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心理撰稿人:刘刚
大家好,这里是硕博心理,我是刘老师,我们接着来学习和色彩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要来讲的是色彩心理学中的蓝色心理学。
喜欢淡蓝色的时候是一个人最温柔的时候,喜欢淡蓝色的人,很有知性之美,能够冷静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很细心,对周围的人关心程度高出别人一倍,特别能为别人着想,即便心里不愿意,也会小心的藏起自己的感情,认真的负担自己的责任,但是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一小部分人会很消极,这类人非常细心,总能敏感的捕捉到常人不注意的事情。
他们能够积极的配合别人,但不爱强调自己的主张,做事缺乏主动性,在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上的能力也稍显欠缺,由于他们过分在意周围,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常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的责任范围,即使在很小的事情上出了差错,也会认为是自己的失误,为此痛苦和疲惫不堪。
他们很受大家的信任,也值得大家的依赖,但是为了实现大家的愿望,他们在积极努力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压力,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拒绝会让他们觉得更有压力,可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肯定自己,以及如实表达情感的能力,平日里只要不是去和别人进行比对,也不要太过于压抑自己,养成大胆去说的习惯就会很好。
所以请大家记得,喜欢淡蓝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多给自己鼓励,淡蓝色是情感丰富、纤细的人最钟爱的颜色,他们能充分考虑他人的想法,体贴他人,他们在平日里会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是因为过分尊重别人的心情和立场,所以即使讨厌的事情也很难开口说不,这些人在大家面前很有人气,也很受到尊重,但是不知不觉中积攒了大量的压力。
汉语中的“蓝”字原非颜色名词,其本义是指一种可色染布帛(bo)的植物——兰草。兰草,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人工培植;《荀子·劝学》中“有青(色),取之于蓝(草),而青于蓝”的说法。蓝色那是中国最普及的衣物的常服色,代表庶民阶级的色彩。古人习惯把蓝色统称为青色,在传统的“五色行”观中,青色属于无正色之一,属木,方位代表为东方,象征着万物萌生的春天。
蓝色在中国传统颜色系列中,已经有逾年的历史,是汉民族日常生活中最熟识和最普及的应用颜色,是普罗大众的衣服常服色,蓝色,贯彻了整部中国历史与庶民阶级文化,其色彩含义自古至今亦未改变过。
蓝色虽然自古即被定为五正色之一,但是他在政治权势圈子中,历来的地位都不算是显赫高尚,例如在唐宋时期的官位服色中,就在绿色之下,属于当官的入门款;在民间的衣饰装束中,蓝色已多属于一般老百姓的穿着颜色。西汉成帝时期为禁止社会的奢华风气,在永始四年曾下诏规定:青色、绿色为民众的常服色;另外,青衣是古时婢女的代称,属于社会低层的色彩。
用蓝布做成的衫袍在古代叫做青衫,是旧时学子的惯用服色,色感可显露出昔日读书人沉着自若的气质与风度。在清代的章回体小说《儒林外史》第14回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这也在告诉我们,蓝布衣衫的也是古时成熟村妇习惯穿的衣服颜色之一。
此外蓝榜是指用蓝笔批示的公告,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时的荣耀恰好相反。古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如果在乡试时,文章写作不合格,就被取消考试资格,并公布出榜以示众人,这个榜呢就叫做蓝榜。
大约自唐代开始,蓝色逐渐从青这个概念中分离出来,正式的成为颜色名字,并散见于唐诗当中;蓝字被文人墨客直接用来形容澈明无边际的天空色泽和清澈见底的水色,比如杜甫曾经在诗中写下“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这样的诗句;伟大的诗人李白也留下诗句“江山水色青于蓝”这样的清凉诗句,特别适合送给这炎热的夏天解解渴。
