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根据社会形式的不断演变,人们会产生许多的思想面向自然或者面向自己,去巩固在社会变迁的同时,人们的思想水平。
或许,是种族的不同,又或许是自然环境导致的结果,东西方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包括自己又有了极大的不同。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古代东西方关于人类的进步史,看一看不同地域的人们关于人伦之间到底有怎么的判断。
一、东方古代思想的演变
1、孔子
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鲁国诞生了一位流传千古的思想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我国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哲学家、思想家。
他的思想理念并没有受到皇帝的重视,所以他就带着他的政治以及哲学理念,开始游说社会,也是他因此成名的原因,并且他开创了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理念讲究的是“仁”和“礼。”“仁”讲究的是“仁者爱人”。
这一点主要就是对君王世家所说,应该体恤百姓,而不该苛待平民。百姓才是一个国家兴起的根本。而“礼”讲究的就是“克己复礼”,主要就是告诉世人应该约束自己,遵守生活中的“礼仪”之道。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思想的开端就是关于人伦的,偏向人类,自然也就忽略了自然环境的存在。不过这也跟古代东方社会的生存环境有关。
我们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属于集群生活,并且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事情认为了是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关系。所以,基本上,从这时候开始中国古代所有思想家的路线都与人伦有着极大的关系。
2、孟子
孟子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思想以及哲学的认知都来源于孔子。不过,即使初学于孔子,孟子也得出了自己关于人伦的新的思想理念。孟子提出性善论,同时并出了一本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著作《孟子》。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与孔子的思想仅有一字之差,其实关于“仁”的理论,孟子提出的观点与孔子的相同,都是希望皇室丞相能够“仁政”。
而关于“义”的观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关于兄弟或者人与人之间的普通的“义情”,而是关于“大义”,都是将核心点指向了君臣,指的就是君臣应该将自己的地位看的低于平民百姓,才能更好的切身体会百姓的苦楚,才能将国家治理的格外太平、盛大。
3、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第二位腾空出世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以及理论与孟子都是相反的。孟子倡导人性本善,而荀子倡导的却是人性本恶,提出了性恶论,同时荀子也创作出了一本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书《荀子》。
既然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本是充满恶果的,荀子就认为人们需要不断地去修行和约束自身,才会使恶果得到控制。所以,在荀子的思想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要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地完成自己的修行任务,才能在社会中以及离开时寻求到善报。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如此的不同,却又生在了同一个时代,很明显,充满战事的时代,对这两位百家思想首位的大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战事的迷茫以及君主不重视百姓的生活而不断挑起的战事,让人们对善恶两端的理论也有了分歧。
不过也是因为如此,东方古代哲学的思想核心都与人伦有了极大的挂钩。
4、董仲舒
董仲舒是汉朝时期最具有权威的思想家,董仲舒与前面几位思想家的不同,就是董仲舒受到了汉武帝,也就是当时皇帝的极大的重视,所以,董仲舒的思想理念在汉朝时期的传播速度以及广泛度就非常的高。
董仲舒的思想理念来源依旧是儒家思想,所以,首先就保证了董仲舒的思想理念在传播以及推广的过程中不会遭到大量的排斥,其次,也因为汉武帝的尊重,所以董仲舒的做法以及思想理念就更为大胆,他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学说从百家中脱颖而出。
再者,要说汉代的儒家哲学是否是纯属于儒家的思想,其实并不是。汉代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融合了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的学说。而且,这时董仲舒所倡导的思想中逐渐地融入了神学理论。认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等等。
不过,正因为当时的董仲舒在一定程度上,从人们的思想中抬高了皇室的地位,所以董仲舒的地位在当时就非常高,而且,董仲舒的思想理念也基本上就是汉朝的思想理念。
二、东西方古代思想方面的差异
1、存在与否的差异
不管是在早期还是在后期,中国的古代思想家主要探讨的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直到汉朝以后,董仲舒时期,才会将人与神学相融。而西方的思想家从一开始思考的问题就是虚无的。要说是虚无也不算,但是最起码在当时是没有办法通过任何的科技手段去证明的。
其次,再到西方哲学的发展中时期,西方对于思想的定论都在被神学和教派所束缚。从西方思想家的起源就是带有神学性的演说。
再者,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要考究的都基本上是人之间的问题,而西方的思想家都是在探究自然或者物理、生物等学说的问题。不断地提出理论,然后供后人去想方设法证明。
总结来说,中方探讨地是眼前就能看到地、是存在的,而西方探讨地是不存在,是对自然的论述。
2、人性与道德理论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在古代,皇室以及贵族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但是,中西方对于皇室地位这件事的定论却有所不同,中方在古代倡导的是“皇子与庶民同罪”,皇帝要懂得“仁政”。
这些都无不在表示,皇室的地位只是一个管理者,但是他与我们百姓都是相同的血肉之躯,只有等皇帝当上天子以后,在古代人的思想理念中,皇帝才正式成为天子。但是,西方则不同。
西方古代从根本上认为皇室以及贵族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不同的。不管西方的思想家的理论变化得有多么超前,但是他们对于皇室的态度都不会和百姓持平,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古代只要关于人伦的思想理论机会就不会改变皇帝与百姓之间的身份地位的原因。
所以,与其发展着一直称述着无聊的亘古不变的地位关系,还不如去关心一下自然以及知识的定理,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思想家与东方古代的思想家的思想理念根本不同的原因。
三、思想决定成败
其实,不管思想理念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个世界以及时代都在被推进着,只是我们不同两个地域产生的不同的思想造就了不同种类人的两种思想理念。但是,即使都是思想家,两个地域却探讨着不同的思想理念。
东方在思想上执着的人与社会而西方在思想上执着的是自然以及环境,在古代这两种概念基本上是一虚一实。但是,这也是人们的思想理念造成的结果。
东方社会从一发展开始,接触到的虽然是奴隶制度社会,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合法的大量平民,奴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多的应该是农民,而西方最多的就是奴隶,基本上,在西方古代除了皇室贵族以及商贾,平民的性质就会慢慢的演变成奴隶的行为,是古代西方社会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