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正克
一人物介绍及评价
乐正克(约公元前~约公元前)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孟子的学生。
二著作
据郭沫若考证,《学记》的作者为乐正克。
注:《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三观点
《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其中,尤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1)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3)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4)豫时孙摩。“豫”是预防,即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即及时施教原则;“孙”指循序,即循序渐进原则;“摩”指观摩,即学习观摩原则。
(5)启发诱导。《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6)长善救失。
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四典例精炼
单项选择: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学记》
C.《孟子》D.《大教学论》
单项选择: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思想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B.《论语》
C.《中庸》D.《诗经》
答案:1.B2.A
墨翟
一人物介绍及评价
墨翟,世称墨子,宋国人,一说鲁国人,生卒年无从确考,约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之间。墨翟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享有圣名的思想家,其思想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二观点
1.在教育目的上,墨翟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或“贤士”。
2.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翟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亲知”“闻知”和“说知”。前两种都不可靠,必须重视“说知”,即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4.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环境和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有一次他见染丝而颇有感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人的善恶不是天生使然,而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四典例精炼
单项选择:先秦时期被称为显学之一,()在教育上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A.墨家B.道家
C.儒家D.法家
单项选择: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体现的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D.自我决定论
答案:1.A2.B
荀子
一人物介绍及评价
荀子(约公元前~约公元前),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提出“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说”。
二著作
现存《荀子》一书,共32篇,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也有他的弟子和后学撰写的内容。
三观点
1.论教育的作用
从其“性恶论”观点出发,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
2.论教育的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传授。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以之为自然和社会(道德与*治)的最高法则,所以他说:“学至乎《礼》而止矣。”
3.论学习过程
荀子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相当完整且系统,他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即闻—见—知—行。他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四典例精炼
单项选择:提出学习是“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答案:C
后台关键词回复:
■回复免费领取笔试备考资料
■回复免费领取面试备考资料
■回复免费领取幼儿备考资料
■回复免费领取小学备考资料
■回复免费领取中学备考资料
■回复免费领取写作备考资料
■回复免费领取教学设计备考资料
往期精彩
▲快!河南、广东等七省招聘教师人+!教育局有招聘!
▲有编!河南郑州、新乡等十地市招聘教师人+!部分免费提供住宿!
▲河南招教今年会招多少人?如何了解考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