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悟学第四十四篇见贤思齐
TUhjnbcbe - 2025/5/10 17:28:00

《悟学.第四十四篇》论语.里仁第四.新解读(九)

悟学.十八子亥-子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只知晓义,小人只知晓利。”

先义后利

《荀子.荣辱》:“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四书反身录》:“君子喻于义,故其心常荡荡。小人喻于利,故其心常戚戚。”

见贤思齐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钱穆《论语新解》:「无论其人贤不贤,于己皆有益。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

《此木轩四书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见其过而内自讼’,‘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数‘见’字皆是人所易者,难处全在下截。徒责其知之不真,而不责其志之不笃、行之不勇,非圣人当下立言之意也。”

评析:除了修身上的“见贤思齐”,在知识、技能上也同样要“见贤思齐”。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悟学第四十四篇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