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叔本华,是现代悲观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尼采哲学有着重大影响的他,更是现代哲学不可绕过的高峰。
他说:每个人心中多少都会有些许嫉妒、愤怒与恶意,这些东西平时淤积在胸中,就像储存在毒蛇牙泡里的毒液,只要时机一到,就会喷发而出。
意思是说:人性都有恶的一面,潜藏于身体的一角。在职场、社交和亲密关系中,条件一旦具备,性恶的一面就会立马呈现。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说,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就是吃喝拉撒睡性;而死本能就是攻击与破坏。
所以,在人的天性里,恶是与生俱来的,与大思想家荀子的观点很是一致:人之初,性本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有爱和归属的需求,故,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在关系中才能更好地存活。
然而,人性中的本恶,势必要求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善良中一定要裹着锋芒,真诚中必须携着同理,互动中定要不缺尊重。
只有这样,人才能在生活、工作、学习与人际关系中和谐自洽地穿梭。
叔本华还说:嫉妒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道坚厚的墙;同情则使这道墙变松变薄;有时,甚至彻底把它推倒;于是,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别便消失了。
意指人际之间的交往,真诚、共情与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