蓝色是元朝崇尚的色彩,因为元朝的蒙古人自认他们是由苍狼繁衍而来,而苍指的是天蓝色,因此元代的皇宫建筑都用以蓝色琉璃瓦做屋顶,亦代表上天与蒙古人的渊源。而盛产于元、明时代的青花蓝,是至今中外公认的古瓷器中的极品蓝釉色,是代表精湛工艺烧瓷技术的颜色。蓝色在佛教中是代表明净圣洁的颜色,又是西藏佛宗信徒诚心膜拜等神圣色彩之一。
蓝色也有象征着男女之间的传递的情意,古时相传位于陕西蓝田县蓝溪上的蓝桥,这座桥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座桥曾经是一座象征爱情的桥梁,在古书《西安府志》中记载,《庄子·盗跖(zhi二声)》中,有一则故事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意思是说有一名痴男叫尾生,与爱人相约于蓝桥下见面,结果女子爽约,然后不巧的是天下大雨,河里的水不停地上涨,但是痴情的尾生仍抱着桥梁不放弃承诺,最后被淹死了。还真的是个很傻很天真的痴心汉呢。从此,蓝桥成为恋人相约之处的代名词。后人又把相恋的男女若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蓝色在这则典故中就被渲染成带有绝望情爱的浪漫色彩。
在现代电影中,美国好莱坞曾于年拍摄过一部黑白爱情电影,原片名叫做滑铁卢桥,这座真的桥呢,建于英国的伦敦。
当时的这部电影的女主角由主演《乱世佳人》的费雯丽饰演,男主角是罗伯特·泰勒,因电影的内容于中国古代蓝桥典故相仿,于是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就引自这则典故,改译为《魂断蓝桥》;电影在当时上映之后,曾感动了无数东西方的观众,也因此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提到中国蓝,你是不是第一个想到了浙江卫视,事实上中国蓝(Chinablue)指的是靛(dian)蓝色,也就是天青色,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也最深入民间的的人造色素了。而用来染天青色的根部还可以入药,治疗感冒和喉咙肿痛,就是那传说中不管发生什么疾病都会被大肆渲染的、神奇的板蓝根。
说到中国蓝,第二个值得提的就是青花蓝,其实最喜欢青花瓷的时代是元代,相传和蒙古族的祖先来源传说有关。在元朝最早官修史书《蒙古秘史》中有记载:“当初元朝人的祖先是有一匹苍色的狼和一头惨白色的鹿相配……而产下一个人,名字叫做巴塔赤罕……”,苍狼的苍是是天蓝色,也就是青花瓷上的蓝色,对于蒙古族而言,“惨白”就是雪白,所以蒙古人认为白色为吉色,蒙古民族尊天敬祖,蓝与白是伟大民族颜色标记,而蓝白相辉映的青花瓷,也就蕴含着元朝人这种不忘祖典的寓意。
周杰伦的那首《青花瓷》歌词里有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让人倍感诗意,说的就是一个中国蓝,天青色。这三个字一出来就有浓浓的中国风,天青色是指大雨滂沱后天空放晴的天蓝色,又指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自然天色,有令人心情愉悦,脚步轻快的感觉。
天空无尘,可极目远眺的天蓝色,在古代西方象征着贵族的颜色,也代表着众神居住的天堂的神圣色彩,在前面的内内容中我们讲过,在欧洲14世纪前的宗教油画中,圣母玛利亚身披天蓝色的外袍,寓意着纯洁与无瑕的完美形象。
在古代中国的颜色用词中,青色原本又泛指蓝色,古文中天青日晏(yan四声)中的晏字,可以解释为天晴无云的意思,耀目清澈的天色。
天青色在传统中国也代表光明磊落的意思,在明末隐士洪自成写于万历30年的《菜根谭》中说: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即是以洁净的天色作为比喻君子做人坦荡光明,无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以守法清廉事迹传世的北宋官吏包拯(zheng),身后在民间被誉为包青天,以及操守德行明洁若蓝天。
关于中国蓝还有很多的内容没能一一提到,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内容和资料,关于蓝色心理学我们就暂时讲到这里。
这里是硕博心理,我是刘老师,虽然我们只是心理学界的一颗小树苗,但是我们努力做到我们的最好;用真诚的态度、客观、专业的方式向每一个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