教育的,那时候已经出现了专业分工的概念。同时,舜时已有专门乐师的设置,可见中国音乐的历史有有悠久。

经书上出现的第二个学校样式叫做虞庠,礼记说: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庠”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在三皇五帝时期家畜粮食看管由老人负此责任,并附带教育儿童和青年,后又发展为养老之所,并负一部分教育责任。在农耕文明中,因为老年人掌握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所以向老年人请教如何耕种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这个就是中国孝文化的由来。虞庠之学以孝为核心,孝其实就是文化继承。当年轻人种田的时候,不懂的都要问上一辈,前辈在年轻一代眼里就是标准答案。

在古代,孝这个字的意义是很广的,孝要从天子这里开始讲述: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说天子是“受命之君”,是“天意之所予”,所以才称“天子”,天子应该把上天当作父亲,以孝道侍奉天。因为天意至仁,天子必须效法天,实行仁*;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百姓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君主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所以,我们现在的孝是相对古代是变得很狭隘了。

我们现在理解的孝和古代已经出入很大了,西周之前的治学是以孝为核心,《孝经》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对于天子来说,父亲就是上天,就是道。孝,也代表这天道恩泽百姓。

西周中期,*局趋向稳定,经济和文化获得空前的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治、伦理的内容,要求提高文化教养的水平,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礼:包括*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乐:属于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

射、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训练。

书、数:包括读、写、算基础文化课。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

国学教育对象限于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以及经过选拔的“国之俊秀”。儒家注重的四书五经、六艺,但是在商朝的时候,还会包含更多的东西,比如科学技术方面,如天文、历法、医药、建筑、冶炼、机械制造等,还有率兵打仗,怎么征兵、训练、列阵、兵器制造、战法、看天象识天气、看地图等。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传授是通过另外的渠道,由专门事务官祝、史、医、卜及“百工”,父以传子,世代相继,成为“世业”。学校教育与“世业”并行,是春秋之前的特征。墨子就是商朝百工世家的传人,后来墨子整理了商朝百工的精华,然后结合了流失到民间官学中的技术典籍,开创了墨家。

现在的人一想古代文人雅士,就想文邹邹的样子,其实那时候培养的都是文武双全的大丈夫。西周之前的学校就是郊区的森林,这里有野兽出没,也有虫鱼繁衍。也就是西周的教育还重视野外生存训练和实战演习,西周大学中的渔猎活动,是一种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西周大学中的公共活动,以行礼、射箭、驾车、奏乐、舞蹈为主,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以礼乐与射御为主。这些人文可以写方案武可以上战场。

华夏文化的重大转折点是王子朝内乱把传承几万年的上古官学典籍给隐匿散迭,从此,国学式微,私学出现。官学崩溃才有百家争鸣,学校已经成了百姓闲时聚集的公共场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孔子首创私学,是官学从巫族-王族主导的国学到民间办学的转折点,所以孔子也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西周之前,8岁之前的孩子学习任务是很轻的,主要就是生活常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从孩子能说话时,教以应诺,男答“唯”,女答“俞”。盛佩巾的袋子,男用革,女用丝。6岁,教以简单的数字和东南西北等方位的名称。7岁,教以男女有别,不同席,不共食。8岁,开始教以礼让,出入门户及入席饮食,必后于长者。

然后就开始正规的教育体系了,《公羊传》:“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岁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庠之秀者移于国学,学于小学。”这就是春秋之前的学习路径。这个还是普通人的受教育方式,王族的教学要求的就更高了,三皇五帝时代的皇帝,不仅仅是天子,还要是天下人的老师,《大戴礼记?保傅》: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这里所说的东、南、西、北学,再包括太学就是五学。东学便是东序,为习舞、学干戈羽籥之所,由乐师主持;西学即瞽宗,为演习礼仪、祭祀先王先贤之地,由礼官主持;北学即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持;至于南学,有的说是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持。太学有的说是中央之学,也叫做辟雍。太学除了做学问,还在这里讨论*事、修订历法、举办典礼。《尚书大传》说:“战斗不可不习,故于搜狩以闲之也”。辟雍中的渔猎活动,是一种实战训练。辟雍和泮宫亦如宫廷,贵族们常在这里举行祭祀、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打了胜仗,就到这里“献俘”、“告功”。

可见当时的王族的修为能力、学识、武术都是上乘的,这样的人才能替天行道。商朝时代的教育特别重视“祭祀与养老”,以前教育特别重视:化民成俗。商朝的国立大学叫“瞽宗”。“瞽宗”是礼乐教育场所,同时还负责全国文治教化的工作,这里祭祀着德高望重的“先师”乐祖。商代的乡学叫“序”,庠序者,教化之宫。古代帝王以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之不正,所以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让人民都能学习礼义,“教化以明,习俗以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札乐志。“序”与“瞽宗”共同完成化民成俗的任务。

