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对孔子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从非理性的大批判到有理性且有真情实感的尊重,我们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孔子是世界文化的伟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总结了他身前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开启了他身后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对孔子的尊重,其实也就是对文明的尊重,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在我国历史上,凡乱世,孔子被打倒,遭到贬损;凡治世,孔子则被请回来,受到尊重。刘邦曾极度轻蔑、侮辱儒生,后来听从贤人劝诫,尊重儒生,到曲阜礼敬、礼拜孔子。他经历了从马上打天下到马下坐天下的转折。“文革”时期的非理性的大批判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孔子的形象与思想被糟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那时我们的教育也堕落到最愚昧、最糟糕的地步,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受教育者得不到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大家回顾一下年“批孔运动”甚嚣尘上时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的状况,“白卷先生”成为英雄,是非颠倒,名言淆乱,那真是不堪回首。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们从高层次上回归到孔子,有了真切的文化认同,我们的教育、文化及各项事业重新蒸蒸日上,并在此基础上走向世界,积极进行文明对话。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和传统文化。
对孔子的态度是一标尺,尤其在我们教育界。因为孔子是最伟大的教师,尊重孔子就是尊重教师。没有对教师的尊重,就没有起码的正常的教育活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非常丰富,至今仍极有价值与意义,我们可以做创造性阐发与创新性发展。以下我拟从博雅教育、国学经典教育、学以做人、孔子思想及其方法论、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五个方面略抒己见。
一
博雅教育
孔子以六艺之学、六艺之教来教学生。六艺的一种解读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另一种解读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的教育观,特别强调博而雅。他说:“志于道(有理想信念),据于德(有道德情操),依于仁(有仁爱之心),游于艺(有扎实学识)。”君子一心向道,根据天赋予人的内在德性,依凭爱人之仁心的养育与推广,优游于诗词歌赋、棋琴书画之中。他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提倡诗书礼乐之教,让弟子在诗书礼乐中成长。孔夫子让学生们涵养、陶冶于诗书礼乐的教化之中,养成健全的人格。
国学中有很多内容及教育方式,属于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养的范畴,中国传统文人很看重个体人的生存品位与品质,很重视人文、艺术的熏陶和修养,其中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教育重在人的心性、性情的养育,努力培养学生成就君子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是特别重要的。
蔡元培的“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理念非常了不起,他主张德、智、体、美全面综合发展,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推动中国教育、学术思想、社会文化的变革。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一颗璀璨的启明星和旷世奇才。他共育有九个孩子,五男四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是性情中人,热爱家庭,喜欢小孩子,尤其对女儿情有独钟。他最喜欢大女儿梁思顺,现存的他给梁思顺的数百封书信,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父爱。在他的精心培植下,儿女们个个成材。长子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他们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温馨,他们考察欧洲的经典建筑,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梁启超在书信里指导他们写游记:“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成为极有价值的作品。”他与子女做朋友。他说,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梁启超自己学贯中西,他悉心教育子女从中西文化的优长中吸取营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特重国民的素质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教育方针与体制上肯定了我们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开始,广泛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化,学会互赏互鉴。
对青少年来说,除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为重要,在中国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要造成一种氛围,要把学习、借鉴中外文化与文明,渗透、贯穿在儿童、少年、青年乃至成年、老年教育之始终。
我们强调开卷有益,希望国民虚心学习,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在这里,外国文化不仅指西方,还应包括印度、埃及、阿拉伯、东亚等,包括全球各族群的古今文化、宗教,如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从地域上说,除欧洲、北美,还应包括亚洲、非洲、南美、大洋洲等。我们要了解中国,一定要读“四书五经”和《老子》《庄子》《坛经》;要了解印度,一定要读《吠陀经》《奥义书》;要了解阿拉伯,一定要读《古兰经》;要了解西方,一定要读《新约全书》《旧约全书》。
法国的小学、中学的国文教育,注重本土文化思想的训练,中学生即开始学笛卡儿、马勒伯郎士的哲学及孟德斯鸠、卢梭的*治学等。法国的哲学名篇进入了他们的中学教材,也进入了他们的“高考”试卷,为什么我们中学生的教材鲜有我们古代哲学的经典原著?
