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23届新教材新高考一轮复习课本重点字
TUhjnbcbe - 2025/6/1 18:54:00

届新教材新高考一轮复习课本文言重点字词和文化常识(一)转载

必修(上册)

1.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P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P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3.“喜看稻菽千重浪”语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菽,豆类的总称。(P32,《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

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P51,《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第5—14,P53,芣苢,《诗经·周南》

5.芣苢,车前草。

6.〔采采〕茂盛的样子。

7.〔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8.〔有〕取得,获得。

9.〔掇〕拾取,摘取。

10.〔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11.〔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12.〔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13.〔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14.〔莳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第15—21,P58,《短歌行》曹操

15.〔几何〕多少。

16.〔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1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点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衣服的交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1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19.〔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

2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是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

21.〔周公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

第22—24,P59,《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22.〔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23.〔方宅十余亩〕宅子周围有十几亩地。方,四周围绕。

24.〔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第25—34,P60,《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5.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26.〔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27.〔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蔽。

28.〔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倾,偏斜、倒下。

29.〔因之〕意思是受前面越人的话所吸。因,依据。

30.〔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叫“桃都”,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树上,天鸡就会鸣叫,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起来。

31.〔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

32.〔青青〕黑沉沉的。

33.〔列缺〕闪电。列,同“裂”。

34.〔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第35—37,P61,《登高》杜甫

35.〔鸾回车〕鸾,传说中的神鸟。

36.〔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

37.〔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第38—53,P62,《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38.〔司马〕州刺史的副职

39.〔善オ〕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

40.〔委身〕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思。

41.〔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42.〔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43.〔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44.〔轻拢慢捻抹复挑〕拢,扣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

45.〔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鸣婉转。

46.〔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47.〔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

48.〔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49.〔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

50.〔暂〕忽然,一下子。

51.〔更〕再。

52.〔促弦〕促,紧、迫。

5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务为青。

第54—56,P6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

54.乐府:最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55.〔羽扇纶巾〕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56.〔樯橹〕代指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57.〔封狼居胥〕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P6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58.〔憔悴损〕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P67,《声声慢》李清照)

59.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P77,《节日与文化》钟敬文)

60.〔绝〕横渡。(P84,《劝学》荀子)

第61—66,P85,《师说》韩愈

6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6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63.〔不齿〕齿,并列、排列。

64.〔贤〕超过。

65.〔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66.〔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67.〔八股文章〕即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P8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68.〔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P8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69.〔椽〕指放在房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这里作量词。(P,《故都的秋》郁达夫)

70.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P,《荷塘月色》朱自清)

第71—77,P,《赤壁赋》苏东坡

71.〔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72.〔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73.〔冯虚御风〕冯,同“凭”,乘。虚,太空。

74.〔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75.〔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7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77.〔既白〕天明。

第78—80,P,《登泰山记》姚鼐

78.〔戊申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79.〔五鼓〕五更。

80.〔绛皓驳色〕绛,大红。皓,白。

81.〔说怿女美〕怿,喜悦。(P,《静女》诗经·邶风)

82.〔洵美且异〕洵,诚然、实在。(P,《静女》诗经·邶风)

必修(下册)

第1—12,P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1.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2.〔居则曰〕居,平日、平时。

3.〔千乘之国〕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

4.〔加之以师旅〕师旅,指军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5.〔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6.〔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或者。

7.〔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至于。

8.〔非曰能之,愿学焉〕能,胜任、能故到。

9.〔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10.〔撰〕才能。

11.〔风乎舞雩〕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曲阜南。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12.〔与〕赞成。

第13—25,P4,《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3.〔舍〕释放。

14.〔就〕走向。

15.〔隐〕痛惜,哀怜。

16.〔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17.〔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18.〔殆〕恐怕,可能。

19.〔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

20.〔畜〕养活。

21.〔奚暇治礼义哉〕奚,何。治,讲求。

22.〔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23.〔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24.〔申〕申诫,告诫。

25.〔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第26—30,P8,《庖丁解牛》庄子

26.〔庖丁〕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27.〔盖〕同“盍”,何、怎么。

28.〔族庖〕一般的厨师。族,众。

29.〔委〕散落,卸落。

30.〔善〕这里指揩拭。

第31—37,P10,《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1.〔壮〕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

3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33.〔行李〕外交使者。

34.〔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35.〔阙秦〕阙,侵损、削减。

36.〔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同盟。

37.〔吾其还也〕其,表示祈使。

第38—48,P13,《鸿门宴》司马迁

38.〔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39.〔望其气〕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

40.〔从百余骑〕从,率领、带领。

41.〔郤〕同“隙”,隔阂、嫌怨。

42.〔若属〕你们这些人。

43.〔按剑而跽〕握着剑,挺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44.〔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45.〔窃为大王不取也〕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46.〔操〕拿。

47.〔璧〕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48.〔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人”。

