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
“齐侯陈诸侯之师”中的“陈”的意思是
A陈旧
B破碎
C陈列、陈设
D腐败
答案:C
2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句中的联绵词的声
韵关系是
A双声
B迭韵
C非双声迭韵
D双声迭韵
答案:B
3
古人名:“傅说”.“郦食其”的读音是
Afùshuōlìshíqí
Bfùyuèlìshíqí
Cfùyuèliyìjī
Dfùshuōlìyìjī
答案:C
4
下面四句中,用介词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B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C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D
5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公输》),句中的“之”是
A表修饰限制
B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C突出介词结构
D表补充关系
答案:C
6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荀子.解蔽》),句中“焉”的作用是
A表陈述
B表停顿
C表疑问
D表祈使
答案:B
7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句中省略的是
A于
B以
C与
D而
答案:B
8
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B谁与,哭者?
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答案:A
9
下列句中,“是”为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B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答案:C
10
《论语》的注本《论语译注》的作者是
A刘宝楠
B杨伯峻
C朱熹
D孔丘
答案:B
二、多选题共5题,20分
1
下列星宿是赵国分野的是
A觜
B参
C井
D鬼
E柳
答案:AB
2
下列术语中,属于校勘的术语是
A脱文
B衍文
C浑言
D某声
E当作
答案:BAE
3
下列各字属于会意字的是
A叔
B彦
C兼
D秉
E逐
答案:EDC
4
下列字中不属于假借的是
A“郡县”的“县”
B“压迫”的“压”
C“队列”的“队”
D“日暮途穷”的“途”
E“暮夜”的“暮”
答案:EDB
5
下列星宿是周国分野的是
A柳
B星
C张
D翼
E轸
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10题,40分
1
在“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浮”为动
词的为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2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巧合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述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
“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5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6
在“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中,“云”、“响”、“景”均是
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7
“丈夫”本来泛指“成年男子”,后来专指“女方的配偶”,这是词义的转移。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8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句中的“以”表示原因。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9
“受”、“授”是一对古今字,古字“受”本来就表示“接受”和“给予”两个意
义。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0
古今汉语的副词都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副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古今有同又有异.
A正确
B错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