法国对所有大学生的国文教育,重视古典学,即古典语言和希腊、罗马的典籍,及有关宗教、历史、哲学、伦理、*治、经济等古典著作的阅读。现代欧美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反复受到上述古典的教育,浸润于其中。
现在我们各大学都仿效西方有了通识教育,但我们的通识课程只是一些概论、通论,或通专论、通专史,而西方的通识教育,也叫博雅教育,主要是西方及世界各文明的经典教育。与概论教育不一样,经典教育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前者是封闭灌输式的,后者是开放启发式的。
斯坦福大学明确以博雅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目标,该校要求同学们不局限于一个专业,要有广博的知识与修养,要“均匀”,即接触不同学科,同时了解不同文化的经典、观念与价值。该校规定学生在下列9个领域中选修11门课(每一门至少3学分):(1)文化、观念及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以上为文化核心课程);(4)数理科学;(5)自然科学;(6)科技及应用科学(以上为科学核心课程);(7)文学及艺术;(8)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9)社会及行为科学(以上为人文及社会科学核心课程)。以上每一领域中的课程,基本上都是经典导读,其课程名称为:荷马的《奥德赛》或《伊利亚特》,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著作选或其《伦理学》《*治学》,《圣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国思想家孔子著作选读或《论语》,中国道家哲学选读或老子的《道德经》,《孟子》选读,《庄子》选读,马丁?路德著作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弥尔顿的《失乐园》,蒙田散文选,但丁的《神曲》,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及《暴风雨》,牛顿著作选,达尔文著作选或《物种起源》,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或马克思的《共产*宣言》或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儿的《方法论》《沉思录》,洛克的《*府论》,霍布斯的《利维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古兰经》,《艺术史》及《世界文明》等。
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是非常有名的。该校大学生的毕业学分中有一半以上是涵盖六个领域(人文类、外国语文类、数理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明研究类)的通识课程,名为共同核心课程,学生必修21门课,分量很重。
哈佛大学的传统也是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哈佛的理念是:最佳教育是开放式、创造性教育,不仅应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原创性的思想与能力,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善于深思熟虑,有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洞察力,成为具有自由人格的、完美的、成功的人。哈佛本科生在校四年中,除在一个主要领域中学习外,也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该校不少教授强调人文学习的重要性,主张理解、吸收不同的价值观念。大学本科生必修8—10门课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主要领域有: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考、科学与社会分析,并须修习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及外国语文。
博雅教育近三十年来在我国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应总结经验,借鉴、参考西方的方案,让我们的大中小学教育更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把提升师生的素养落到实处。
二
国学经典教育
我们积极引进、学习西方,是必要的,但我们有五千年中国文化的积累,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有对自己文化的深切理解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文化或文明对话的前提是文化或文明的自觉与自信。自信不是盲目的,是以自觉为基础的。我们一定要深度理解自家文化的根源与发展、正面与负面、辉煌与包袱。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一个中国人,也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同时对基本经典下过功夫。古代文人必读的《左传》《孟子》《庄子》《离骚》(或《左传》《史记》《庄子》《离骚》),都是基础。“五经”或“十三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底,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的一定要读经。让我们引导孩子们循序渐进,慢慢地学习、欣赏、借鉴中国和外国古今的文化及其经典,并且终身有读书、学习、思考问题的习惯。
