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成为自汉代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学说,孔子的思想、人格、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20世纪以来,孔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焦点,思想界的每次论争,几乎都与孔子有一定的关联。由于孔子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儒学论争“不仅关涉到如何对待中国文化遗产与智慧资源,而且势必触及中国社会公众信仰问题”。作为国民教育主要知识载体的历史教科书对孔子儒学持何种态度?这种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国家与思想界的影响?从中大致可见*府与思想界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儒学等传统文化的立场,值得认真研究。
历史教科书是认识一个时代的思想与社会的重要资源,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是联结国家、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一个桥梁,其编写反映了国家*府、学者对历史资源的态度。清末民国时期是孔教成为问题的时期,本文尝试考察此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孔子形象的塑造,以期进一步了解孔子形象的演变。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之编写
清末教育改革,实行新式教育,把教育国民、培养新式人才看作救亡图存的关键,但仍把忠君和尊孔作为首要的教育方针。年,清*府《学务纲要》规定:“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年,清*府颁布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在历史教学目标上,强调要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3]尊孔是学校教育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民国成立,对教科书编写提出新的要求:“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提出“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年又提出“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宜尊孔以端其基,尚孟以致其用”,并以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要旨”代替民初教育宗旨。袁世凯之后的北洋*府的尊孔读经活动并未因袁世凯死去而结束,年章士钊任教育总长时,通令中小学生读经。
国民**府统一全国后,把学校的课程重新改组,使与*义不违背,教科图书,使与*义与教育宗旨适合。年,国民*全面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方针,强调“陶融儿童及青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试行新课程标准,该标准于年修正后正式实行。这里试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例。年初中历史教学目标首要两点是:“1.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2.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我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高扬民族主义,突出民族意识的培养成为该课程标准的中心,也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重点。整个南京国民*府时期的教科书编写,基本上都是以这个课程标准为基调,教科书的编写趋于模式化。
清末民国时期在教科书管理上,采取部编教材与审定民间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国定制”与“审定制”并行,而以“审定制”为主。*府设有专门的教科书编纂机构,但民间书局一直是编辑发行的主流。编历史教科书,大体上等于修史,才学识三者都需要。教科书编写除了受到*府教育*策的影响外,编者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对单本教科书的质量影响甚大。清末教科书的编者,大多接受过新式教育,是从旧到新的“过渡”人物,如章嵚、夏曾佑、刘师培等。章嵚著有《中华大历史》,《中国历史教科书》实为该书简本。后人在评述近代中国通史著述时,将章嵚与吕思勉等人并列,称章著历史的最大特色是“由君史到民史”之转变。夏曾佑《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后来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民国时期很多教科书编者,或为书局编译所的编辑,如金兆梓为中华书局资深编辑,编有多种教科书,仅历史教科书就有数种,多个版本;或为大学教师,其中不少为史学名家,如顾颉刚、吕思勉、周予同等人,他们编著的教科书,都有一定的影响,如顾颉刚《现代初中本国史》被誉为“一部很好的历史教材”;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以丰富的史实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这些知识分子,既是思想界的重要力量,又是联结国家与民众的重要媒介,许多*治与社会观念,实际上是经过他们的过滤与诠释,才传递给广大学生与普通民众。
