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蝴蝶效应。这种效应往往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从而引发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气象学中,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自古就有很多相关的典故和成语!
刘备托孤白帝城时,曾叮嘱年幼的后主刘禅(又名阿斗)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璀璨的文化长河中,我们有着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来表达对蝴蝶效应的描述,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等。
虽然在古典资料中找不到这么现代的名词,但是古代人的智慧却已将其包容其中!
修行也好,读书学习也好,也是如此,战国的儒家思想家,荀子著有名篇《劝学》流传至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古代武术家也曾说过,“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
以上诸种,体现了蝴蝶效应无处不在,那佛法修行之中,又是如何体现呢?
佛法修行,讲究闻思修,这是佛法修行的三大次第。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而思,思,谓对所闻法思索理解,由此得“思慧”。次则依思慧而修行,由修行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
若细分开来,各宗分支也有类似言论,例如真言宗龙树菩萨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禅宗有渐修与顿悟之说,没有渐修也不一定能顿悟。很多修行人,往往一接触,就妄想开悟成正果,名词名相信手拈来,却让人真的不敢恭维!
佛法,是出世间法,佛法又离不开世间法,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与了凡先生有一段对话,“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内容如下,“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得;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得。”
此时了凡先生问云谷禅师,命运可以逃吗?云谷禅师用肯定的语气回答了了凡先生。这段对话我分享给大家。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文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小小蝴蝶都有如此大威力,何况人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因果连续效应,唯有小心谨慎,必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