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木白引言
《荀子》经典被称为帝王之术,治国、益民、合生活。在当时战国末秦国初,礼崩乐坏,战乱不断,恶欲膨胀,各种不符实际的百家学说蹦出世面,儒家思想已经岌岌可危,荀子思想犹如一道光,受命于乱世之际,传承儒家,合并百家,形成一套“荀学”治世经典。其弟子李斯和韩非子,得其真传精髓。李斯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中国集权管理制度;韩非子创立法家,奠定了中国法律根基。
序官:宰爵知宾客祭祀飨食牺牲牢之数①。司徒知百宗城郭立器之数②。司马知师旅甲兵乘白之数③。修宪命④,审诗商⑤,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⑥,大师之事也⑦。修堤梁,通沟浍⑧,行水潦⑨,安水臧⑩,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序五种?,省农功,谨蓄藏,以时顺修,使农夫朴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顺州里?,定廛宅?,养六畜,间树艺?,劝教化,趋孝弟?,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禳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伛巫跛击之事也?。修采清?,易道路,谨盗贼,平室律?,以时顺修,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抃急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变,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本*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度其功劳,论其庆赏,以时慎修?,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全道德,致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天王之事也。故*事乱,则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出处《荀子·王制》注释:①宰:主管。 爵:古代一种酒器,这里泛指饮食器具。宰爵:官名。掌管接待宾客、祭祀时供应酒食祭品等事务。 知:掌管。飨[xiǎng音享]:用酒食招待人。与“宾客”相应。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整牛、整羊、整猪叫牺牲。与“祭祀”相应。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的计量单位。
②司徒:官名,掌管民*工作与教化。
③司马:官名,掌管军队。师旅:古代军制以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故以“师旅”泛称军队。 乘[shèng音剩]:量词,包括一辆战车、四匹战马、三个甲士、七十二个步兵。白:通“伯”,古代军队的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
④修:当为“循”字之误。
⑤商:通“章”,乐章。
⑥夷:对华夏族以外边远民族的卑称。夷俗:指野蛮落后的风俗习惯。
⑦大[tài音太]:同“太”。大师:乐官之长。
⑧浍[kuài音脍]:田间大沟渠。“沟”宽、深各四尺,“浍”宽、深各一丈六尺。
⑨行:通,使……流出。 潦[lǎo音老]:积水。
⑩臧[zāng音脏]:通“藏”,储存东西的地方。
?耘:锄草。艾[yì音义]:通“刈”,收割。
?司空:主管土木工程的长官。
?序:次序,指合理安排,不失农时。五种:即“五谷”,指黍、稷、豆、麦、稻,一说指黍、稷、豆、麦、麻,此泛指各种庄稼。
?“草木”承“山林”而言。“鱼鳖”承“薮泽”而言。
?百索:指对山林薮泽的各种求索,如伐木、捕鱼之类。
?屈[jé6音决]:竭,尽。
?虞师:管理山林湖泊的官。
?顺:使……协调顺从,调理。州里:周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单位,引申而泛指乡里。
?廛[chán音缠]宅:市场上的店铺叫“廛”,居民区的住所叫“宅”。
?閒:同“闲”、“娴”,熟习。树艺:种植,古代种植五谷及果木蔬菜都叫“树艺”。一说“树”指栽植,“艺”指播种,见《子道篇》“耕耘树艺”杨倞注。
?趋[cù音促]:通“促”。 弟[tì音替]:同“悌”。
?乡师:乡一级的长官。周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共辖五州。乡师掌管本乡的教化和*事。
?论:与下句的“审”同义。
?时节的不同会影响到造房、制作器械的质量,所以“审时事”。
?功:通“工”,精善。苦[gǔ音古]:通“盬”[gǔ音古],粗劣。
?雕琢文采:即前面所说的“雕琢刻镂黼黻文章”。 工师:管理手工业工匠的官。
?阴阳:古代思想家认为万事万物的构成,必有一对正反矛盾的基本因素,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凡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等皆分属阴阳。他们认为阴阳双方是相待而变的,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如此盈虚消长而循环不已。而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都取决于阴阳的变化,所以行事得观察阴阳。
?占:观察征兆来预测吉凶。 祲[jīn音巾]:阴阳二气相侵所形成的象征不吉祥的云气,多指妖氛。
?钻龟:是古代的卜法。古人占卜,先在龟底板上钻孔,然后用荆木烧烤钻孔处使龟板出现裂纹兆,再根据裂纹预测吉凶。陈卦:是古代的筮sh@市法。古代占卦,用四十九根蓍[shī音诗]草按一定的方式计算,把得出的奇数偶数作为阴阳符号,排列成卦,以此来推断吉凶。古人用卜和筮两种迷信方法推断吉凶,遇到大事先筮后卜。
?禳[rǎng音穰]:《集解》作“攘”,据世德堂本改。禳:古代以祭祷来排除灾祸的一种迷信活动。择:即“择吉”,选择吉日。古时凡祭祀、婚嫁、安葬等,均选吉日而行。五卜:指占卜时龟板上出现的五种兆形,即雨兆象雨点下落一样的兆形,雾兆象雨止天晴时云雾散开一样的兆形,蒙兆象阴天时云雾蒙蒙似的兆形,驿兆象多云时云气不连接以的兆形,克兆(互相交错的兆形)。详见《尚书·洪范》。
?击:通“觋”[xí音习]。古代从事求神卜卦等迷信职业的人,男的称觋,女的称巫。
?採:“采”字之误(于鬯说)。“采”即古“屎”字。清:通“圊”,厕所。採清:等于说“粪溷”,粪坑、厕所的意思。
?室:当是“质”之音误(久保爱说)。质:贸易时买方抵押给卖方的代金券。因为它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称“质律”(据《周礼·地官·质人》郑玄、贾公彦的解说)。
?宾(賓):“”字之误。:《说文》:行贾也,从貝商,省声。即商贩,后世常用“商”字表示。商旅:客商。
?抃急:为“折愿”之误(参杨倞说)。折愿:狡诈。愿:通“傆”。
?五刑:五种轻重不同的刑法,各时代内容不尽相同。古代以墨(脸上刺字后涂墨)、劓[yí音义,割鼻子]。剕[fèi音肺,断脚]、宫(破坏生殖器,即男子阉割,女子幽闭)、大辟(砍头)为五刑。
?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
?慎:通“顺”。
?免:通“勉”,努力。尽:指尽心。
?辟(bì音闭)公:诸侯。
?綦[qí音齐],极。 文理:区别等级的礼议制度。
?振毫末:振兴之力无微不至。
?俗:通“欲”。