大家可以找一本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来读,朱先生对《说文解字》、“四书五经”,以及几部史书,比如《战国策》《史记》《汉书》,还有诸子、辞赋、诗文等都做了一些介绍。作为中国人,有了解中华文化的义务,因此建议大家把朱自清当年在清华讲国学的小书带在身边。小书不小,大家写小书尤其耐读,这本《经典常谈》建议大家成为手边书。
“四书五经”是国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要了解国学,要读懂汉字,不要听外面社会上的一些人胡说八道,他们认字都不会,读音都不会。现在街市上的所谓国学,有一些是歪门邪道,哗众取宠,只为敛财、赚钱。还有百家讲堂,在一定时期有作用,但长期下来以后没有什么影响力。媒体有的时候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票房价值,可能会放弃真正的精神文化内涵。所以各位可以自学,了解一些古文字,由小学进入经学,读真正耐读的书。了解国学,我们要读一点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张之洞的《輶轩语》。轩是古代使臣坐的轻车,是导引者的意思,这本书是导引大家读古书的书,后来张之洞有《书目答问》《劝学篇》等。姚鼐编了《古文辞类纂》(古文有很多文体,有很多名篇,都选编进来了)。曾国藩在他的基础之上,编了《经史百家杂钞》。还有钱穆的《学籥》。大体上是集合了一些名篇。今天应该给大一的学生开一门国文的课程。当年在西南联大时,由朱自清亲自讲大一国文都是选的名篇。当时大一的各科学生,国文基础都很好。张之洞的《輶轩语》《书目答问》很有价值。梁启超留学日本的时候,用他明快的笔触把西方思想传到中国,像少年毛泽东、共产*的一代创始人都接受过他的影响。他说,他读了张之洞的《輶轩语》这几本书以后,才知道天地间有所谓学问。张之洞讲,学古学要讲先行后文,言行一致。语有语行,有语学,有语文,要把德行谨厚、立志远大、砥砺气节、习尚俭朴这些做人之道作为学习的第一条。人首先要学语行,然后才是语学和语文。语学就是经史子集怎么读,语文才是诗赋、策论、古文等等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是说的入门怎么入。
今天我们知道,西方人只有散文、小说、诗歌,照搬西方的中国文学史就把古代诸文体都不要了,纳入西方人的框框中,中国文学史只有小说、散文、诗歌了。但汉赋、传志等,很多很多文体就没有办法放了。像汉赋,既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也不是小说,赋是独特的一个文体,这个文体在西化之后已经没有地位了。所以《经史百家杂钞》就有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等类型。
梁启超先生说国学入门书有二十五种,今天已经不能把它们作为入门书了,作为国学班研究生看能不能读到其中的一部分。经部里有《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等。史部里有《战国策》、“前四史”与《资治通鉴》等。子部里有《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集部有《楚辞》《文选》等大家的作品。
大概说过去是常识层面、入门层面的东西,今天可能要到研究生、博士生阶段才能真正地读一点。黄侃先生指出国学入门书二十五种:经学十五书,为“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为《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为《庄子》《荀子》;集部二书,为《文选》《文心雕龙》;还有小学二书,为《说文》《广韵》。
我们认为,国学并不是封闭的,中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包括历朝历代消化吸收的外来各种思想,而经学是国学的重中之重,清代人主张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大家不要听一些旁门左道,要老老实实学国学,从古汉语、古文字训练开始。国学的内核是基本的精神价值。
二十多年来,民间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持续不断,表明国人对于了解国学的迫切需求。相应地,各地区各学校实际上也在开展国学教育。当然,国学热不免鱼龙混杂,需要我们积极引导,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既然国民需要、渴求了解国学,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神与经典,那我们体制内的学校里的国学教育就应当系统开展起来。特别是,国学的基本经典应当系统地、分别地、循序渐进地纳入大中小学的教材中。我们要好好研究,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若干代,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接受国学基本经典的教育,这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
学以做人
学国学不是目的,国学与人生密切联系,学国学是为了做人,为了走正道,贞定、丰富我们的人生。
蔡元培在民国初年给中学生写修身教材,又为到法国去打工的华工写了讲义,讲如何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转化为近现代的公民道德。