第49—50,P22,《窦娥冤》关汉卿

49.〔飞霜六月因邹衍〕邹衍是战国时燕国的臣子。相传他遭谗言被囚禁,人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表示冤狱。

50.〔东海曾经孝妇冤〕此事见于《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等,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第51—60,P55,《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51.〔抱厦〕房屋前面加出的门廊。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

52.〔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53.〔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

54.〔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有“下昂”“上昂”之分。两层昂称“重昂”。

55.〔脊吻〕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构件,往往做成鸟兽张嘴咬住屋脊的模样。故称“吻”。

56.〔瓦当〕简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57.〔隔扇〕也称“格扇”“长窗”,用木制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

58.〔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59.〔戗兽〕戗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戗脊,支撑垂脊的斜向或檐角屋脊。

60.〔天坛皇穹宇〕原名“泰神殿”,位于北京天坛圜丘坛北面,为圆形攒尖顶建筑,用于平日收藏、供奉祭天大典所用的神牌。

61.〔言筌〕在言辞上留下的迹象。(P61,《说“木叶”》林庚)

第62—69,P85,《谏逐客书》李斯

62.〔西取由余于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63.〔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招致、招揽。

64.〔治强〕治,社会安定。

65.〔包九夷〕包,吞并、囊括。

66.〔施〕延续。

67.〔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美玉。

68.〔服太阿之剑〕太阿,古代名剑,相传为春秋时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69.〔建翠风之旗〕建,树立。

第70—77,P87,《与妻书》林觉民

70.〔择〕同“释”,舍弃。

71.〔就〕成就。

72.〔却〕推辞,拒绝。

73.〔五帝三王〕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74.〔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中覆头,故称“黔首”。

75.〔意映卿卿如晤〕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如晤,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76.〔寸管〕指笔。

77.〔第〕只是。

第78—87,P94,《祝福》鲁迅

78.〔送灶〕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夜祭送灶神升天奏事,称为“送灶”。

79.〔理学〕又称“道学”,是宋元明清时期以探讨理气、心性等问题为核心的哲学思潮。它吸收佛学和道教思想,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对宇宙本原、人的本质问题的阐释融会贯通,成为宋元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80.〔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81.〔朱拓〕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上摹印下文字或图形。

82.〔不更事〕更,经历。

83.〔无常〕佛教用语,原指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毁灭的过程中,没有常住性,后引申指死亡。

84.〔新正〕农历新年正月。

85.〔桌帏〕悬挂在桌子前面用来遮挡的饰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常用于办婚丧事或祭祀时。

86.〔庙祝〕旧时庙里管香火祭祀的人。

87.〔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歆享,神灵享用供品。牲醴,泛指祭祀用的供品。醴,甜酒。

88.〔赍发〕资助。(P,《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89.〔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P,《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第90—98,P,《促织》蒲松龄

90.〔里正〕里长。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91.〔假此科敛丁口〕丁口,即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92.〔宰严限追比〕追比,旧时地方官限期交税、交差等,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

93.〔得无〕莫非。

94.〔斯须〕一会儿。

95.〔而翁〕而,你。

96.〔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97.〔赉〕赠送,赏赐。

98.〔蹄躈〕也作“蹄噭”,蹄为脚,躈为肛门,噭为口,计算牲畜数量时,以四蹄加一窍(肛门或口)为五,算一头牲畜。

第99—,P,《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99.〔当神器之重〕神器,指帝位。

.〔承天景命〕景,大。

.〔傲物〕看不起别人。物,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

.〔董之以严刑〕董,督察。

.〔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见可欲〕看见(目已)贪图的东西。语出《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道满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语出《老子》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谦冲,谦虚。牧,养。语出《周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盘游〕盘,快乐。

.〔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弘兹九德〕。九德,指《尚书.皋陶谟》所讲的九种品德。

.〔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松、乔之寿〕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赤松子、王子乔,都是传说中的仙人。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第—,P,《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所操之术〕术,方法、主张。

.〔举〕施行。

.〔度义而后动〕义,适宜。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这是古代书信的套语。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第—,P,《阿房宫赋》杜牧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君王及后妃所乘的车。

.〔庾〕谷仓。

.〔九土〕九州。

第—,P,《六国论》苏洵

.〔率〕全都,一概。

.〔与嬴〕与,亲附、亲近。

.〔洎〕及,等到。

.〔乾坤〕指日月。(P,《登岳阳楼》杜甫)

.〔戎马关山北〕戎马,战马,代指战争。(P,《登岳阳楼》杜甫)

.〔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P,《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谩嗟荣辱〕谩,同“漫”,徒然。(P,《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玉鉴琼田〕鉴,镜子。(P,《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挹〕舀(水)。(P,《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锦屏人,深闺中人。忒,过于。(P,《游园》汤显祖)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届新教材新高考一轮复习课本重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