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年第4期
文学思想与文化主持人:张峰屹
本期刊发的三篇论文,都是旧题新议,旨在“发其疑牾,正其训释”。
《先秦阴阳五行思想检论》,梳理先秦阴阳、五行的思想实迹,勾勒阴阳与五行思想的合流,从而指出部分学人的认知错误,尽可能呈现先秦阴阳五行思想的真相。
《荀子“佹诗”及〈赋〉考——兼论〈赋〉在文体史上的意义》,深入辨析荀子《赋篇》之“赋”及其“佹诗”的深层内涵和思想意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
《〈七发〉主题及诸说平议》,深细剖析《七发》的写作时间、主题旨趣及相关文献理解等问题,在纷纭众说中耙梳抉掦,提出切实见解。三篇论文的共同特点,是史料文献翔实,并力求准确解读,间疑求正,仔细商量,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学风。
先秦阴阳五行思想检论张峰屹
《七发》主题及诸说平议赵建成
荀子“佹诗”及《赋》考
——兼论《赋》在文体史上的意义黄晓娟
小说与小说批评主持人:陈洪
这一组稿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看小说。
何卉之作不仅指出唐传奇在女性复仇素材方面对明清小说的滋乳、影响,而且分析了类似的故事何以书写不同的时代原因。对于小说史的流变、不同时代的性别文化差异等问题的研究都将有所助益。
罗立群以研究武侠文学名家,这篇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向细、深方面又有所发掘。
周蕾的清代小说中“儒侠”形象研究,视野相当开阔,既从思想史的源头揭示了民族文化这方面的特色,又从文学书写的视角概括了这一形象系列的艺术要素,亦可补小说史之缺。
论清代文言技勇小说罗立群
论唐传奇女性复仇母题在明清小说中的流变何卉
清代小说中的“儒侠”形象论析周蕾
文化研究主持人:周志强
亚文化研究的崛起为我们理解当代大众文化内部“残存”或“盛产”的抵制性元素打开了崭新而极其有意义的通道。这一学术传统一改利维斯主义对大众文化陈腐的道德批判风气,更是从学理上驱逐法兰克福学派中秉持“伪个性”或“大众文化导致极权”的单一化思路。但是,时至今日,亚文化理论还能解释当前中国大众文化中存在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吗?从抵抗到沉溺,一直到青年文化的“突围”,亚文化理论如何更新和转变呢?本期刊发三文,思考“剩余快感”“风格重构”“身份政治”诸命题。
剩余快感:当前文艺生产的驱动力周志强
赫伯迪格、朋克和后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英]安迪·贝内特(AndyBennett)著强赫译
亚文化资本视域下的底层青年文化实践和身份突围
——以快手亚文化为中心的考察周凤梅
文学理论与批评
论穆卡若夫斯基的文学结构主义李玉平
家庭悲剧透镜下的历史事件与个体困境
——以长篇小说《此情无法投递》为例陈千里
学术争鸣
《裕憽霆藏书目录》之谜欧阳健
文学文献
宋本与明本《河岳英灵集》评选孟浩然诗比较卢燕新
从《河岳英灵集》到《才调集》:“选本”视角下的李白诗罗曼
会议综述
“青年学者词学研讨会”综述王平杨传庆
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
主编:陈洪
执行主编:乔以钢
通讯