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四心是指哪四心
TUhjnbcbe - 2025/5/19 17:37:00

四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四心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释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轲,一说字子舆或子车(参见“人物争议-表字”目录),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代表作: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还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心是指哪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