有人说,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国学似乎并无用处。但我们认为,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并不矛盾。陈寅恪说:“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我们体认得越深,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越丰厚,就越能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越能学得西方等外来文化之真,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现时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构建新的中华文明。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要经世致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现代化的事业服务。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瓶颈是国民文化素养较低,这使我们十分汗颜。这说明文化的教养、陶冶、浸润,要下气力。所以今天讲学习一点国学,或者学习国学中的重要方面的儒学,有提升人的文化品格、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意义。
我们说说国学与人格成长的关系。
《四书》是宋代以后流行的书,如果我们看宋代之前,流行最多的话语是什么?或者说点击率最高的词汇是什么?是“五经”“周孔”。宋代以后点击率最高的词汇应该是“四书”“孔孟”。宋代以前是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宋代以后是一个相对平民化的社会,有了世界上当年最大的城市,有了行会、帮会,有了平民化的过程。为了适应这个过程,知识分子挑出比较简易的《四书》成为精神形态,所以在民间流行的就不能是“五经”了,“五经”较难读。后来《四书》流行开来。
《四书》表达的是孔夫子以“仁爱”为中心的思想系统。“仁义礼智信”五常以及四维八德,成为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历朝历代的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老百姓就是按这个信念在生活。你看老百姓的信念是怎么形成的,是精英文化不断通过一些浅近的蒙学读物,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以及一些文学作品,慢慢把这些价值下移到民间的。
孔子讲仁爱,泛爱众,也就是韩愈讲的“博爱之谓仁”。《四书》关于仁德、仁爱、仁义,讲道义、讲礼仪、讲信用等内容,深深扎根在百姓中。梁启超先生讲,这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它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很多格言,一部分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意识。我们要不和这社会共同意识相隔阂,就要了解《四书》,它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道。
下面讲一个现代人白方礼老人,他是天津蹬三轮车的老工人。他把自己四个孩子中的三个孩子培养出来,上了大学。76岁那一年退休了,他回到河北老家,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发现老家还有很多孩子不能读书。他又回到天津,继续蹬三轮车。他成立了一个董事会、一个公司,其实是搞捐献的。他把自己蹬三轮车的血汗钱不断捐献给天津市中小学的贫困生,后来也捐献给大学,一生捐献了35万块钱,都是血汗钱。一直到快九十岁,他跟他的女儿说,我实在蹬不动了。后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给他写的评语说: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做慈善,我们很敬佩,有人捐一个亿,有人捐几千万,这很好,但这是做慈善。而白方礼老人呢,他就是圣人!所以我们看底层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长期以来形成的是中国的平民化的、草根性的国学。
我们讲的国学是这样一种国学:它是国家底层的老百姓,哪怕是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老百姓,他所信奉的,作为生活信念的,作为行动指南的东西。大家可以读一下这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中国精神,它是通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这些蒙学读物,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俗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规范。今天为什么要提倡乡村儒学、社区儒学,就是要让儒学重回大众生活,因为它本来就在大众生活中。
我们看《三字经》。其实《三字经》里很有学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开始的这两段,二十四个字,包含有孔子、孟子、荀子不同的人性思想。孔子讲“性近习远”,人的本性都差不多,由于习惯不一样,结果两个人差别很大。孟子讲人性本善,是讲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差别。荀子讲性恶,人和动物一样,他讲一定要加强礼仪的训练,加强后天的教育和训练。孟子讲超越层,荀子讲经验层。所以我们看,其实在《三字经》里面,包含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内涵,不过古人很巧妙地把它用朗朗上口的语言说出来。
