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通海县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全县人民过一个平安、喜庆、祥和的春节。
2月5日,大年初一,春光明媚,通海县城锣鼓掀天、热闹非凡,通海县新春文体系列活动之一的民俗文化展演吸引了多达3万余人的当地群众和八方游客前来观赏。当天下午1点,来自全县各地的余人的展演队伍从延龄路出发,开始了高台、高脚狮子、龙灯、彩船、腰鼓、秧歌等精彩纷呈的展演。
展演队伍中,最为抢眼的当数高台。通海高台至今已有多年历史,高台表演取材于戏剧、历史小说、典故、传奇等,集雕塑、绘画、篾扎、铁艺、木艺等艺术于一身,成为富有戏剧性、故事性,可移动的立体舞台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艺术内容生动,结构精巧,每座高台既有画面的连续性,又反映出历史或现实最精彩的一瞬间,每一座高台就是一个可移动的小舞台。当天共展演了“杞湖颂”、“黛玉葬花”、“吕布戏貂蝉”等8台高台。
城乡欢腾唱和谐,百姓同乐笑开颜。锣鼓敲起来,金龙舞起来,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节目演得精彩纷呈,观众看得有滋有味,整个展演活动沿线人山人海。观众们更是用手机、相机记录下同家人、朋友的欢乐瞬间,捕捉通海民俗文化剪影,分享礼乐名邦的浓浓年味。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来欣赏通海传统的民俗表演,通海的房子越来越好,民族文化也传承得越来越好,说明通海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游客杨增福说。
“春节大家都很高兴,我们每年都来看高台展演,每年一次,是难得的机会。”游客师大爹说。
“我是来自江西的,第一次领略这边的少数民族风情,挺好看的,年味挺浓的,很少见。”江西游客吕先生说。
春节期间,晴好天气、活动丰富和前期大力宣传等多重利好,使通海秀山游人如织,最多一天的游客量接近2万人,2月5日拉开帷幕的秀山春节庙会让游客们更加尽兴,其乐融融感受通海文化的场景随处可见。
秀山之麓的县文化馆内,正在举办“南州墨韵”李文书画艺术作品展。作为学校的教师,李文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常与笔墨为伍,与碑帖和国画作伴,孜孜以求,不辍临池作画之志。一帧帧精美作品,那扑面而来的鲜活,总会让人得到一种内心的愉悦与豪迈,小字用笔刚健挺拔,结体内敛而舒张,行草以俊健淳古见长,奇趣迭出,古意盎然,笔力遒劲、洒脱奔放,浩然正气。
“知否知否”,在秀山三元宫,新春纳福、“有奖灯谜”、踩高跷、投壶等民间民俗系列文化活动,让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游客踩“福”通过,意为“五福临门”,祝愿大家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伴着玉兰花香,长廊内,“有奖灯谜猜猜猜”活动设置了象征一年天事事如意的条灯谜供游客竞猜,猜中灯谜的游客还有小礼物相送。除此而外,踩高跷和投壶也很受游客亲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老少齐上阵,比比看谁的技术高、运气好。
在秀山涌金寺,除了欣赏桃桩、梅桩,游客们还纷纷用零钱换取硬币,将硬币一个个投到大殿前九龙池内龙角中间或者石雕鲤鱼的嘴里,别有一番趣味,还寓意着迎祥纳福、祈求事业兴旺、一生平安。
游秀山的人们累了,可以到清凉台暂作休息,清凉世界品清香茗茶,欣赏古殿妙音,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古乐在这里专场演出,满堂红、浪淘沙等传统经典曲目如天籁梵音,让游客远离城市喧嚣,在静妙中体验时空的沧桑。
秀山白龙寺0余株云南山茶竞相怒放,有锦袍红、紫袍、雪娇、蒲门茶、松子鳞、狮子头等30余个品种,众多名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秀山种植山茶可追溯到明代,通海“古八景”之一的“宝花玩月”就出现在秀山普济寺的庭院里。文庙花桩展、儒家文化展示以及普光寺的盆景展,也让人大饱眼福、目不暇接。
游客们对秀山幽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文化底蕴深厚的“匾山联海”给予了较高评价,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这么好的景区,只收10元的门票,60岁以上的老人也是免费游览,游客摩肩接踵,大家都愿意来,值得点赞。”玉溪游客李先生说。
春节期间,通海文庙举行花桩盆景展,余盆花桩盆景争奇斗艳,引得众多游客和爱好者驻足观赏,交流制作技巧和养护技术。
在明媚的春光中,走进建筑别致、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通海文庙,以红梅、绿萼梅、宫粉、朱砂等梅桩为主,兼有清香、迎春、鬼柳、小石积、黄杨、杜鹃等的各种花桩盆景在错落有致的展桌上各展其姿。千姿百态的盆景有的盘根错节、虬曲多姿,有的枝横干斜、叶密色翠;有的或气势磅礴、或小巧玲珑、或别致典雅,还有的繁花与古朴苍劲的枯树桩相映成趣,令人产生无限遐思。
有几盆荀子盆景和梅桩盆景均是本届盆景展的金奖作品,也是这次盆景展上较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荀子盆景不仅桩龄古老,而且树冠丰满、形态优美,鲜红的果实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喜庆耀眼,而梅桩盆景则桩茎苍劲古朴,粉红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微风吹来,暗香浮动。
此次展出的盆景均是通海县盆景协会会员培育的,展出从2月5日开始,将持续至本月24日。
玉溪日报特约记者:师云波
编辑:杨宇峰
审核:杨雪
终审:赵琳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