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古代智慧对管理的影响
TUhjnbcbe - 2025/4/26 19:49:00
白癜风咨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中国古代智慧

本人是工科出身,自高中起就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当然,因为并非中国文化类科班出身,所以从系统性上并不理想,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常跟周围的同事朋友讲,专注于一桌满汉全席系统而优雅地吃下去,不见得就比根据自己对食物的欲求,这一筷子那一筷子夹自己喜欢的菜来得愉快,这当然是自嘲。其实真正的意思是:不管什么文化,只要能滋养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能服务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能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对我来讲,虽然谈不上是文化盛宴,但它绝对是一顿大餐。因为所有的养料,输入再多,不能吸收。也是白搭,大概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如能消化吸收,触类旁通,即使半部论语,也能治理天下。

本篇文字比较杂,因为杂,所以有可能在读者看来也比较多,我会努力精简。然而精华的东西却并不以字数多少来定。

关于中国古代智慧在管理上的应用,只是我一人的理解,定有纰漏处。这是要首先说明的。同时,这里的中国古代智慧包含的东西,有儒家、法家、道家、释家,还有兵家等等。

因为本人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而且现在也自己创业,整理一篇文字,算是对管理方面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创业的鞭策,效果如何,还得用实践去检验。为简约起见,只能分成若干标题,介绍扼要,以利阅读吸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关于管理的必要性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管理是有自身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用“治”来响应,就会变好,用“不治”或者瞎折腾响应就会变很越来越糟糕。

第二、关于日常管理原则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强化公司的根基并注意节约,资源充足而且用的是时候,遵循规律而不主观臆断这是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关于企业伦理与胜败征兆

诸葛亮

1、企业基本伦理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诸葛亮将苑胜败》

2、企业胜败征兆

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诸葛亮将苑胜败》

公司的士气和管理纰漏,其实通过员工的站立坐卧,各种表现都能体现出来,管理者要做个有心人。

第四、关于实践的重要性

王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

纸上得来终觉浅,事非亲历不知难。实践出真知啊!

第五、关于思维独立性与思维决断

商鞅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论至德者不和于俗。《商鞅商君书》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张居正陈六事疏》

有些事情不能搞所谓的“大民主”,其实管理就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该民主民主,该集中集中才是对的。

第六、关于对隐性事务的判断

陈弘谋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疑。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

理不足则多辨。情不足则多仪。

《陈弘谋学仕遗规》

这样可以看透很多的现象,从而判断问题的本质。

第七、关于个人修为

曾国藩

物来顺应,未来不应,当下不杂,既过不恋。《蔡锷辑曾国藩胡林翼曾胡治兵语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第八、关于识人

知人性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

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诸葛亮将苑》

依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识人之术。对管理者选人、用人尤为重要。

第九、关于管理人员修为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着,可拜上将军。

目前尚不可考,电视剧台词里有。暂时不知出处

管理者必须要深沉一点,不可咋咋呼呼,满脑子浆糊。

第十、关于培养人

管仲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权修》

培养人员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永远是重要的课题。

第十一、关于精神修炼

庄周

凡外重者内拙《庄子达生》

类似于现在医学上的“目的颤抖”,做一件事情,过度用力或者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砸了。

适当放松自己,问题不见得是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放下包袱,方能开动机器。

第十二、关于“心”与“静”的修炼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

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

《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四十二章经》

管理工作要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若是思维浑得一团糟,事情怎么做得好?

第十三、关于自身修为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一个骄字,一个惰字,不知道毁了多少人!

第十四、关于利益分配

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曾国藩》

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曾国藩》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在公司里,人和人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你总是懂员工的奶酪,肥自己的腰包,你以为员工都是傻子吗?有些无良员工吃回扣,弄虚作假,你以为老板是傻子吗?

第十五、关于见识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没见识的人,眼界太窄,心胸狭隘,不能成就重要任务的。但是只要自己确认方法对头,奋斗努力了,也不要太过计较结果的好坏。

第十六、几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建议

孙子

勿以军重而轻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六韬龙韬立将》

对任何重要任务都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可小看认为很简单。要考虑的周密细致。不要固执己见,要多听听大家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也不要以为说的很有道理,就认为事情的发展一定是自己表述的那个样子。

终归是“实践出真知”。

第十七、不要养成贪婪的习惯

六祖

小儿刀刃之饴,终有截舌之祸。《四十二章经》

这个是我把表述简化了一下。

不管干什么事情,不要贪小便宜,一点甜头就投机取巧,慢慢养成则可能遗憾终生。

就个人看书,和工作实践,这些充满智慧和深度思考的东西,对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影响很大,当然,中国文化浩如烟海,自己知道的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但是把这些东西分享给读者,让大家有所启示,有所帮助,这正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评论,给更多的人传递正面的能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智慧对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