有很多人反对《弟子规》,好像学《弟子规》就把孩子培养成奴隶性格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弟子规》就是讲生活要有规矩。《弟子规》开宗明义第一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来自《论语》的一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说我们要尊重父母、尊重兄长,我们做事要谨信,我们要广泛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行有余力的时候就学文化知识。《弟子规》就以此为纲。第一章是孝悌,第二章是谨信,然后讲泛爱众而亲仁,最后讲学习文化等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就是爱卫生、爱干净,这也是尊重人或者自尊的一个前提。然后讲:“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斗闹场不要去。到人家家里去,“将入门,问孰存”,问人家家里有人吗,教人到别人家里去的礼仪。过去开门有开门的礼仪,进门有进门的礼仪。进门的时候,看到后面还有人进来,我们就把门稍微支一下,等待着后面的人进来,后面人上前再把门支一下。古今中外,待人接物很多都是相通的,具体礼仪可能不一样,但尊重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弟子规》里面,大量是这样一些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的内容。还有日常伦理,如“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等。天津南开中学有四十个字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气象在今天好像只讲空气、天气的气候,过去是讲人的形体、肢体语言、颜容展示出的风貌、品格、境界。一个人要变化气质,不要骄傲,不要暴躁,不要怠慢。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暴戾之气的发泄,这对人的身心很有伤害。我们平常都要培养勿傲、勿暴、勿怠的气象。颜容要和气、安静、庄敬。南京夫子庙小学校训:“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对青少年的教育,要从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使他们学会自重并尊人。今天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上海有一个单亲妈妈,在上海打几份工,含辛茹苦培养独子到日本学习。可那位青年在日本不好好学习,于是他妈妈要断供,让他回来找工作。后来他在上海机场,对接他的妈妈连刺了九刀。教育家们讨论这样一件事情。我看,今天教育的问题在于我们定位为成才的教育,而不是定位为成人的教育。我们的知识教育偏胜,德性教育不足,没有把人格培养作为一个目的,所以对于道德、对于性情、对于修养的训练、培养缺失。我教书几十年,阅人不少。我发现很多孩子出校门以后能不能成才,不仅在于他的智商怎样。同学们智商都不错,但还要培养情商。一个人能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要有一定的智商,更要有一定的情商。所以我们强调的是成人的教育,我们不能把教育当成是片面的成才的教育,我们强调德性的教育,强调心灵的教育,强调心性情才的整体性培养,不是那些大话、空话,也不是一种单面的教育。过去古人培养子弟,哪怕是富家子弟都是从这方面来培养的。大家到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去看看,对孩子们的培养就是一部《朱伯庐治家格言》。这本书在传统社会影响很大。其中讲到晚上关门锁户,子弟要亲力亲为。为什么?就是培养他的能力和担当意识,而进行事务性锻炼。“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饿过肚子的人,穿过补丁衣服的人,才知道粮食、衣物的珍贵,所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但勤俭是培养人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弘一大师谈做人,有以下十大要诀需谨记:(1)虚心。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2)慎独。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3)宽厚。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4)吃亏。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5)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6)不说人过。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7)不文己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8)不覆己过。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9)闻谤不辩。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10)不嗔。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做人,做一个正直、健康、有爱心、有道德的人,是为学的目的。弘一大师讲的做人的十点,值得我们借鉴。四
孔子思想及其方法论
我们再回到开头,讲讲孔子,他是万世师表!