执*者在发布法律命令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研究思考,发布实施,同时,广求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来辅佐自己,那么,是可以产生一定影响的;但是,不足以能够来激发全体民众的向善愿望。

执*者如果能够亲近贤德的君子,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那么,就足够来激发起全体民众向善愿望的;但是,不足以来教育好全体民众。

执*者如果想让全体民众都能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为社会风尚,那么,那就一定只有走兴办学校施行全民教育这条路了。所以,要全民形成好的风尚,那就必须要化民成俗了。

古代的天子希望全民都能够明理,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教养,然后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这样天子治理天下才能轻松。所以,在夏商西周,是以天子为核心,典籍都保存在天子图书馆,朝廷是作为唯一的教学思想和教材的输出渠道,这样就可以吾道一以贯之,而不是私学泛滥百家争鸣。但是教学的以孝为核心,那时候的孝的概念比现在广播。然后有一些涉及到核心能力的,对天子构成威胁的知识,比如兵法、兵器打造、水利工程、机械设备、天文历法、地图测绘、占星术、祝由术等是通过绝对忠诚于天子的世家来进行传承,这部分是不外泄民间的。

转折点就是王子朝奔楚,把西周之前的官学典籍流散一部分到了民间,朝廷却不掌握了正统的典籍,这样导致意识形态奔溃,也就是官学体系奔溃,才有了百家争鸣。一些人拿到了一小部分经书,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是私心杂念,然后就成了百家争鸣。孔子为什么几次去请教老子,一是学请教老子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去听老子口述抄袭一部分经典。老子觉得孔子人品不错,人也聪明,就传授了礼相关的知识给孔子。

老子也是因材施教,把对外层面的传给了鬼谷子,鬼谷子的弟子更擅长外交和作战,都是对外的。孔子更擅长对内的管理,社会治理,教育礼节等。老子把经济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文子,文子收了个徒弟叫做范蠡。文子的思想后来影响了墨子,文子以无私兼爱释仁,这一点就成了墨家后来的内核。春秋战国那些风光的人,还基本都是老子传下来的分支。比如战国初期最牛的魏国,魏文侯就是子夏的学生,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是老子的学生。魏文侯还有2个同门师兄弟,一个叫做李悝变法的主持人李悝,一个就是著名的吴起。

李悝和吴起又带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商鞅。商鞅变法学的就是李悝变法,徙木立信模仿的就是吴起当年的行为,商鞅就不用说了,启动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序幕。后来孔子的传人荀子,荀子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子辅佐嬴*,也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老子把道术传承下来了,影响了后世几百年。老子的学生鬼谷子有一个徒弟叫做黄石公,黄石公有一个徒弟叫做张良,张良辅佐刘邦匡扶了天下。张良的8世玄孙就是张道陵,也就是道教的创始人,张天师。张道陵还有一个孙子叫做张鲁,就是三国演义里面那个汉中王。到了唐朝,我们讲唐玄宗的时候也会讲到,张天师还有一个后人叫做张九龄,是他辅佐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老子还有一脉是关于养生的,传给了尹喜,尹喜是第一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还被道教教徒尊称为“玉清上相”。这一派我们在天道思想传承史中说过,后来就是麻衣道者,白云先生,张三丰这一派系的祖师爷。

诸子百家的根追本溯源,就在老子这里。那时候官学典籍失散,老子为了不让经典断层,就因材施教,找了一些他觉得有品行的人教给了这些人一些他们合适的道术,于是这些徒弟开枝散叶,基本左右了春秋战国乃至楚汉争霸的格局老子也不是横空出世,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站在华夏先贤们几万年的思想净化的沉淀,他不是一个原创者,他更是一个传承人,谁让他是最后一个天师,最后一个上古官学的图书馆馆长呢。华夏文化的根源就是天道,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积累、演化和发展,文化思想、科学技术没有源流传承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很多人说战国百家争鸣是文化兴盛的象征,庄子说:道裂为百。天下就要大乱了。所以,不是要求想法越多,思想越多越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只有一套自上而下、承接天地,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的思想体系。这就是孔子一辈子都在呐喊的:吾道一以贯之。现在意识形态纷繁杂乱,什么宗教、什么左右、什么非主流都来了,以为这是好事?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兆。

所以,我们不要被什么派别给绕晕了,华夏文明只有正邪之分,没有派别之分,那时候天下大乱,生不逢时,只能抱道藏身。他也把道术通过不同的弟子传承下去了,就是孔子、鬼谷子、文子、尹喜……那么古人是如何培养经天纬地的人才了呢?在西周之前的教育体系因为王子朝内乱导致的官学典籍丧失,已经无从考证,那我们只能从孔子这里开始追溯,看看儒家是如何因材施教,培养经天纬地的人才的呢?敬请期待下文讲解。

如有兴趣一起探讨历史和文化

梳理历史大脉络

先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古人学习教育如何因材施教,培养经天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