二、清末教科书中的孔子形象
中国教科书的编写经历了一个从翻译、改编外国教科书到自行著述的过程。清末历史教科书首由日本翻译而来,其中《东洋史要》与《支那史要》有很大影响。《东洋史要》为桑原骘藏编著,初由东文学社于年译至中国,用作学堂教科书。《东洋史要》介绍孔子及其学说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孔子的生平与志向,强调孔子“有志光复”;二是孔子的思想与学说,指出儒学的大要在于“忠孝与仁道”;三是孔子编订六经,“叙《书》、传《礼记》、删《诗》、正《乐》、序《易》、笔削《春秋》,冀传其道于来世”;四是孔子的门人弟子,介绍了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孔子之孙有子思,作《中庸》以说‘诚’,未几而孟轲出,约后于孔子百数十年,著《孟子》,说仁义,唱性善。赵有荀况,生值战国末,稍后于孟子,作《荀子》,尚礼仪,唱性恶。是皆儒家之铮铮者”。书中特别指出:“孔子之道,永为中国*教之基,后世谓奉其教者为儒家。”
桑原的叙述基本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与《东洋史要》同期出版的《支那史要》的叙述也大致相同。孔子事迹主要源自《史记·孔子世家》和《论语》、《左传》等古籍,《东洋史要》与《支那史要》的资料也未出上书范围,所描绘的孔子形象与这些典籍中的孔子相近,肯定了孔子对中国*教的影响。
清末,文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是有较大影响的文化机构,编辑、发行了多种教科书。文明书局《中国历史教科书》对孔子生平事迹的介绍与桑原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提到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奉:“孔子没,历代帝王奉之为先师。释奠(祭也)用王者之礼,列《论语》于学官(学校之官)。”二是突出了孟子的地位:“孔孟之道,世称为儒学,为中国*教之根本(中国之*体学术多本于孔孟之道)。”突出孔子的先师地位,是历来尊孔以及孔子信仰在清末的延续,对孟子的尊崇则是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使然。孔门后人中,孟子和荀子对儒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孟子,自唐中后期以来,地位逐步上升,明朝时被谥为“亚圣”,在儒家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17]孔孟并重的现象,在文明书局另一种《中国历史教科书》中也是如此。
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最新教科书”系列,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由夏曾佑和姚祖义等分别编写。夏曾佑《中国历史》认为孔子出生为上古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孔子为中国*教之源:“中国之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治盛衰、人才升降、文章学问等,都受到孔子的深刻影响。夏曾佑作为今文经学家,推崇孔子可以理解。同时出版的姚祖义《中国历史教科书》对孔子叙述则有变化:“(孔子)生而好礼,及长,博学多能。当春秋时,欲大行其道,尝仕鲁,相定公,会齐侯于夹谷。齐人欲去盟,孔子以礼却之,又争还汶阳之田。凡相鲁三月,鲁大治。齐人惧,用女乐之计,使鲁去孔子。由是周游列国,十余年,道终不行,乃返鲁。修订六经,以示后世。其门弟子三千人,知名者七十二人。”这里只是介绍孔子生平,没有孔子与中国历史文化关系的评述。这种注重史实说明的写法也为当时一些教科书中所采用。
孔子儒学的巨大影响,当在于其与*治之结合,以致成为两千年来的统治意识形态。从这方面对孔子进行评价,首推章嵚《中国历史教科书》:“(孔子)祖述尧舜,其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为主,而归之于平天下,隐具有世界主义。而其言仍不出君主之范围。孟子名轲,宗之,以民为贵、君为轻,而归本于行井田、兴学校,又倡性善之说,以诱导世人。大抵孔孟之学说,皆以*治为前提,而归之于教育,其言颇平易可行,后世号为儒者。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该书省略了一般教科书常见的孔子生平介绍,侧重于孔子思想评析,特别指出孔子学说与君主之关联,对孔子学说与专制制度的结合颇有不满。
综上所述,清末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大致以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教科书对孔子尊崇有加,后期的孔子叙述多侧重于“客观”介绍,甚至有教科书对孔子采批评之势。孔子形象已经历了从圣人到历史人物的转变。
三、民国北京*府时期教科书中的孔子形象
民国初年,率先推出适合共和教育宗旨教科书的,是中华书局,其“中华教科书”几乎独占了当时的教科书市场。[21]中学历史为潘武、张相编,孔子叙述与前引章嵚《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介绍完全一样,可以说是章嵚孔子论述的照搬。[22]选取章嵚的教科书,可能是看中了章著中的反专制思想,符合民国的共和意旨。章嵚这套教科书在年又由中华书局修订再版,其批孔之意也被保留下来。