为什么孔子是世界文化的伟人、中国文化的伟人?雅斯贝尔斯把孔子放在不同文化代表之首。他说,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即轴心文明时代,出现了很多的文化大师,像以色列的先知、中国的诸子百家、印度的佛陀等思想巨人,他强调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的意义。我们的文化在四百多年前成为西方人钦慕的对象,包括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他们把“中国”“道德”“孔子”“和平”这几个词画上等号。中国文化当时对西方启蒙运动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是道德文明、和平主义、文官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因为西方等级森严,中国的等级流动快,是靠教育实现的,以教育的公平达到*治的公平。所以传教士把中国文化传到西方以后,促成了西方的启蒙运动。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仁德
孔子之前的书上出现最多的是“礼”字。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出现最多的是“仁”字。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没有仁德,再多的礼乐又怎样呢?孔子在礼乐文化中提扬起仁德,成为中国人文思想核心的价值。
仁爱的“仁”就是感同身受,身心不二,生命的感通。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礼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每个人遵守社会规范和秩序,都要克服自己的欲望、欲念,使得大家共存共处,所以遵守社会生活的秩序和规范的过程,也是学习仁德的一个过程。樊迟向孔子请教仁德,孔子简单地回答是“爱人”。什么是智德?就是知人。当领导的知人善任,是他的智慧。“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不是实行仁德,是自我命令的结果,而不是他人对你主宰的结果。也就是说,道德自由是最高的自由。在孔夫子谈到仁德这些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仁德的自觉、道德的自觉,这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灵魂的灵魂。
所有世界上伟大的宗教文化无不以爱来立教,基督的博爱,佛教的慈悲,儒家的仁爱。孔夫子的思想如果用简单的话来表达,他的核心是什么内容?我举出这两章,仁德思想的一体两编。第一章讲的是积极层面的仁德,是忠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德是什么?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夫”是语首的语气词,“者”是停顿词,后面这句话是解释前面的“仁”的。就是说,自己想要站立起来,也要想到周遭的人,其他的人,不认识的人,他们也想要站立起来,我自己想要通达于世,在这个社会上为社会所重用,我也要想到自己周遭的人,他们也想通达起来,因此我们从最近的地方打譬语,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也就是从我做起,时时刻刻忠诚地奉献。这是讲忠德,这是仁德第一层意思。
仁德另一层意思是什么?孔子门下最会经商的弟子子贡向他请教,说老师有没有一句话让我终身奉行的呢?老师说,那不就是恕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我自己最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别人。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平时最不想要的是什么?最不想要的是别人对我的不尊重,别人对我的羞辱,别人弄得你很难堪,所以我也不这样对待别人。
我们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性。正向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向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面一条讲的是忠德,要有所为,下面讲的是恕德,要有所不为。不要把不尊重人、羞辱人,强加于别人。西方的一些*客,骂中国没有给世界提供价值观。他们是罔顾历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中国的和平主义、中国的人道精神,早就进入世界各种《人权宣言》之中。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人权宣言》就接受了孔子思想,就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写进去了。联合国的《人权宣言》,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张伯苓的弟弟)是起草小组副组长,起了很大作用。他把中国思想、儒家思想引入到世界《人权宣言》中。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提出了两条做人的基本原则、四条做人的底线伦理。四条做人的底线伦理即“不偷盗、不奸淫、不杀人、不说谎”。前三条是法律强迫我们必须做到的。“不说谎”是道德要求,即诚信。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人必须把人当人看”,哪怕是战俘、囚犯也要把他当人来对待。第二条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黄金律,是孔子对世界文化价值观最重要的贡献。孔夫子因材施教,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很会教育子弟,有一次看到他晚年的弟子曾参和一些同学在聊天,他走过去面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同学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曾参回答:“唯。”这时孔子就离开了,他认为让同学去教育同学,效果比老师教育同学更好。同学问:“何谓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同学们只知道孔夫子博学多才,不知道孔夫子有一个中心思想,只有曾子知道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德、仁爱,它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忠,一方面是恕。忠就是尽己之心,奉献给大家,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事业,奉献给民族。恕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的前提,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这叫作恕道。所以忠恕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仁德的整体思想。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坎坎坷坷,作为君子不要埋怨客观环境,老老实实下学上达,老老实实读书、做学问,修身养性。大家知道《论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是“学”。所以孔子之道是人文的学习修养。他讲的学是“为己之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为人之学”。“为己之学”就是自己受用的。我们老老实实地学习,上达天德,知我者只有上天。所以《论语》第一个字是“学”,强调学习做人。
