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防止文化汉奸侵袭的唯一途径是国学正本清源
TUhjnbcbe - 2025/5/16 21:34:00

文化是有汉奸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或者叫鹦鹉,或者叫香蕉人。骨子里背叛了自己的文化,并且反过来以洋人的自我优越感对中国文化指手画脚。这也罢了,更有甚者,是处心积虑的在歪曲否定国人的文化认知。只要有机会,就会见缝插针,如苍蝇之蛆,不把骨头腐烂,誓不罢休。如此下大力气,不收好处,我不信。

俗话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文化汉奸有市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出了大问题。这个问题有多大呢,那就是自秦汉以后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就一直被歪解,胡解,导致中国文化不被相信,从而让一些人转投梁山,落草为寇。

最简单的一个事实,几乎随处可见,我经常有兴趣看一些关于儒学的文章,其实内容写啥我不关心,我感兴趣的是底下的评论。虽然我不具体统计,但大致是反对否定儒学的占绝大多数人,而少数喜欢儒学的,却显然是英雄气短,自己竟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反对那些否定儒学的人。

所以文化汉奸是有土壤的,他们犹如寄生虫,恰到好处的寄生在伟岸高大古老的大树上的肿瘤处。不失时机寻找机会继续让肿瘤继续增大。

反对否定国学的,虽然不一定是文化汉奸,但也是走在当汉奸的路上的。这是值得深思的。反对否定儒学的论调基本有两个清晰的论点,就这两个论点,足以让秦汉以后的歪解更是难堪。

第一个论调,就是儒学是万岁文化,奴才文化。而拥护儒学的只好妥协,说儒学有糟粕。其实,这更让这些人气焰嚣张了,得寸进尺了。

实际上呢,这个论调根本站不住脚,但是无办法呀,无人对这个论调作出有力有据的反驳。这个论调错在哪里呢,就是把歪解的儒学当作了儒学,把秦汉以后对儒学的认知当作了儒学。中国真正的儒学根本不在秦汉以后的认知中,这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不到的。秦汉以后对儒学的认知基本是荀子那一套理论,荀子不是儒学的,而是批了一张儒学的外衣,和儒学根本无关。有人会说,荀子也是讲仁义礼智信呀。是的,不光荀子讲,当时的诸侯也都在讲的。这叫啥,这叫名不符实。所以荀子是伪儒学,他把真儒学的根基抽掉了,所以必然的会导致家长制,吃人的礼教,才导致认为儒学是万岁文化,奴才文化。

第二个论调就是,中国文化无逻辑无理性,无产生科学的土壤,这几乎是很多公知的说辞,当然这些公知里有别有用心者,那就属于文化汉奸了。这个论调导致了很多学术人事实上否定了儒学,比如,即使讲儒学或者李白的诗歌,也会用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文学家来解读。又是弗洛里德,又是歌德,又是康德。或许初衷是想让中国文化有理性有逻辑。但此举恰恰相反,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事实上呢,中国文化,无论儒学,还是道家理论,还是周易,都有非常严谨系统的理论体系,也都是逻辑非常严谨的。而这,是秦汉以后阐释典籍根本做不到的。训诂考据引用只能导致望文生义,千人千解,千解千歪。

我能两年多时间阐释十几本未曾读过的典籍,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典籍都是圣人大道,是文以载道,这个道是有完整的体系的。有体系,自然有逻辑。非常高级的逻辑。

所以,我对典籍的正解出来了,上述的两大否定国学的论调自然就瓦解了,不攻自破,根本站不住脚,他们之所以言之凿凿的抛出那两大论调,恰恰是因为他们是基于秦汉以后对儒学的歪解而来的。

比如《学记》中蛾子时术之,能把蛾子当成蚂蚁,真是荒诞不能再荒诞了,实际这句话的真意是蚕蛹到了一定时间化成蝴蝶,是讲学子从七年的小学到九年的大学脱骨换胎这个道理的。

还比如民讫自若多盘,真正的断句是,民讫自若是,多盘。而不是民讫自若,是多盘。

还比如《诗经终南》实际是讲去凭吊终南山纪念堂的雕塑的。而都当作去见活人。

我只是简单指出几个,不客气说,中国典籍的解读是遍地错误,而且一错就是两千多年,这才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非常吊诡的。

因此,正本清源,是最强大的抵御西方文化侵袭的手段,而且意义远远不止于此,这还牵涉到中国文化复兴,自信复兴,以及中国走向世界。

正本清源,时不我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止文化汉奸侵袭的唯一途径是国学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