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术思想(上)
1.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2.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学说,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儒”最早是指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这些人流落民间后,为诸侯执掌礼仪的成为“君子儒”,替人办理丧葬祭礼的成为“小人儒”。孔子出现以后影响扩大,“儒”就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孔子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3.汉武帝时代,儒学被推上独尊地位,指导中国社会生活达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4.孔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这是由其弟子们整理记录而成的孔子的见解和谈话。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6.儒家思想:(1)代表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历史上最大的教育家。(2)中心思想:①中心思想是“仁”。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爱人”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一个具备了“仁”的人,必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必须“言忠信,行笃敬”。能做到这些,那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样,一个人就具备了理想的人格。在这里表现出对人的平等相待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3)*治思想:①“正名”,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②“立信”,即*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孔子说:“*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不主张使用强权暴力。孔子说:“道之以*,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教育思想:①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②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③主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④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⑤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人要“毋意(臆测)、毋必(武断)、毋固(固执)、毋我(自大)”。(5)思想局限性:主张恢复周礼,看不起体力劳动,鄙视妇女等。(1)代表人物:孟子,名柯,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最大程度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的儒学大师。思想集中反映在他与弟子编写的《孟子》中。(2)核心思想:①主张“性善”和“良知”。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②重视主观精神修养,提出“养浩然之气”,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③在“仁学”理论方面补充提出了“义”,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提出“仁,人心也;义,道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④在孔子“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舍生取义”。(3)*治思想:①进一步发展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②提出“仁*”观念,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1)代表人物: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曾担任齐“稷下学宫”的祭酒。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2)*治思想:①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3)相关的思想内容:①强调“性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通过“修身”和“师法”,即教化来帮助人为善。②提出“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汉代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8.东汉初年,大思想家王充著《论衡》85篇,求真实,忌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9.道家思想:(1)代表人物: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王朝“守藏室之吏”,管理国家图书,著《道德经》(即《老子》)五千言,出函谷关不知所踪。(2)思想核心: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宇宙的原始状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自化”。(3)出自《道德经》的论述: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4)相关思想内容:①强调“道法自然”;②“贵柔”“守弱”。(1)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2)思想核心:自然无为,同样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最高范畴。(3)著作:《逍遥游》《齐物论》。(4)相关思想内容:提出“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途径,以虚静空明的心境感应外物,用师法自然的方式认知和评价客观世界。10.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差异:11.墨家思想:(1)代表人物:墨子,名翟,鲁国人。(2)代表著作:《墨子》(弟子编撰而成)。(3)代表阶级利益:代表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4)思想主张: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5)其他方面的贡献:①形式逻辑方面:提出了以“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②自然科学方面:几何学方面论述了点、线、面、圆的关系;力学方面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的关系等。12.儒学和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13.法家思想:(1)代表人物:韩非,韩国人。将“法、术、势”合为一体,集法家之大成。(2)代表著作:《韩非子》。(3)法家学说的论述:①商鞅的“法”:即君主的法令,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②申不害的“术”: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君主应知人用人,听言察实;③慎到的“势”:即君主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4)韩非法家的中心思想:“循名责实”、“信赏必罚”。(5)法治思想观念:①认为礼教、仁义及人的情感都破坏“法”的尊严,因而斥责儒家“以文乱法”,斥责墨家“以武犯禁”。②认为讲法必须严明,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认为“明主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难三》),这也就是李斯后来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来历。现预定年汉硕辅导名额,提前学习本年度授课视频知予老师ReadMore:真题班
汉硕8月真题解析班介绍[1]
汉硕8月真题解析班介绍[2]
8月真题解析班:北语篇
8月真题解析班:北大篇
8月真题解析班:北外篇
8月真题解析班:对外经贸+首师大篇
汉硕主观题解析班——答案解析示例
真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