大家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梁启超先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国学教授,他提议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人要不断地进取,同时还要有一种精神,就是承载的精神,不能只领导别人,还要被别人所领导。现在的同学们还要有被接受、被领导的修养,和大家共事的一种修养,要有一种被接受性。乾德和坤德,阴阳和合,人的精神也是两方面,一方面要自强不息,另一方面要宽恕、宽容、包容。
儒家的精神还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仁孟义,这是中国文化历朝历代正气歌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仁人志士都有一种献身精神,在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员的修养》,把这些都作为共产*员的基本道德纳入进来。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夫。”“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内容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员的修养》中都引用了,且有大量关于大丈夫精神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论述。这是共产*人的精神情怀,也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研究生所应有的情怀。
(二)孔子的天道、天命观
孔子核心思想仁学的背景是他的天道天命观,这是终极信仰。
人之为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向往,即终极的最后的关怀,支撑生命的信仰信念。孔子继承了三代大传统的天命观念,如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一方面保留了天的神秘性和对于天、天命的信仰、敬畏,另一方面又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帝、天命只与天子、诸侯、大夫等贵族阶级有关的看法,而使每一君子直接地面对天帝,在人生的道路上去“畏天命”,进而“知天命”,这就肯定了个人所具有的宗教性的要求。
孔子为什么要反复申言对天的信仰和对天命的敬畏呢?在这里,“天”关涉到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首先是宗教性和道德性。他通过生命的途程与体验,来体悟天命与人之自由的关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上古宗教的改造,正是把超越与内在结合起来了。如说“命”只是外在的命运的话,那么“天命”常常关系到内在。一个能够驾驭生活、驾驭世间外在力量并全面发展人的内在本性的人,一个积累了一定的生命体验(例如五十岁左右)的人,才能逐渐体悟到天所禀赋给人的性分,直接面对每个人的命运或局限,并对天道、天命和道德人格典范有所敬畏,而又积极地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一切,包括救民于水火,博施济众,修己安人,杀身成仁。这就把天做主宰转化为人做主宰了。宋国司马桓魋想要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在匡地被人拘禁,他心地坦然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天命论的题中应有之义。这说明在孔子那里,天命论不是被动、宿命的。相反,有道君子以天降大任大命为自我的担当,以一身正气系天下兴亡之责、文化神州的安危和人文传统的延续。这是孔子及孔子以后的大思想家、大儒和志士仁人的品格。这就是终极承担的意识!
孔子把对超越之天的敬畏与主体内在的道德律令结合起来,把宗教性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性。孟子曾经引述过孔子对《诗经·大雅·烝民》之“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的解释。“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孔子以此诗为“知道”之诗,肯定天生育了众民,是人之源泉;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和规律;人所秉执的常道,是趋向美好的道德,即天赋予了人以善良的天性。天下贯于人的心性之中。天不仅是人的信仰对象,不仅是一切价值的源头,而且也是人可以上达的境界。人本着自己的天性,在道德实践的工夫中可以内在地达到这一境界。
孔子强调要在人事活动中,特别是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于此,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正因为生命有了这一超越的理据,所以儒者才有了积极有为的担当意识和超越生死的洒脱态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未知生,焉知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等等。由此我们可知儒家对于人格尊严的重视、强调与维护。孔子思想并不是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的,只是一些俗世伦理或常识道德。如上所说,孔子的人性、天命、天道的思想有深刻的哲学色彩与终极关怀的内容。所以,儒家中人,与佛教、道教中人是相通的,都是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三)孔子的方法论
孔子有一系列的人性修养方法、教育方法、思想方法,并提出了方法论的诸原则。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性”与“习”比照,他肯定人的品质差异往往在“习”而不在“性”,认为后天文化教育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有了较大的差别。这是“有教无类”和“举贤才”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导向的环境影响,它的力量比一般自发的环境影响的力量更强。这就肯定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论道德教育、知识教育都是如此。作为一位教育大师,他看到了人的性情和人的智力的某些先天的差异,承认有“上智”与“下愚”的区别。他强调“学而知之”,无论就经验知识之知或道德之知来说,主要还是靠后天的习得与反复训练,不断解蔽。孔子现身说法:“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知性、德性两方面,他向慕古代圣贤的人格和文化遗产典籍,勤奋敏捷地学习、体验。孔子还说:爱好仁德而不好学习,容易被人愚弄;好耍聪明而不好学习,容易放荡不羁;秉性诚实而不好学习,容易被人利用使自己受害;过于直率而不好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好学习,容易闹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好学习,其弊病在狂妄自恃。孔子指出,如果人们不接受后天的教育,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形成仁、智、信、直、勇、刚等各种好的品质,或者使有这种品质的人渐渐流向片面,产生愚、荡、贼、绞、乱、狂等不良后果。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他主张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他提倡学无常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包括观察、学习别人正反面的经验。他很虚心,“每事问”,又提倡老实坦诚的学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他强调学习要反复温习与实践:“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主张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强调多闻多见,善于存疑,不匆忙下结论,不盲干:“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悔。”
