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有人说儒家要子女完全顺从父母,儒家之恶
TUhjnbcbe - 2025/6/27 10:37: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有人说,儒家要求子女“完全”顺从父母,所以儒家之“恶”在孝道?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等儒家先贤,都不曾说过要人们完全顺从父母,相反,诸位儒家先贤都反对愚忠和愚孝。在这里,我们以荀子为例子。为何选择荀子?因为荀子对孝子有直接的议论,并且荀子指出了孝子不会顺从的三种情况。《荀子.子道》中记载: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说直接一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服从了父母之命,父母有危险,不服从的话,父母就能安全,这时不服从父母是孝子的忠诚表现;如果服从命令,父母会被羞辱,不服从,父母就会光荣,这时孝子会因为道义选择不服从;如果服从了父母的命令,父母会做出禽兽一般的事情来,不服从的话,父母就能有端正的修养,那么孝子会选择不不服从,而不服从的行为,才是孝子真正的尊敬。这个世界,有一种致命的“谋害”叫做“捧杀”。想让孩子毁得更加彻底一些,不用对他多差,对他“好”,完全顺着他就是了,无限地去宠溺他,宠到无法无天,到那个时候,即便是神仙也“救”不了这个孩子。同理,孝顺父母也是一样。对于父母的盲目顺从,可不就和所谓“捧杀”无异吗?荀子是知道这一点的,诸位儒家先贤都是知道这一点的。这里拿荀子为代表,仅仅只是因为荀子表达得相对直接一些。从上面的引文,我们不难发现,荀子可没有叫子女盲目顺从父母的意思,毕竟父母年纪大了,有时候确实会倔强得像个孩子,考虑事情可能很多时候不如自己年轻气盛时灵活。于是一些父母执意去做的事情,可能会危害父母性命、损伤父母名誉,甚至会让父母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作为一个孝子,就要及时制止父母的不当言行,拒绝盲从,这也是孝子难当的关键所在。大家都说孝子难当,不是指顺从父母很难,相反,顺从父母相对是比较容易的,真正难的事情,是为了父母好而“忤逆”父母。毕竟咱不听父母的,不让父母干这干那,虽然咱都是用心良苦,但是父母却觉得咱是在限制他们、干涉他们,父母会不开心。不开心自然不会给我们好脸色。明明是为了孝顺,却不得父母好脸色,甚至还会被骂“大逆不道”、“不孝顺”,你说,这样的孝子能不难当吗?也就是说,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孝顺可不仅仅是顺从那么简单,荀子此处讲述的孝子之孝,有一种“匡扶”的意味。也就是说,一个孝顺的孩子,只能在“可以服从”父母的时候去服从父母,这里的“可以服从”,是指符合“忠、义、敬”的,即自己之服从可以帮助父母身心健康发展,而并非指孩子有能力去服从。同时,《荀子.子道》中也记录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大致意思就是,作为臣子,要顺从正道,而不是愚忠,不是盲目去顺从君主;作为子女,就要顺从道义,而不是愚孝,不是盲目顺从父母。由此可见,荀子对于愚忠、愚孝是不赞成的,而荀子背后之儒家,亦是不赞成愚忠愚孝这种极端做法的。退一万步说,儒家鼻祖孔子是赞扬中道的,中道告诫我们做事不要太过,要懂得适度,孝敬父母也是一样,亦要懂得适度,任何事情,走极端,都是儒家所不赞成的。所以儒家可没有说过要子女完全顺从父母这种话,儒家虽然赞扬孝子,但是绝对不会去赞扬愚孝的人。所以,我们不能说儒家之“恶”在孝道。本文由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如果喜欢,请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人说儒家要子女完全顺从父母,儒家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