?其人:指理想的人选。
译文:论列官职:宰爵掌管接待宾客和祭祀时供给酒食和祭品的数量。司徒掌管宗族和城郭器械的数量。司马掌管军队和铠甲兵器车马士兵的数量。遵循法令,审查诗歌乐章,禁止淫荡的音乐,根据时势去整治,使蛮夷的风俗和邪恶的音乐不敢扰乱正声雅乐,这是太师的职事。修理堤坝桥梁,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修固水库,根据时势来放水堵水;即使是饥荒歉收、涝灾旱灾不断的凶年,也使民众能够继续耕耘有所收获,这是司空的职事。观察地势的高低,识别土质的肥沃与贫瘠,合理地安排各种庄稼的种植季节,检查农事,认真储备,根据时势去整治,使农民质朴地尽力耕作而不求兼有其他技能,这是农官的职事。制订禁止焚烧山泽的法令,养护山林、湖泊中的草木、鱼鳖,对于人们的各种求索,根据时节来禁止与开放,使国家有足够用的物资而不匮乏,这是虞师的职事。治理乡里,划定各店铺与民居的区域,使百姓饲养六畜,熟习种植,劝导人们接受教育感化,促使人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根据时势去整治,使百姓服从命令,安乐地住在乡里,这是乡师的职事。考查各个工匠的手艺,审察各个时节的生产事宜,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提倡产品的坚固好用,使设备用具便于使用,雕刻图案的器具与有彩色花纹的礼服不敢私家制造,这是工师的职事。观察阴阳的变化,视云气来预测吉凶,钻灼龟板,排列卦象,掌管驱除不祥、选择吉日以及分析占卜时出现的各种兆形,预见那吉凶祸福,这是驼背的巫婆与瘸腿的男巫的职事。整治厕所,平整道路,严防盗贼,公正地审定贸易抵债券,根据时势来整治,使商人旅客安全而货物钱财能流畅,这是管理市镇的官的职事。制裁狡猾奸诈的人,禁止凶狠强暴的人,防止淫乱,铲除邪恶,用五种刑罚来惩治罪犯,使强暴凶悍的人因此而转变,使淫乱邪恶的事不再发生,这是司寇的职事。把*治教化作为治国的根本,端正法律准则,多方听取意见并按时对臣民进行考核,衡量他们的功劳,评定对他们的奖赏,根据时势来整治,使各级官吏都尽心竭力而老百姓都不敢苟且偷生,这是宰相的职事。讲究礼制音乐,端正立身行事,推广教化,改善风俗,普遍地庇护百姓并使他们协调一致,这是诸侯的职事。成全道德,达到崇高的*治境界,使礼仪制度极其完善,统一天下,明察得能发现毫毛末端般的细微小事,使天下没有谁不依顺亲近、听从归服,这是天子的职事。所以*事混乱,就是宰相的罪过;国家风俗败坏,就是诸侯的过错;天下不统一,诸侯想造反,那便是因为天子不是理想的人选。木白引申这段经典论列了各官职部门所管理事宜,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国泰民安。
附:
荀子简介
荀子(约前~前),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治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他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原因在于,“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治国之本,而教师正是传授“礼”和实行“礼”的关键。
荀子提出“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省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积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荀子在兰陵收徒授业,传《五经:诗、书、礼、乐、春秋》之义,授“帝王之术”,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把《诗》传给弟子毛亨和浮丘伯。
把《书》传给了弟子韩非和李斯。
把《礼》传给陆贾。
把《乐》传给公孙尼子。
把《春秋》传给弟子张苍(再传弟子贾谊)和陈嚣。
1、毛亨:战国末年鲁国人,隐居今沧州市河间市),整理《诗经》。
2、浮丘伯:齐国思想家,楚元王刘交的老师。
3、韩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名非,韩国人,著有《韩非子》。
4、李斯:法家思想,楚国人,吕不韦门客,丞相。
5、陆贾:西汉思想家、*治家﹑外交家。著有《新语》。
6、公孙尼子:乃荀子弟子,有《公孙尼子》二十八篇。
7、张苍:西汉初丞相,活了一百多岁,整理了《九章算术》,弟子贾谊(思想家)。
8、陈嚣(xiāo):西汉扬州人,孝成皇帝刘骜的老师,官至太中大夫。
一门两子家,两相两帝师。
两子:韩非子,公孙尼子;
两家:诗家毛亨,思想*治外交家陆贾;
两相:秦相李斯,汉相张苍;
两帝师:楚元王师浮丘伯,汉孝成帝师陈嚣。
《荀子》荀子第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四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五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六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七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八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九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三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四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五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六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七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八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九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三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四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五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六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七篇——大略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八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九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十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十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十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END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