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举一反三”等词即由此而来。教师就是要善于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但尚不十分明确、表达不出来时予以开导,然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起学生追问并自己得出创造性的结论。这就是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孔子还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即从不同学生个人的性情、学习程度、实际水平、专长、偏好和优缺点出发,因人因时而异,运用启发诱导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帮助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子路果敢决断且鲁莽,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夏迟缓,孔子都了如指掌。同样问仁、问孝,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复。他不仅启发开诱学生的智力,尤其启发开诱学生内在的德性。
在思想方法上,孔子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偏执。“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为了防止私意揣测、绝对肯定、拘泥错谬、自以为是。在一般方法论上,孔子主张“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学。“庸”有三义,一是“平常”,一是“不易”,一是“用”。“中”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是颛孙师,即子张。商是卜商,即子夏。子张处事有点过分,子夏处事有些赶不上,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文质关系上,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文质关系的中道。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孔子的弟子说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性情、仪表上的中道。中庸之道不是不要原则,不是迎合所有的人,那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随时符合标准,那标准其实也是与时迁移的。如果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礼”是标准与原则的话,“时中”的要求是指与时偕行,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立于礼”,符合礼,不是机械地拘执僵死的教条、规范。孔子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的思想,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其“中和”“中庸”的原则在美学和艺术学上也有反映。孔子赞美《韶》《武》等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原则。据近年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孔子说:“诗无吝志,乐无吝情,文无吝言。”吝,含有舍不得的意思。这里讲《诗》的目的与功能,是把藏而未达的志,未发的情、言抒发出来。孔子讨论了《葛覃》《关雎》等国风中十多篇歌咏“情爱”的名篇,称道“情爱”思想的抒发。他说《葛覃》这首诗感念老师、父母,从中可以看出早期民间淳朴的民风、民性。“见其美,必欲反”,即返回源头,报答养育之恩。关于《关雎》,孔子指出“以色喻于礼”,“反纳于礼”,即把好色之心引导到礼的节度之内,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主张相呼应。
孔子有“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即不断地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启发问题,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统一平衡的契机,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辩证综合。这些方法论值得我们重视。
以上四部分是分别说教育的四性,第一部分博雅教育讲开放性,即对外开放。第二部分国学经典教育讲主体性,即守住本己。第三部分学以做人讲内在性,即内在心性上的修身功夫,真正起作用。第四部分孔子思想及其方法论讲根源性,从高层次回归孔子原点。
五
在新时代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于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现场有人问,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怎样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总书记的回答宕开一笔,推本溯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全*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指出该工程的核心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并提出了总体目标:“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年3月3日下午,全国*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个走进人民大会堂的“部长通道”,陈宝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筑魂”“为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这件事说起来实际上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叫作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都覆盖。为什么?因为我们把这一项工作看作是一个固本的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不断绝的一个重大支撑。
第二句话是要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因为我们把这件事看成是一个筑魂的工程,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
第三句话是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为我们把这件事看是成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
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者郭齐家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原副会长。)
本文选自《教育史研究》年第2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