清末出现的对孔子进行客观的介绍而不加述评的做法,在此期教科书中较为普遍,孔子叙述大多放在“学术”一节中,从思想学术方面予以介绍。沈颐《中国历史讲义》说:“儒家者,北方思想之代表也,务实际,切人事,贵力行,重经验,修身齐家治国利群,实为其说之中坚。创之者则为孔子。”[23]将孔子作为北方学术之代表。赵玉森《历史》把儒家与道、墨诸家并列,说它们一起形成东周以来的学术昌明时代。[24]中国学术向分南北两派,南方以老子道家为代表,北方以孔子儒学为代表。孔子只是中国北方学术之代表,能否代表整个中国文化尚存疑问。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总结与继承了上古社会的文化传统。唯其如此,所以能够对后来文化产生深远影响。[25]世界书局《高中本国史》在介绍了儒家思想后指出:“其宗主为孔丘”,“其著作世传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修《春秋》,但《诗》《书》《礼》都是旧文,《乐》无文,《易传》是否全为孔子作品,也不可知。惟《春秋》为其手定。故研究孔子学说,在其著作中探究,比较困难。惟其弟子传记的《论语》,可作为最好参考”。[26]直呼孔子为孔丘,在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极为少见。③该书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从根本上动摇孔子的历史地位。
这一时期,思想界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是其口号之一。陈独秀、李大钊等反孔人士也注意从孔子思想的本意出发,厘清孔子思想与孔子后学的差异,这种做法为一些教科书所继承。顾颉刚、王钟麒《现代初中本国史》特别提到孔子思想被后世误解与利用:“影响到后世,竟被那辈自托于儒者的播弄,竟把名分看得太重,等威辨得太明,只有片面的伦理,以上陵下了。桀黠的君相,便假以自便,硬抬孔子,于是孔子的尊严愈益隆重,而实际上不任礼法束缚的人们还是止不住他们的反动,——任情放浪。直到现在,孔子还背着许多冤枉的恶名。”[27]孔子被儒生和君主们利用,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顾颉刚在区别真假孔子的同时对孔子寓含批评。王钟麒独撰的《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也是如此。[28]
在肯定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时,往往注意到孔子整理古代典籍、兴办教育的功劳,以及其博学多才、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金兆梓就赞扬孔子热心救国的努力:“孔子本一热心救国之士,故不欲徒托空言,而思见诸实事。周游列国凡十三年,卒未遇行道机会,乃返身从事教育。尽以其学普及之于一切阶级。周末学术思想因以大盛,而孔子亦遂为当世大师。”孔子编订六经,“为后世人人必读之书。故今言中国学术——甚至一切文化——者,无不举之以为代表”。孔子要改正当时繁缛之虚礼,对礼所养成之阶级制,深为不满,所以倡正名主义,使统治阶级不得假托礼制以行暴*。孔子学说对中国文化更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说盖支配中国人心者,垂二千余年。”[29]金兆梓编著的多种历史教科书中,对孔子都较为推崇。
金兆梓的孔子叙述可以看作是对孔子的辩护,与顾颉刚等人试图还孔子本来面目的努力是一致的。但是,肯定孔子,还须回应孔子儒学与专制制度之关系,而这正是儒学受攻击的关键所在。由于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叙述逐渐凸显。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在“客观”地介绍了孔子及其学说之后说到:“孔子没后,儒家出了两派,一是孟轲,主张性善说,以为人类本性,都是善的,都可以成圣贤。一是荀况,主张性恶说,以为人类天性喜好争利,只因被礼法缚住了,才不敢作恶。两说都和孔子有点不同,但是又都说得有理。孟子又抑制君权,说民为贵君为轻,可见思想的进步了。”[30]与清末孟子作为“亚圣”受到重视不同,此期孟子是作为反对专制、伸张民权的代表出现的。
与清末相比,除了继续注重从史实方面介绍孔子外,北京*府时期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有两个变化:一是注意区别孔子学说与孔子后学,试图厘分“真假孔子”;一是注重发掘孟子思想中的民本因素,说明儒学的反专制思想。这些变化,在当时情境下,不啻是为儒学辩护。
四、年代后教科书中的孔子形象
国民*统一全国后,实行新课程标准,为适应新教育宗旨,年代初出现了新编教科书的热潮。一些教科书对孔子则多了肯定的评述。“(孔子)抱着积极救世的决心,他相信天下必致太平,他主张用仁义建树人格,用礼仪范束私欲,用诗歌陶冶性情。他虽觉得这社会不可救药,然非给予救药不可。所以他虽然少有从事*治的机会,但终是热心诲育青年,栖栖皇皇地奔走。可惜奔走了一生,没有人用他以展他的抱负,到晚年,他只有把精力用在删定纂修方面”。[31]孔子游历各国,推销自己的*治主张,各国多不用,继而从事教育。前期教科书叙及此点时,往往体现出孔子的不得志,兴办私学也是无奈之举;此时则是宣扬孔子的热心救国,兴办教育也是孔子救国情怀的延续。
注意到孔子办学、整理古代典籍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意义,此前教科书中也多述及,不同于以往的客观陈述,此时的叙述普遍多了种温情的敬意。[32]这一时期的孔子介绍,依然难以回避儒家思想与专制制度之关系,这是关乎孔子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孟子民本思想成为儒学反专制的重要例证。“(孔子)游历各国,君主多不能用他,他因此回家教授学生,亲自删定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传给后代。后百余年,孟子出,追踪孔子,讲仁义,说民为贵君为轻,为提倡民权的第一人”。孟子提倡民权,在年代教科书中也有论述,不过在这里却多了另一种含义。联系到孟子的提倡民权,孔子不为君主所用,隐含着不和君主合作,甚至有种反君权的意识。该书进而写道:“孔孟学说,至今为学者多崇仰”,“我国国民性仁爱和平,是受着这派学说的影响”。[33]
厘清儒学与专制之关系,除了高扬孟子民本思想外,重要的是对孔子学说的重新解释。这在前引顾颉刚与金兆梓等人的教科书中就已开始,到年代更为普遍。《朱氏初中本国史》认为,孔子“以‘仁’为宗,以‘忠’‘恕’为为人之道,改正当时繁缛的虚礼。又倡‘正名’主义,使治者阶级,不得假托礼制,以逞其横暴。他的作《春秋》,便是‘正名’主义的表现”。这里,“忠恕”和“正名”都有着矫正时弊、限制统治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